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秋霞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文言作品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了巨大障碍,因此,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是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要面对并需认真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是关键。因为,文章由字词组成,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阅读、鉴赏都只能是空谈。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习惯于告诫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必须有死记硬背的功夫。这诚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厌学的情绪。对于文言词语,我们总习惯要求学生注意课文下面的注释,并挑选自认为很重要的注释对学生重复强调。但是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某个词的意思,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作这样的解释。适当运用训诂方法来解释文言词语,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可以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文言文词语的积累效率。
因声求义,是古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即以汉字的声音为线索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我们知道,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意义只有依附于声音才能完成交际的任务。汉字作为一种表义文字,它的创制,尽可能在形态上体现词的意义,因此有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但是汉语的一个个具体的音和义,与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之间,终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仅用形态体现愈来愈复杂、愈来愈繁多的概念毕竟是件困难的事情。单就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形声字而言,形旁往往只能规定词的大体的牵涉范围,它代表的意义在整个词义中不占核心地位,因为过于宽泛;反是有些形声字的声旁具有一定的表义功能,而且它代表的意义往往占住了词义的核心。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谓:“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这是个最为典型的说明。
因声求义法在清代逐渐地理论化和系统化。戴震在《论韵书中字义答尚书蕙田》中说:“义由声出,因声而知义。”。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指出:“圣人之治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也明确地说明:“夫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声之相同相近者,义每不相远。”“古者声随义转,声相近者,义亦相借。”这些都提醒了我们,引导学生适当地依据字词的声音来探求意义,是可行的。
凡声音相同或相近,同时意义相同或相通的词,可称为同源词。它们常以某一概念为中心,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来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要求学生循着声音的线索,找出同源词,准确判断词义,这对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汉语的同音,负载了太多的意义范畴。即便是同一词,它也可能有不同方向的同源词系列。有实际效用的工作是,师生一起串联同源词,把当前学习的词放到同源词词族中。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这些词有更深入更系统的理解,实现融汇贯通。
比如,決,水被打开缺口;玦,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缺,器皿被碰破了缺口;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楼,中间有缺口。这些词有同一概念或曰同一义素:缺口,缺损。当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分析“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中的“阙”时,如能把这些同源词串联起来,学生自会明白“宫阙”的“阙”何以会引申为“侵损、削减”了。
又如,《孔雀东南飞》中,“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的“晻”,课文下的注释作“昏暗”讲,这很好理解。 “暗”、“黯”、“晻”,声音相近,意义相通,是一组同源词,《说文解字》分别解释为“暗,日无光也”,“晻,不明也”,“黯,深黑也”。
再如,《伶官传序》中,“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函”,现代汉语中作“信函”讲,何以会在此句中解释为“木匣子”并进一步活用为动词“用木匣子装”呢? 王力《同源字典》中将“含”、“函”、“涵”、“衔”归为一组同源词,它们都有“包含”、“包蕴”义。木匣子是用来“包含”东西的,这样,“函”解释为“木匣子”就可以理解了。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信函”的“函”,也是因为它是用信封“包含”信的。
古代汉语中的词多是单音节词,也有少数的双音节词,其中联绵词很值得关注。联绵词是古代汉语里的双音节单纯词,它的语音结构或是双声或是叠韵。由于联绵词是通过两个字声音的相连来表达某种概念,字形在联绵词里只代表某种声音,而不直接指向意义,所以古汉语中的同一个联绵词,往往有多个不同的书写形式,再加上音转音变的原因,使得古籍中联绵词多异体的现象很普遍。比如,“犹豫”一词,又写作“犹与”“尤与”“由与”“犹夷”“容与”等。因此,对课文中的以生疏的书写形式出现的联绵词,要告诫学生切忌望文生义,据形强解,而要沿着声音的线索,找出它另外的书写形式,再结合具体语境,作出确切解释。
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的“丁宁”,应该解释为“叮咛”,它们是同一个联绵词的异体。《窦娥冤 滚绣球》中,“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的“糊突”,注释为:“糊突,糊涂;这里是混淆的意思。”为什么这样解释?因为“糊突”、“糊涂”音相近,实为同一联绵词。
通假,是本有其字,却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本字。其中,替代字叫做通假字。通假字在较早的古籍中很普遍,后来的古代作者,因为模仿古文,也袭用这些通假字。在中学文言课文中,通假字也很多,这不仅给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造成障碍,也提供了运用通假的范例。由于古人的不断模仿,哪些字可以通假,怎么通假,也几近约定俗成。所以,当阅读陌生的文言文时,遇到某一词语,在用它所有的义项都解释不通后,就要转换思路,专注读音,考虑一下是否也如课文中一样是某个音同或音近字的通假字。求得本字后,再按本字的义项,结合语境,作出精确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古今汉语语音的变化,有些通假字与本字之间已看不出声音上的相同或相近。所幸的是,在繁多的古字中,通假字的数量毕竟很有限。与其让学生花时间学习古音,不如直接积累这些通假字。熟才能生巧,只有记牢了,才能快速判定通假,找出本字。
正如上文所言,古今汉语语音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因声求义,必须以当时的语音为根据,如按今音,就很可能牵强附会。这已经是很多训诂学家的经验教训,对此,我们也要引以为戒。不过,我们原是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跟学生一起从事训诂学研究,在运用因声求义法学习文言词语时,既要遵循古音,更要照顾今音。比如同源词,如果古音相近而今音差别太大,就不必把它们串联起来呈现给学生,因为这样串联起来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让原本简单的词语积累变得更繁琐更乏味。
比如,王力认为,“爇”、“然”(即今“燃”)是同源词,音近义同,我们要不要也这样向学生分析呢?完全没必要,而且根本不可取。这里,可以用“以形索义”法:偏旁为“灬”的字与燃烧有关,如“煮”,“蒸”,“烹”等等,那么“爇”大体也与燃烧有关。这样的解释,学生更易接受。
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是件繁重的工作,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努力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因声求义法如能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民族语言乃至传统文化的热爱。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训诂学知识。有了这个知识,我们还可以将因声求义跟以形索义、据境索义等训诂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巧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