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蒋 艳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职高语文教学中
江苏 蒋 艳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确立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强调指出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这是因为,随着语文教育的改革,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在语文教育领域内不断渗透。
语文学习并非是单纯的技术训练,语文课决不是单纯的工具课。脱离了人的思想情感,脱离了生活,语文教学就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之中,注重品德、情感、审美等因素的渗透以及对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能力的锻炼同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在职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首先,职业中学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所以,很多职业中学的学生都将精力专注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另一方面,职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纪律观念、学习热情等,与普高学生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职业中学的老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施以品德、情感、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新人。
在《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人文性的表述中包括: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过程并不像“工具性”那样有着强烈的功利色彩,它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具有丰富的语文素养、多元的思维、独特的人格、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和谐发展。 而这一过程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对学生人文性格的养成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这一过程正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面我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善于发现语文教本蕴涵的人文底蕴。
在人类的发展中,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量众多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学名著。如《诗经》、《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等。一部名著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是以文学形式体现的人生,也是作者人生曲折的反映。这些作品最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语文课文里叙述和描绘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名人形象,如《把栏杆拍遍》记叙了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词人对国家民族的一颗火热的心,是一篇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读苏东坡的散文《赤壁赋》,我们会被作者超脱豁达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所感染,让我们也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读鲁迅,让你敬仰他刚正不阿的立场和鲜明的品格,学习他对事业对生活的真诚投入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读杜甫的诗,可以感受到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读李白,我们会体会到个性的张扬。
在职高的课本里,展现了大量的科学家的伟大的形象。如居里夫人、邓稼先,等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一种严谨、朴实的精神,一种在权威面前坚持真理的精神。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时时是语文,生活处处是语文,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提取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要善于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让语文教学生活化,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活内容。特别是针对职中学生,他们比其他学校同学更早进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贴近生活的语文“人文化”教学对他们就显得尤为重要。
做为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中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掌握专业技术,为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而做为交流工具的语文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生活性。我们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同学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文学习的目标性。例如旅游专业,在学习游记散文时,我会让学生试做一名导游,带着大家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再如空乘专业,同学毕业后大多会从事空服或酒店服务行业,我在上课时就会适量增添一些情景对话、现场模拟等练习。这样在完成基础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
个性的张扬是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这些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将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将得到充分的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会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学生的毅力将得到考验。如在学习《项链》时,以“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之后,会怎么做”为假设,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可能出现的几种合理情形。这就需要学生在全面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做到,也就达到了发挥主动性,提高自己各方面素养的效果。
我们以前的作文教学远离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于是出现了胡拼乱造没有真情实感作文。我想,要实现人文化的教育,就要让学生在写作文时说真话,说心里话。这就要让学生选出自己最愿意写又最有内容可写的题目,敞开心扉,在作文中淋漓尽致地去表现自己不同的个性。只有我们的作文着眼于人的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人格才能得到完善。
许多教师认为当一个学生将作文交上来的时候就不是很重要了,胡乱写几句评语打发了事。认为让一个学生完成了作业就达到了目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正确的。你想想,这篇作文是这个学生的作品,如果没有人关注这个作品他以后会有积极主动性吗?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去发现作文中的亮点,学会欣赏。 对于所谓的差生而言,指出他的十个实实在在的错误,还不如挑出一个微小的长处更有价值。把你的要求放到最低,就会发现一个闪光点,而这微弱的火花,就是希望的起源。例如:如果字写得不错,你可以赞扬说“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如果他的文章写得很有情节,你可以说“你很会讲故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已不再是唯一目的,唤醒学生的人文追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让人文教育如春天的细雨慢慢淌入学生的心田,如丝丝的清风潜入学生的胸怀。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