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谈谈阅读教学的“龙头”作用

2011-08-15 00:47福建陈秀敏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龙头古文教材

福建 陈秀敏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位传播祖国语言文字的启蒙工作者,当我们的目光与学生们那纯净的眼神相互碰撞时,当我们还在为自己课堂上的那份热情与精彩叫好时,当我们批改完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时……我们是否该静心沉思:我们的语文究竟给学生留下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我想,语文至少应该给我们的学生留下:语言、情感、方法、兴趣,而这些需要的是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引领与渗透,需要学生于点滴中的感悟与吸收。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名副其实地起到了“龙头”的作用。正如中国阅读学研究会长曾祥芹指出:“阅读,被誉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却长期地将这关键之处演变成语文的“束缚”。这具体体现在:

其一,教师习惯于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割”,比如,把整篇文章分解成:“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凡卡》,教师习惯于简介作家契诃夫及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等有关资料后,逐段地让学生阅读,并通过分段归纳段意:“准备写信→写信过程→把信寄出”,最后归纳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此时,我们往往会把对文章中优美辞藻、精彩段落的品读忽略了。如文中“乡村冬夜的美景”一段,作者对“白房顶”“烟囱”等景物生动地描绘,反复地朗读会不由得感受到景色的宁静、优美与柔和,但这正是对残酷现实生活的无情揭露啊!作品中还有许多类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语段,教师不应该简单、老套且生硬地对文本进行割裂,使得我们的语文异常乏味。翻开我们的语文书,可以感受到,教材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都是文学库里优秀经典的作品,教师没有权力凭借自己的所谓“教学经验”,把这些优秀的作品分解成僵化的知识碎片。这样显然是一种浪费,一种糟蹋。

其二,教师的传授占用了学生感悟的宝贵时间。在课堂上,教师把多数的时间用在传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当我们喋喋不休地讲解,唯恐有任何遗漏时,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就会被迫地造就成一种自然、没有余地地接受属于别人的感悟。因为除了这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我们应该觉察到,不过几节课的时间,学生已习惯性地等待,毫无疑义地接受。我想,这肯定不是那些名篇作者的初衷吧!这样的方式不但给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更会可怕地是泯灭了孩子心中的求知欲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其三,学生少阅读,少积累。我们从教材到课堂能给予学生的,相对于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需求是少之又少。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多数是让自己的所有时间,都安排在对教材中作品的反复理解与识记,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给学生推荐优秀的作品,很少要求学生多阅读,即使要求了,那加以督促加以落实的又有多少呢?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一个五年级的班,有90%以上的学生,居然一个学期读不了一本课外读物。调查其原因,学生们说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习惯,甚至没有每天安排出固定时间阅读课外书的概念。而是把这些课外书放在床头,作为睡前读物,甚至成为“催眠工具”。显然这样的调查结果是不容乐观的,而且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教学弊端,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在你和学生共同学习的有限时间里,能给学生多少的阅读呢?当学生没有你的指导,他们又会读懂多少呢?让我们大胆地去改变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急切呼唤下,使阅读能真正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伴随人的一生。

1.多吟诵,多积累

“久熏幽兰人自香。”我们应当在课堂上多腾出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氛围中吟诵,在集体智慧的调动下有放声朗读、交流互动的热情。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讲读课文《杨氏之子》,课前我先播放《三字经》的儿歌,让学生一起吟诵“人之初,性本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古文名句,营造了学习古文的氛围。在安排教学流程时,我始终以“读”为教学主线,安排了初读,读通顺;再读,读明白;细读,品味语言;品读,读中背诵;读后,口语应答等环节。如第一个教学环节:

初读,读通顺。

师:同学们看到这课题《杨氏之子》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检查预习中知道的)

板书:孔君平

杨氏子

师:你是如何理解课题的呢?

