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春
(鞍钢生产协力中心综合管理部,辽宁 鞍山 114000)
晁晶晶
(开封教育学院,河南 开封475004)
关于劳务用工创新管理的探讨
栗 春
(鞍钢生产协力中心综合管理部,辽宁 鞍山 114000)
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劳务用工,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劳务用工管理的问题逐渐显露。企业只有通过增强劳务用工管理的能力,创新劳务用工管理,改善劳务用工环境,才能应对当前复杂的形势,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劳务用工;创新;管理
劳务用工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社会用工形式,是劳动力市场发育充分的表现,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这种用工形式可以解决企业临时性、周期性、辅助性或短期的用工要求,降低企业人工投入和人工成本。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劳务用工,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配置要求的逐步提高,劳务用工管理的问题逐渐显露,创新管理势在必行。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成为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在实行编制和工资总额的双控制下,企业要想效益好,使用劳务工确实能够减少成本支出,但现行的用工模式使企业精细管理的措施难以落实、劳动生产效率难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提升管理能力的进程。
本文将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实际,就企业如何调整规范劳务用工行为、实施创新管理进行探讨。
近年来,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用工制度改革,劳动力需求大幅上升,劳务用工队伍日益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
从整体情况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劳务用工主要分为劳动密集型、辅助保产型、岗位缺员型三大类。
第一类,劳动密集型劳务用工。此类用工是指季节性、临时性及以完成一定劳务作业为期限的用工,其特点:临时性、季节性强、用工期限短、人员流动性大。主要是通过与第三方(劳务派遣单位或出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或劳务协议,由用工单位直接管理或委托出工单位自主管理。用工单位按月向第三方支付劳务费。
第二类,辅助保产型劳务用工。此类用工是指承接生产性外委作业用工,其特点有:以保产作业为主,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出工单位相对固定。主要是通过与出工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或协议,由用工单位直接管理或委托出工单位自主管理。用工单位按月向出工单位支付劳务费、附加费、材料费等费用。
第三类,岗位缺员型劳务用工。此类用工是指企业内部改扩建、新组建单位及企业自然减员的岗位缺员用工,其特点有: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大部分混岗作业,岗位相对固定,人员变化少。主要是通过劳务派遣或业务外包的劳务用工方式,劳务人员由用工单位直接管理或委托外包劳务队伍进行自主管理。用工单位按月向劳务派遣单位或外包劳务队伍支付劳务费。
三类用工的比例大致为48%、27%、25%。
1.不同用工形式在企业管理中发生政策上的“碰撞”
(1)企业由于实行劳务用工,一些岗位出现了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现象,在具体作业中出现“混岗”现象。
(2)不同用工形式的制度实行不同的待遇标准,导致劳动者在付出了基本相同的劳动后,由于身份的不同,使得劳务工远远低于正式工的劳动报酬,也未能同等享受企业的福利待遇,因此,也挫伤了劳务工的积极性。
2.劳动用工关系复杂化
多种用工形式打破了单一的用工形式,使得劳动关系变“灵活”。劳动关系由原来职工与企业单一的劳动关系,形成了第三方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者关系,这里既有劳务关系,又有劳动关系,还有岗位的管理关系,这就造成了用工关系的复杂化,增加了管理难度,也容易引起劳动争议。
3.劳务队伍稳定性差
由于劳务人员与正式职工在待遇上的差别,容易在思想上产生“非主人”意识,对企业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加上灵活性用工的人员素质相对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劳务输出单位和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约束力不够强,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往往是卷铺盖走人,从而造成劳务队伍的不稳定,给企业组织劳动力带来了困难,有时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4.劳务人员的管理比较薄弱和松散
劳务用工最明显的特征是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分离,派遣单位提供劳动力,由用工单位接受使用,用工单位在组织劳动过程中,对劳动过程进行管理。但目前大多数劳务公司将劳务人员派遣到用人单位后,对劳务人员的管理认为是用人单位的事。因此,对劳务人员的安全、劳动纪律、绩效考核等方面,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在管理力度方面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5.劳务用工的监控力度不够
