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型的作文教学新课堂

2011-08-15 00:49郭勤忠
中学语文 2011年36期
关键词:开放型高考作文命题

郭勤忠

近几年来广东高考的作文题乃至全国其他省市的高考作文题日趋开放化,不管是在标题意识、选材意识、真情意识、创新意识还是文体意识上都呈现开放性,这种命题方式给考生留下了写作的自由度和广阔的视野。如广东高考作文,2007年的“传递”、2008年的“不要轻易说‘不’”、2009的“常识”、2010年的“与你为邻”,这些作文题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有利于考查考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体验,以及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考。由此可见作文的命题路径是朝着回归常态、贴近生活的开放型的思路走,它的人情味浓了,学生自主意识强了。

回归开放型的作文命题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正途。它能指引中学语文教师和考生关注生活。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构建开放型的作文教学新课堂。

那么如何构建开放性的作文教学课堂?

一、开放作文素材的世界,引进源头活水

我们都知道封闭教学会导致思维僵化,只有开放作文课堂,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从作文教学的内容的角度看,必须由教材的科学知识世界向学生生活知识世界的有序开放,开放学生获取素材的世界,引进源头活水。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的实际,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只有把开放性的课堂看成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心灵感悟获取的来源,才能为开放型的作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效的做法有:(1)利用信息技术,走进社会。我在作文课上利用多媒体、视频载体等信息技术,经常会把影响力大的、实用性强的电视栏目的视频引进课堂,如“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东方之子”、“鲁豫有约”、“子午书简”“电视散文”“名家作文讲座”这些观众喜闻乐见的栏目,它的思想性、知识性、文艺性强,生活气息浓,学生便于感悟。在小课堂上打开了社会的大窗,这样无疑扩大了学生获取知识、积累素材的渠道。(2)利用摘抄途径,共享资源。每节作文课前,我会设计一个固定的主题,然后布置学生自主摘抄报刊杂志上涉及到的相关素材,课堂上让他们进行交流、谈感受。长期交流、积累,自然而然,学生的知识面就不会极限于教材了。(3)利用作文话题,嫁接素材。如“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话题,教师要灵活嫁接,从个体(诸如司马迁、史铁生)嫁接到群体(汶川地震受灾抗灾的人们),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广了,素材多了。

所以,构建开放型的作文教学新课堂,首先要开放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世界,学生才有更多回归常态、贴近生活的体验,那么应对高考作文就游刃有余了。

二、开放自我优势之路,鼓励个性发展

作文教学的开放性要充分鼓励学生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作文教学过程成为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必须为学生的发掘自我优势以及个性发展留有弹性的空间。开放型的作文教学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写作环境,创造一个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构建开放型的作文教学新课堂,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大胆为文”,鼓励个性发展。比如,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定位思维。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让他们写出自己的创造性的文章。对于思辨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写说理性的文章;对于表达力强,语言功底好的学生,鼓励其主写记叙文、散文类的文章;对于想象力丰富、联想奇诡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写科学小品、小小说、故事新编;对于表达平实、创造力不强的学生,力主写应用文,如书信、报告等。这样,学生都能发展、张扬自己的个性,一节作文课下来,学生作文如繁花簇锦,形式丰富多样。

其次,把教师的评价模式转换为学生的民主评价模式。传统的作文教学的评价模式,是教师统一对学生不同的作品,做出相应的评价。这样会造成教师改得累,审美偏差,扼杀个性。开放型的作文教学模式,应该让学生成为评价作文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价活动中来,让他们互相评改,使他们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得到个性张扬。我一贯主张互评要分门别类,这样才能长善救失,互补共进。比如,把写议论文的同学分为一组,把写记叙类文章的同学分为一组,把写故事新编、小小说的同学分为一组,把写应用文的同学分为一组,让他们互当“评判官”,“指点文字”“张扬个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思路地思考和探究。

三、开放作文的命题思路,倡导生活体悟

开放型的作文教学要有永恒的生成价值,还必须开放作文的命题思路,倡导生活体验,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如果没有开放作文的命题思路,没有生活体验,就不可能自然而然的产生“发之于外”的言语活动,中学生作文难的现象,从反面作了很好的证明。开放作文的命题思路,倡导生活体悟,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尝试。

首先,作文的开放型教学要使作文的命题思路体现多角度、多层面。只有多角度、多层面的作文才是“群众”性的作文,如果角度、层面单一,那作文恐怕就成了个人的作文,就失去了大众性、群众性的本质,也有悖于高考命题的实质。实践证明,平时作文有学生哀叹作文难写,不仅表现在学生的素材缺乏,更重要在于作文命题角度单一,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切入点,而导致思维僵化、思维无序。反之,如果教师能够命题的多角度、多层面,就会激发学生的线性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而使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想象,懂得思辨,作文就新颖,就有个性。我想作文的开放,在于写作面广。在平时的作文中很注重这方面的做法。如,有一次作文。我给了这样的素材:

一天,我收到一封邮件,上面写道:“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并且强调:“这是《潜伏》里的台词,用来指导炒股真合适。我一直属于占领者,可悲啊!”看着他的文字,我想,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如此。

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显然,素材是多角度,多层面的。这段文字有两对关键词,一对是“撤退”与“成功”,一对是“占领”与“失败”,材料也有明显的倾向性,学生应该抓住这两对关键词,写对“撤退”与“成功”或“占领”与“失败”的感悟,也可以就两方面辨证地写它们的关系,这都切合题意。经过学生的思考、创作,写出很多好的立意。比如有:1.退一步海阔天空;2.该放手时就放手;3.学会放弃;4.撤退是一种智慧;5.撤退是成功的桥梁;6.正确面对“进”与“退”;7.以退为进,智莫大焉……因此作文教学能坚持多层次多角度开放型的命题思路,就会推动开放型作文教学的发展。

其次,作文的开放型教学要使作文的命题思路凸显文体不限的要求。文体不限给了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更有弹性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或需求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这给了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长,展示写作才华,显示其综合写作实力的广阔的空间。用“文体不限”的要求,来指导学生自觉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健康的大读写观念。这跟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的路径吻合,将有利于改变考场作文中构思、题材、表现手法等“千文一面”的雷同局面。

再次,作文的开放型教学的作文命题要倡导生活体验。作文倡导生活体验,就是倡导作文的生活化,其实就是一种突出训练写作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大家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能注重生活体验,就能使学生人人有话可写。注重生活体验的作文,才是开放型作文教学的正途。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材料都有“谈谈你生活中有关的经历”的要求,如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正表达了对倡导生活体验的作文的呼唤。

猜你喜欢
开放型高考作文命题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开放型应用问题变式训练教学的策略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进博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