生:杨氏家的孩子

生:(各抒己见)

师:(补充)题目中的“氏”两种解释:女子嫁给夫家,说是杨家的女人,姓氏的意思,杨家的儿子。

师:我们班有几个姓杨的同学,你们也是杨氏的子孙哦,请你们把课题读两遍吧。

生:(读课题)

师:杨氏家的孩子应该是勇敢的,今后回答问题大点声。这篇文章是……(出示课件 ——《世说新语》)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清晰响亮地读,遇到难读的句子用笔画起来,也可以请教旁边的同学。

(生自读课文,师出示课件——全文内容)

师:你说说读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请个别的同学)

生:读句子 (孔 指以 示儿 曰)

师:谁来当小老师呢?(互相帮助)

生:(学生读)

师:真好,老师听出了,这同学注意到读文言文的时候,注意到破词、断句。

师:老师再请个同学来读,正确流利地读。

生:(个别读)。

师:谁听出了,他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读出了古文的味道。

师:好个“古文的味道”,老师真想听听这“古文的味儿”,你读,肯定行!

生:(大声地,信心十足地朗读)

师:(很兴奋)真不错,谢谢你让我们也尝到了古文的意味了。

师:听你们读,老师真想也读一读,行不?(教师表情朗读)

你们肯定能读得比老师好,看你们的了——

生:(全班齐读)

…………

再如第四个教学环节:

品读,读中背诵。

师:幽默的作品让我们百读不厌,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这次的读古文的味道可要更浓了。我请个别同学来读。

生:(个别读)

(明显感觉到学生读出了作品中人物的那份幽默与智慧)

师:想想千年之前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

(学生思考片刻后,摇头晃脑)

生:(模仿读)(趣味盎然地摇头晃脑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也受感染了。我们一起把这故事背下来吧,比谁的记忆力好。

生:(个别背,全班背)

(全班不约而同地把书背会,古人样式地朗读)

…………

在学生充分地读文,理解文章后,我还创设了谈话的情境,让学生读后拓展,做到知识的积累与延伸。“如果这次来访的不是孔老夫子,而是黄老夫子,杨氏之子又将如何应答?除了以‘水果’应答外,还可以怎样应答?“学生的兴致更浓了,争先恐后地进入角色,品尝成功的喜悦。

除了课堂上的吟诵、积累,我还在每个学期初就开始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读物。并定期地创造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的阅读成果在集体中加以展示,总结提高。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思维,提升他们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的积累……都是极为有效的。

2.单元整组教学

如今的教材编写不再是以个体形式出现,每个单元都以突破一个重点为主,都围绕同一个主题来组织材料。这很明显要求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经验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应该有通读教材和整合教学的能力。每组教材都按导读——精读——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来编排,而每组教材的各个环节都紧密相关,形成一个整体。比如人教版第九册第七组,在导读部分,很明显可以看出本组主题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在精读部分也选取了同一主题的四篇作品,而学习的重点也是统一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应用。这样的学习突破点又落实在课后“思考·练习”及课后“选做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以及今日祖国的强大。”在“口语交际·习作”中,我们又发现了与之相照应的知识点,即要求学生举行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专题的演讲。我想,如果教师能明确教材编排的目的,并能准确地把握它,预设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应该可以在实践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反之,如果不能明确教材的整合作用及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那么,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堪令人担忧的。

所以,在教学中,我清晰地把握好整册教材的各个专题,并落实到各个具体的单元中,以清晰地线索来引领教学,并科学地安排教学的每个环节。如“导语部分”,我用足一节课的时间,来强化导学的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这对之后的教学起到铺垫及引导的作用,所以应该精心地上好“导语”部分,而“回顾拓展”也应该在回顾复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补缺补漏和拓展提升。

