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
对于长期接受静脉输液、肿瘤化疗、静脉高营养、血管条件差难以穿刺的老年患者,为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从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对51例老年患者实行深静脉置管术,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特点出现了自行拔管、感染、导管脱出等多种意外情况,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于我院干部科施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共51例,其中发生非正常拔管9例。男6例,女3例,年龄76~85岁,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3例,肺癌2例,胃癌2例,乳腺癌2例。其中6例患者经颈内静脉置管,置管时间为21~44 d。3例患经右侧股静脉置管,置管时间为6~37 d,其中导管滑脱3例,留置时间3~18 d;导管堵塞3例,留置时间24~47 d;感染1例,留置时间16~45 d;患者自行拔管2例;留置时间10~22 d。
1.2 方法 深静脉穿刺包1个,按照解剖学部位置管,由麻醉师及医师完成,导管用缝线固定,导管末端接肝素帽并旋紧,穿刺处用贴可舒固定。
2.1 穿刺部位皮肤的护理 ①消毒液:碘伏能持续灭菌,防止细菌经皮下隧道逆行入血。用无菌棉签沾取碘伏环形消毒,面积7 cm×8 cm,注意穿刺点处如有结痂要注意清除,动作轻柔防止出血,同时注意固定在敷料内的连接管的消毒,使敷料内的环境保持无菌状态。每日输液前后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渗血、异常分泌物等现象,防止感染[1];②敷料:采用9 cm×10 cm贴可舒棉质敷料隔日换药一次,使患者感觉舒适减少感染的发生。
2.2 导管的护理 注意观察导管有无扭曲,受压、脱出,肝素帽有无松动,脱落等,严防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输液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后再行输液,输液后用肝素稀释液(125 U/ml)5 ml经肝素帽注入,正压封管,然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输液报道用肝素稀释液封管引起过敏1例[2],因此,应密切观察稀释肝素液封管后的反应。
2.3 减少感染的护理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并发症,且由于导管异物刺激容易发生感染,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在安排输液顺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抗生素类药在封管前静脉滴注,这样可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并通过对局部细菌的取样培养得到证实。实验采取2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10例患者封管前为非抗生素静脉滴注,另10例患者为封管前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结果发现封管前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的患者局部皮肤感染,体温升高的现象明显低于前者,利于深静脉置管的保留。
2.4 置管期间的处理 老年人自理能力差,理解力下降,同时,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少,导管易于滑动,常常有自行拔管现象,51例有2例自行拔管现象,护士操作不当脱管2例,缝线处断裂脱管1例。因此护士要加强巡视,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应给予必要的约束,以免抓摸时把导管拔出,同时对患者的家属给予宣教,讲解注意的事项,不穿套头的衣服,防止将导管拔出,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护士在穿刺后或每次换药时,穿刺口及周围皮肤经碘伏消毒后,必须待干燥后才覆盖敷料,避免敷料潮湿易松。固定时应从中心向四周按压,以减少滞留在敷料内的空气,使固定 加牢固。在更换敷料时应向心端揭开敷料,每次注意观察导管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脱。操作中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勿采用直线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除隔日更换敷料外,平时敷料有污染或松动应及时更换。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常患有高脂血症等疾病,部分患者长期输注脂肪乳、蛋白等药物易形成导管堵塞,本组导管堵塞3例而拔管。因此。因此置管后导管接上肝素帽,经常观察患者输液流速,保持滴速50滴/min(特殊药物除外)。若发现流速明显减慢,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2.5 心理护理 深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在置管前通常有恐惧感,因此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细致入微的护理,介绍置管的好处及类似患者置管的成功案例,鼓励患者,并用亲切的话语安慰患者,使患者树立信心,置管后要经常巡视患者,并且询问患者有什么不适症状,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处理,以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置管,延长置管时间。
深静脉置管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在工作中要增强责任心,仔细观察,认真交接班,总之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延长深静脉置管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董薇.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25(2):113-115.
[2]王世英,王小军.多腔深静脉插管在危重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1998,1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