随着企业的发展、新项目的投产,劳动力需求大幅上升。企业内部各单位普遍认为劳务用工,特别是岗位缺员型劳务用工是弥补现有岗位人员不足的最佳渠道。由于企业对劳务用工实施的监控力度不足,出现了随意雇用、盲目使用的现象,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人工成本是影响企业效益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少对人工成本的控制意识,劳务工的随意使用导致了劳务用工费用没能有效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效益的增长;二是对企业人力资源整体布局的影响。企业内部存在阶段性富余人员,对这部分资源利用不足,而过度使用劳务用工,使得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人力资源的结构性失衡。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高企业劳动力的素质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只有通过增强劳务用工管理的能力,创新劳务用工管理,改善劳务用工环境,才能应对当前复杂的形势,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1.规范劳务用工行为,实施创新管理
①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务派遣队伍,整顿劳务用工市场。
企业内部的劳务用工由不同的劳务派遣单位承接,各单位之间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不一,职工的薪酬标准不同,对管理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这样的单位,必须进行整合,选择使用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好、资源储备足、信誉高的单位,以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难度。可以从自身内部挖掘资源,选择性地在改制单位中成立专业化的劳务派遣机构,这样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打破各单位内部间的用工界限,最大限度地安置各自的富余人员,并有利于控制各单位雇用社会人员的数量,使社会人员的数量逐步减少直至无社会用工问题,同时提高劳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队伍的稳定。
②科学界定岗位分类,慎重使用劳务用工。
虽然劳务用工对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能无限制地使用,要依据安全责任、劳动强度、技术含量、与产品生产的关联程度等因素界定岗位分类,确定哪些岗位可以使用劳务人员,哪些岗位不可以使用劳务人员。研究各岗位中劳务人员的合理比例及如何规避混岗问题。笔者认为,在合理比例范围内使用劳务用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务用工的功效;而超出合理比例的劳务用工将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控制。
③建立规范的、责权利对等的劳务用工管理机制。
目前,企业的劳务用工模式中,劳务工基本上由第三方(劳务派遣或业务外包单位)管理,企业仅对第三方的资质、队伍规模、专业技能水平进行审核。随着劳务用工市场逐渐扩大,队伍规模逐年增加,第三方对劳务工的管理难以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一方面第三方无力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对第三方仅进行资质管理,不足以满足生产岗位对劳务工的稳定和作业技能的要求,形成了“真空”地带。因此,企业必须参与并渗透到第三方对劳务工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实施全面管理。如:人员招聘、技能培训、员工福利等。
为了实现企业对劳务用工的全面管理,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统一规范的劳务用工平台,研究组建劳动力市场,在统一管控下,建立规范的劳务市场机制。同时建立培训基地对储备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以保证随时满足新增岗位人员的需求。
2.加大辅助项目的投入,缩小与主体工艺装备的差距
目前,企业在主线工艺技术装备十分先进,但与之配套的辅助设施却与之有着较大差距。受辅助设备条件、技术水平的制约,辅助作业必须使用大量的人力,造成劳务用工的总体成本过高,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在新建项目或主体工艺技术改进时,同时要考虑与之配套的辅助设施,以提高工序的自动化程度来减少人员的使用,加大此方面的投入,提高辅助设施的技术装备水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劳务用工总量,降低劳务用工成本。
3.深化运营改革,优化管控流程,提高对劳务用工的管控能力
从管理体制上要逐步完善现有的劳务用工管理体系,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完善责任分解、考核、追究三个环节结合的劳务用工管理机制;明确企业各单位各个层面的管理责任、权利,形成闭环管理,避免责权不对等问题。如:可以将劳务用工成本纳入人工成本指标考核体系,实行预算管理,将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基层,调动基层单位参与劳务用工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各负其责。
从管理流程上要做到制约有序、监督到位。首先要建立劳务用工准入和评价机制,严把“进口”,疏通“出口”,实行第三方的动态管理。建立准入机制,就第三方单位的用工规模、人员流动率、管理能力、队伍技能结构等要素作为资质考核指标,不达标的不得进入企业;建立年度评价机制,就第三方单位的经营状况、管理规范化程度、服务专业化程度、队伍稳定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不合格的单位,责令退出劳务用工市场。其次要建立劳务用工业绩考核机制。将人均作业产值、计划准时率、质量、安全和设备设施利用率等指标作为运行考核的要素,对照指标进行奖惩,加强对第三方的日常管理与检查考核。
晁晶晶
(开封教育学院,河南 开封475004)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学已经由早期的辅助工具变成了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思想方法。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用到更多的是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数学知识。文章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提出要转变师生观念,正确认识数学课,从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职;培养;数学思想方法
F27
A
1673-0046(2011)01-0082-02
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1)01-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