3.迎合命题改革

新“课标”下的命题改革原则是立足学生,体现过程,民主开放。而考试永远是根“指挥棒”,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制约教学改革及教师教学的“瓶颈”。美国学生评价专家帕雷斯和艾娅斯认为:如果说现在的课程体系,教学观念是崭新的,科学的,但它们最终受到评价观念的制约。所以要使得我们的教学改革成功而完美,教学评价是否合理科学,这已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话题。如果说新的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一片沃土,那么,评价标准的改革就如同春雨,在它的滋润下,教师的目光会更加澄澈,学生会更加愉悦,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如鱼得水,秋收丰盈的。在阅读课上,我们应该更多地教给学生阅读体味作品的方法,给学生一把成功打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而命题则应围绕本组教材的体裁形式,教学突破点,让学生在品读课文,掌握方法的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我们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试卷上,都能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让创新、灵活、趣味、轻松成为我们与学生共同的追求。

4.增加兴趣,注重方法

兴趣是一切成功的原动力。教师应该在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造氛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兴趣为奠基石,让学生在乐学中,学到阅读的方法。

上学期《杨氏之子》的品读教学中,我注重于学生学古文兴趣的培养,这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因为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的古文。如今是古文猛如虎啊,学生对古文的畏惧已远超过对文章品味的兴趣。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想,应注意预设在课堂上找到调胃口的诱饵,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的世界。通过预习中的初步理解,消除畏惧的心理;通过课堂中的反复品读,感受到学习的趣味;通过对古文的拓展延伸,感悟到其间的魅力……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无意地掌握方法,并能为理解古文而服务,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一点,我在这学期对《伯牙绝弦》的讲解中就展露无遗了。

在第一环节,先让学生自读,交流中,把古文读通读顺,并注意到读古文的节奏。第二环节是这样展开的:

读文,初解文意。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不错,老师想,等你们理解了内容,一定会读得更好。那理解古文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从字面上来理解。

生:可以与同学交流。

生:查找课外资料。

生:可以结合文章下面的注释。

……

(教师欣喜地看到通过上学期一篇古文的学习,学生已能掌握一些学习古文的方法)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会学习啊!(出示课件)

1.在自读合作中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内容。

2.学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可以请教旁边的同学。

生:(合作学习)

师:(巡视)大家学得多认真啊!你已经理解了哪个句子?

生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生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句话有两个字相同——“善”,这意思怎么理解?

生:擅长。

师:真聪明,老师欣赏你!老师发现了文章中还有这个字,你们发现了吗?

生:重复了四次。

师:那你觉得这意思都一样吗?

生:前两个:擅长,后两个表示“好啊!”赞叹的意思。

师:你能把这赞叹读出来吗?

生:展示读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断琴绝弦,终生不复鼓。”我认为伯牙想世上再无知音,于是摔断琴,不再鼓琴。

师:鼓,就是——

生:弹。

师:知道老师想对你说什么吗?——善哉。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说说呢?

(生说)

在课堂上,我从学生的自信表情,从学生的流畅表达,真实地感觉到学生学习第二篇古文的兴致已远远超过了之前,学生对古文中的问题也基本上能自如应对。对课堂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我们应讲究方法,而对于课外的阅读,方法的选择也一样重要。

美国阅读教学中提倡:与同伴阅读,共同交流。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因为这样的阅读方式,符合孩子的兴趣,孩子有乐于与同伴交流的天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容易产生阅读的动机与兴趣。在自主、交流、合作、探究中,他们也能更快地摸索出阅读的方法。其实,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家庭的引导。心理学家科尔曼在研究中发现:在决定儿童的学习成就方面,家庭因素比学校因素更重要。我觉得,教师是不能强制学生的家长为孩子提供怎样的学习环境,但是,我们应尽所能地来帮助改善,为学生的发展提出友善的建议。让父母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到孩子的阅读天地中,并加以鼓励、指导。让阅读成为课内、课外、学校、家庭,甚至是我们生活的必不可缺。

语文应该给学生留下很多。我们相信,只要用心、努力,语文一定会给学生们留下更多。阅读会在这个书香四溢、墨卷满园中成为主角,学生在这绚烂的舞台上实现完美的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猜你喜欢
龙头古文教材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教材精读
坚持科技引领 强化龙头带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昂起产业扶贫的“龙头”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