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调动

2011-08-15 00:49周丽娟任柏强
中学语文 2011年36期
关键词:调动情感语言

周丽娟 任柏强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启发、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让学生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等,这些正是语文教学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调动的重要性

人的创造活动是不仅需要高速发达的智力,而且需要强烈的热情和兴趣,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远大的理想以及独立自主精神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他在学习上具有动力、引导和强化作用。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人们面对复杂的客观世界决不会无动于衷的,他们总依据对象是否能满足自己的心理形式就是情感表现。语文教学中产生的爱憎、褒贬、哀乐,无不是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的情感的具体表现。

人的认知过程总体随着一定的情感反映或体验,认知和情感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求通过对语言文字和语言情境的理性认识,借助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文学作品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给予我们的审美愉悦,而且还在于它能通过情感体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从而品味生活,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这样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以我所教的高中生为例,我校的学情比较特殊,主要大力发展艺体教育,所以学生的文化课,基本停留在初中水平,如果老师不讲究方式方法他们一定由于基础不好而放弃听这科的课,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抓住了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鼓励每名学生大胆发言,“错了不要紧,只要你肯回答”,对回答得好的学生我经常鼓励说“你太棒了”,对回答的不是太好的学生我会说“你思考得很认真”“你再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说”等。这样调动了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上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渐渐地在兴趣的驱使下开始自觉学习语文了。

积极的情感是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动力源泉。离开情感教育,文化教育将是冷冰冰的,枯燥无味的知识教授,而使这种传授文化不仅不能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热情,反而把文化知识的学习看成沉重负担。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调动的方法

(一)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法,调动学生的情感。现行语文教材大部分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其“景色不同而皆佳于目,出音不同声,皆快于耳。”语文教师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抓住语文教材的优势,剖析挖掘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心灵,使之受到情感的陶冶、哲理的启发。语文课堂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考虑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教育突破口,优化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的语言是调动学生情感的关键。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的桥梁,如果教师的语言具有魅力,必能造成活泼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不断感化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有时需要慷慨激昂的语言;有时需要舒缓的语言;有时需要愤怒的语言;有时需要描述的语言……总之,教师在表达情感时,必须力求做到恰倒好处,用语言粘住学生。除有声语言以外,还有一种无声语言,即表情和配合得体的体态语言,如面带微笑、板起面孔、点头示意、摇头晃脑……这种随着教材内容自然流露的喜怒哀乐憎恶的表情及适当的情态语,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除此之外,教师学识的渊博、持教严谨态度、仪表端庄与否等也能激活学生的情感。

(二)要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在教师的引导下,驰骋于课堂这个“舞台”,积极主动而又活泼愉快地施展学生的才能。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努力挖掘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潜能,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兴趣,在听课的过程中从自身出发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学生认为语文课堂应成为探讨人生真谛、聆听天籁的场所。有位学生这样写 “我心目中的语文教学”:“学生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势头,老师则有诲人不倦的意志,场面欢快、活泼。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是广阔的,既有眉飞色舞的讲演,又有唾液飞溅的辩论,也有读书时的会神。”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活动方式,情感调动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目标实施的重要环节,实质上就是以生为本,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三)情感是联系教学双边活动的纽带。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情感正是联系双边活动的纽带。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环境的改变,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方法要随其变化。现代教育要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设备,寓教于乐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师生情感沟通不容忽视。语文教学,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发挥,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章对话。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果,蕴含着他们丰富的思想与情致。“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惆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作品中那些意义和情味同作者的旨趣相同的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语文课应抓住这些语言材料,在认知的基础上,领略其中蕴含着和要传达的丰富情感,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情感。

1.心心相印是情感沟通的基础。教师对学生只有怀着真诚的热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2.表率作用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关键。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定会受到感染、情感必定激起波澜,而学生因受到生活阅历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尤其是某些情感因素明显的课文,常常会阻碍他们情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调动起自己的情感后,一定要通过言情和神情等外部手段,用自己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的心,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情感教育,同时要把对学生的关心、期待、鼓励、谅解,也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态度中,使学生原有的情感得到纯化、深化和强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关爱学生是情感沟通的动力。教师的情感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精神力量,注重情感投入的教师不仅能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老师情感的熏陶,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教学效率的提高。

语文课的意义决不在于教给学生某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极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认知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情感调动要坚持一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教师的方面看,教师的情感必须以自身作为着眼点,要先感动自己,才能要求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熏陶;从学生方面看,学生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意识与教师达到某种情感的共鸣,学生不能一味地接受没有通过自己情感锻炼的知识与行动,不能照搬自己没有消化的东西。所以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很容易出现“代沟”,双方都深知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上明显得能够感到课堂氛围的异味,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妙趣横生,学生在下面唯唯诺诺,一副不置可否的态度。这就应该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真情感与伪情感的辨别。真情感基础上的调动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够做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能够真正意义上使师生在同一角度去理解教师所要讲授的真正含义。

猜你喜欢
调动情感语言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语言是刀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