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峰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人格教育
侯建峰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人格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成长和成才,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稳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高等教育应当将人格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主线时刻贯穿其中,规范其内容,建立有效的机制,使当代大学生在健全和健康的人格基础上成为21世纪真正的栋梁之才。
大学生;人格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伤人、杀人事件屡见不鲜,2004年,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还未淡忘于人们的视野,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的大学生药家鑫交通肇事后持刀杀人案又一次震惊全国。一次次惊人事件的发生也考问着我们的大学教育,考问着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人格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如何?
1.人格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人的完善是大学的本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心理卫生学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而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的人格健康状况,而且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力量。人格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包含着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寻找通向健全人格之路、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2.人格教育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重要保障
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有两个目标:第一是学好专业,第二就是完善人格。我们大学里培养的不应该是只会学习的偏才,而应该是一个完善的人,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应当有和学习专业知识一样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健全心灵和人格的培养。我国教育界也日益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原来的“知识教育”、“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因此,培养有道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是教育的第一宗旨。大学生有知识和能力,但不一定取得事业的成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要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还有一个如何运用知识和能力去做事的问题,这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格。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有健全的人格。
3.人格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诸多内容中,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追求目标。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和谐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大学生自身的和谐,首先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这样,才能理性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1.不良意志品质普遍存在,自我控制力差
当代大学生中的不良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学习和生活缺乏目标、随波逐流、懒散倦怠、醉生梦死、逃课、终日泡网吧,还有的表现为意志发展不成熟、刚愎自用、轻率、犹豫彷徨、自我控制力差。
2.缺乏协调性、合作意识,现实交往能力差
当前大学生缺乏协调性、合作意识,主要表现为人格偏激。有的学生表现为容易猜疑;有的学生表现为对别人缺乏信任感;有的学生表现为爱发牢骚,遇事常常不满;有的学生表现为焦躁不安,在集体活动中常因协作能力的欠缺而降低工作效率。而信任人、能与人相处、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
3.自我中心感强
自我中心,是指考虑问题、处理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我作为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表现为一切以自己为出发点,目中无人甚至自私自利。尤其是那些优越感强、自尊心高、具有较强独立意识的大学生,比较容易以自我中心。作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一是必须能够正确估价自己,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三是必须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4.自我价值高位追求的同时又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当代大学生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念很强烈,自我期望值都比较高。他们在强调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智慧的同时,特别重视个人目标的实现,但又因为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只认为自己是干大事的栋梁,而不屑于细微和琐碎的工作,更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为行动上有明显的盲目性,在心理上有明显的脆弱性,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5.独立意识强,独立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从家庭走向小学直至大学,基本上都是一帆风顺。部分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下,过多的关爱成为他们成长中的一种束缚。一方面,他们崇尚独立、自主,独立意识较强;另一方面独立能力较差,有严重的盲从行为和依赖心理。环境适应能力弱,主要是指大学生面对诸如大学学习、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等问题表现出的不适应。表现为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不能适应改变。
在大学生人格培养中,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或手段,还有其他因素在其中发挥着作用。换句话说,只靠教育这个单一的工具或手段,不可能真正培养起健全的人格。但是,教育却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重要的工具或手段,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高等教育中应时刻将人格教育贯穿大学阶段全过程,从新生刚入学开始就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人格教育,把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1.规范人格教育的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学生人格
教育者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大学生人格,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他人相处。
2.确定人格教育的主体,用高尚的师德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毛泽东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高校,教育者是与在校学生相处最多的人群,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者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者以其自身完整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效果大大超过口头说教。教育者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灵,优化学生的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学生,以便更好地完成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
3.抓住人格教育的关键,用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人格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工作者,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特殊力量,始终工作在教学、管理的第一线,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奉献精神、治学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人格特征,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辅导员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学生生活情境,经过内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辅导员只有既教书又育人,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完成辅导员的本职工作。
4.运用适当的方法、启迪自我教育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健全人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外在影响与自己实践外,也离不开内在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调试、自我培养。大学生刚入学时,可以引导他们写一份个人自传,对迈入大学前的自己做一次深入全面的总结和剖析。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没有高度的自我完善意识和自觉性,再好的外部教育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大学生应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人格上是否具有现代人应具备的人格素质,比如独立精神怎么样?是否有包容心?民主观念如何?有没有定力?是否过于自我或者容易浮躁?在深刻剖析明确了自己的优缺点后,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人格,必须要加强自我教育,通过个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锻炼和自我提升,来控制和建构人格结构,把外控转化为内控,引向自尊、自强、自爱、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1]张红旗.论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其培养[J].廊坊师范学院院报,2005,(1).
[2]孙鸣娟.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任玲艳.加强大学生人格培养意义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4).
[5]张翼,赵雪,梁勇.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6]于晓霞,梁罡.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1).
G641
A
1673-0046(2011)10-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