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论的传统文化解读

2011-08-15 00:49朱文典
关键词:公平正义荀子百姓

朱文典

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论的传统文化解读

朱文典

介绍了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孔子、孟子、荀子关于富民强国与社会救助的论述,认为其中蕴涵的公平正义思想,是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和谐社会;公平;正义;传统文化;教育公平;分配制度;社会保障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1]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就是要采取各种方式来化解社会矛盾,使社会能够和谐稳定。学界对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论的研究,大多是从法学和西方正义理论的视角出发,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论进行解读的不多。我们应该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公平正义思想,来丰富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论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中有关公平正义的论述主要体现在教育、社会救助、财富分配等方面。

一、“有教无类”思想与教育公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这与传统文化中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一脉相承。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开办了面向平民的私学,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涉及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认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主张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不管出身于何种阶级,不管德性优劣,不论智力水平如何,不管来自哪个国家、民族,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荀子·法行》)这充分表明孔子在实践中提倡教育机会公平,他打破了当时只有权贵阶级才能接受教育的状况,使得社会底层的平民也有机会接受教育。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传授礼和仁的德性思想。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学习求道,要有高尚的道德,而道德的本源是仁。孔子把礼看作是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一个标准,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规范。“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礼的本质是一种仁者爱人的精神。“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君子学道则爱人。”(《论语·阳货》)礼的作用是使社会有序,稳定和谐,国家的安定与和谐都要以礼作为标准。“为国以礼”。“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把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平民教育,拓宽了知识的传播领域,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孔子希望通过仁和礼的道德教育使人心有爱,社会有序,稳定和谐。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在客观上也为当时的统治阶级培养和选拔人才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础。但是,孔子在教育对象上并不是针对所有人。“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孔子把女性与“小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朱熹认为孔子所说的“小人”是指仆人和奴隶[2]。这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阶级局限性。

在教育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论语·公治长》)“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先进》)“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的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大,他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循循善诱,使之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这一思想为二程和朱熹所继承。二程指出:“西北东南,人才不同。”“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3]朱熹评价道:“圣人教人各因其才”[4]73。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抓住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征,在教育方法上各有侧重。

从总体上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比较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的才智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当下,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虽然有积极进步的因素,也有其历史的阶级局限性。我们在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时候要注意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5]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二、富民思想与分配正义的制度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传统文化中,孔、孟、荀思想中有关收入分配制度的论述非常丰富。孔子十分重视民生,反对贫富过于分化,强调要有合理的分配制度,主张藏富于民。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孔子所说的“均”不是指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而是指“各得其分”[4]170。孔子认为,要保持国家的和谐稳定,就要有合理的分配制度。使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强盛。如果百姓很穷,则会对统治者产生怨恨,社会就不可能稳定和谐。所以,孔子说“贫而无怨难”,“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孟子认为,要使百姓富足,必须使百姓有恒产。“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梁惠王上》)“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老百姓拥有可长久谋生的生产资料,并且通过较轻的赋税使财富更多的留在百姓手里,这样百姓富足了,就会不断地诚心向善,社会就会和谐。反之,百姓如果无法拥有生产资料,生计无着,就不会诚心向善,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孟子把百姓富足了就会诚心向善看作是追求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这种思想是以其性善论为基础的。

荀子进一步深化了孔、孟的富民思想。荀子在《富国》篇中指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事成功立,上下俱富。”“上好利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把富民强国之道建立在统治者勤俭节约、藏富于民的基础上。在荀子看来,统治者如果能够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富足,那么国家的强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统治者贪财无度、与民争利,又没有一种有效的制度来制约统治者的肆意挥霍行为,那么百姓贫穷就是一种必然,国家的富强就不可能实现。只有百姓真正富足,国家才能走向强盛。荀子重法,寄希望于统治者执法公平。“公平者,职之衡也。”(《荀子(王制》)“上公正,则下易直矣。”(《荀子(正论》)荀子认为民富则国强,在财富分配的制度上要体现公平正义。如果统治者能够做到公平正义,百姓就会心悦诚服,社会和谐就能够实现。

当前,我国政府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来保障群众的合法收入不断增长,并且通过税收进行调节,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这种富民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分配正义思想一脉相承。强调分配正义的制度建设,这是对传统文化中的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传统的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关于社会救助的思想,在先秦文献中有大量的记载。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孔子提出的社会救助思想,是以其仁爱思想为基础。孔子希望统治者能采取有效措施扶危济困、善待百姓,这样社会才会和谐。

孟子从民本思想的角度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孟子·梁惠王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孟子·离娄下》)“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百姓衣食无着、无处栖身,百姓就会怨声载道,而统治者应该为这样的情况感到忧虑。统治者要像古圣先贤一样重视百姓的疾苦,使百姓无论在什么年份,生活都能得到保障。

荀子的社会救助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孔、孟的相关思想。荀子明确指出:“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食之,兼覆无遗……夫是之谓天德,是王者之政也。”(《荀子·王制》)荀子认为,对于社会的孤寡残障,统治者应该承担起社会救助的责任和义务,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些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妥善安置。统治者要做到勤政爱民,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只有这样,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实现。

应该说,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救助思想对我们当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大力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并且建立了针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社会应急保障制度。应该说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对传统社会救助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平正义思想内涵丰富,是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其内在的历史依据。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平正义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必然产物。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公平正义思想,吸收其合理成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05-02-20(A1).

[2]陈皓.礼记集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32.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D616

A

1673-1999(2011)15-0016-02

朱文典(1978-),男,江西吉安人,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公共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

2011-05-13

教育部和福建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学普及途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迪”(JA09346S)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荀子百姓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不让百姓撇嘴骂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百姓记着你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和谐
百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