蔡伟华
中国教育史上的教育创新
蔡伟华
历史上的中国教育从来不乏创新之举,也有众多勇于创新且对推动教育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家。介绍了中国教育历史中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管理四个方面的创新。
中国教育史;教育创新;教育观念;方法;内容;管理
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创新要靠人才,人才要靠教育。由此可见,教育创新意义重大。多年来,一些人认为中国教育是典型的东方式教育,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思想稳重,唯独缺乏最为重要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而大声呼唤教育要创新。毋庸置疑,创新是时代的潮流,是历史的趋势,教育只有创新才有未来。当今中国教育的确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但是却不能因此错误地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只有保守,没有创新。事实上,中国教育从古到今都有众多创新之处,敢于创新的教育家比比皆是。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等方面,创新之光时时闪烁。
中国教育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在教育观念上也充满了创新思想。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3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是平民。孔子实行这种开放性的教育,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他的这一思想,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3]。显而易见,孔子的做法在当时不失为创新之举。
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73他强调对前代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他说,读《诗》应“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2]28。 要求不拘于文字和词句,鼓励独立思考,获得独立见解。另一个儒家大师荀子也有一句名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41鼓励学生后来居上,勇于创新,超越老师。
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充高举“疾虚妄”的大旗,对董仲舒为代表的正统儒家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向儒家的权威公开宣战,提出了不因旧说,敢于立异创新的治学观点。针对当时在“师法”“家法”禁锢之下的教育日益脱离生活的实际,他写出了数十万字的“距师”之作,号召人们冲破“师法”“家法”的束缚,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他说:“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说,何逆于礼?”[5]139由此可见,其本身的创新气概也非同一般。
被称为6世纪后期“最博学而有思想”的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阐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他说:“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2]126告诫子孙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思想。这一思想,到20世纪60年代成为国际教育思潮。
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蔡元培,以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的学术氛围焕然一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在美术教育界影响巨大。他在教育改革实践方面的创举也很多,如:创办培养干部的新型学校与爱国学社,正式设立大学文科,开创小学男女同校、大中学校吸收女生的先河,第一个在教育部设立社会教育司,第一个提出在学校开设美术课,等等。因此,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教育之父。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将“创造”看作人生的真谛,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创造 “新中国”“新世界”“新儿童”的创造教育。他吸取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的合理因素,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改革实践,为中国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经验。
在教育方法上,中国教育历史上也不乏创新之举,有的方法甚至属于世界首创。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5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了几十年。孔子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成功地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4这是孔子进行因材施教的明证。
荀子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上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中最突出的是“善假于物”和“兼陈中衡”。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41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己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他的“兼陈中衡”则是一种辨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他说:“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2]47意思就是说,要把事物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比较、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后再得出结论。这些无疑都是方法上的创新。
北宋胡瑗的“苏湖教法”,实行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6],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身心特点的思想指导下,以“诱”“导”“讽”的教育方法代替“督”“责”“罚”的方法,使儿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好比时雨春风滋润草木,日长月化,生意盎然,而不是如冰霜剥落,生意萧索[4]246。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创新之举。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普及教育方法的重大创新。他说:“民众教育,便是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2]574针对中国社会当时的实际情况,他认定“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7],只有这个方法才能少花钱多办事。他在23个省市推广“小先生制”,仅上海一带就有超过一万名小先生,这些小先生对普及教育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孔子在教育内容上虽然存在偏重文科、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的缺点,但是他重视实实在在有用的知识,不语“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不把宗教内容列为教学科目,孔子的这种明智的做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非宗教性的传统特色[4]36。
荀子结合战国末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文化发展状况,对孔子的“六经”进行了继承和改造,提出“向是者臧,倍(背)是者亡”[5]107,完成了从孔子到孟子未完成的传经事业,在儒家经典传播过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看到了时代的发展,而要求教材和教学内容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吐故纳新,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汉代自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后,“五经”是唯一教材,并且在传授过程中杂入了阴阳谶纬之说,使得儒学面目全非,整个社会学术气氛令人窒息。面对这种局面,王充倡导“博览古今,众流百家之言”[5]135,而且要求人们不仅要广泛学习书本知识,还要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获取实践知识,并指出实践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比书本知识更重要。他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打破了主流思想一统天下的封闭、僵化局面,使教育思想领域中出现了一股清新、活跃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启迪智慧的作用。
纵观我国教育管理的历史,其中不乏具有开创意义的举措。
(一)学校的设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办大学的国家之一。《礼记·明堂位》记载:“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 ”[4]14可见商代已有大学。
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设立的鸿都门学,学生是“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8],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在京师开设单科性的“四学”。《文献通考·学校考二》记载:文帝“雅好艺文,使丹阳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散骑常侍雷次宗立儒学,为四馆。”四馆即玄学、史学、文学、儒学“四学”,这可谓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元嘉二十年又开设医学,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之始[8]。
元朝在1289年设置了回回国子学,用较正规的办法训练通晓亦思替非文、波斯文和阿拉伯文的翻译人才,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最早的外国语学校。
(二)学生的管理
我国很早就在学生管理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战国时期,稷下学宫对学生的管理松而不散,自由而有序。《管子》中有一篇《弟子职》就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8],它从饮食起居到衣着服饰,从课堂学习到课后修习,从尊敬师长到个人修养,做了全面、详细的规定。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三)选士制度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秋七月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以考试的办法,客观公正地选拔官吏,这是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之举。科举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当时领先世界的选士制度。后来日本和新罗等国引进了中国科举制。西方18世纪末开始逐步推行文官考核制[4]168,并借鉴我国的科举制,发展了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从来不乏创新之举,勇于创新的教育家也可谓是人才辈出。我们要学习前人勇于创新的优秀品格和探索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将创新精神发扬光大,为中国教育的不断进步而努力。
[1]靳永慧,甄亚丽,张艳霞.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250.
[2]田正平,朗.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袁鋭锷.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4.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凌皓.中外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9,332,.
[6]俞启定.中国教育简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124.
[7]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70.
[8]王炳照.中外教育管理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37.
G529
A
1673-1999(2011)15-0148-03
蔡伟华(1968-),女,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528300)人文教育系讲师。
201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