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齐国明
好的作文开头要做到:精彩生动,声势夺人,悬念迭生,疑窦顿起。像“强力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住读者的心,让读者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欲望。
有这样一个事例:在一个班上,课椅坏了,班主任老师星期天把这些桌椅都修好了,结果自己的左手指在劳动中受了伤。这件事,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是很清楚的,但学生很多不知情。我就结合这样一个实例,让学生作文,并且教给他们不同的文章开头的方法,要求做到:开头控制在100字以内,必须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我们总结了下面几种方法:
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故意地设置一些疑问,以引起读者的深思,是形成悬念的好方法。例如:
是谁在星期天悄悄把我们的桌椅修好?是谁细心为班级服务?是谁为了同学们星期天也不休息?是郭老师吗?
要点:开头连续提问几个问题,自己的答案不要过于具体,点明主要人物或指出主要事件即可。
利用倒叙法设置悬念,就是把故事的结局先写出来,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让人们带着悬念去阅读下文。例如:
上星期五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几个凳子还是坏的。可是星期一的时候,我们一走进教室,就发现所有的椅子都被修好了。而且一个破椅子面上还订了一个伸开的漂亮的酒盒子。同学们都觉得奇怪:谁干的?
要点:先写出开始的情况,再写出结尾的情况,故意省去事件的过程,引起读者的好奇。
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例如:
星期一的早上,刚进教室,“大喇叭”李庄就广播开了:“咱们班的椅子肯定是李光的爸爸修好的,因为他爸爸是个木匠。李光说过,要是他的爸爸加班把班里的椅子修一修就好了。”李光说:“我爸星期天根本就没来。”李庄一下子愣住了。
要点:必须提出一对矛盾的说法,让读者猜测、判断。
在文章的开头,写意两种相反相对的人、事、物或者同一人、事、物相反相对的两种变化等差异,差异越大,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例子:
星期五的时候,我的椅子坐上去还是“吱吱”乱响,这星期一刚来,却发现椅子还是我的那个椅子,却被修理得结结实实,没有一点声音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正在纳闷,旁边也有几个同学叫着:“谁把我的破椅子修好了?”
要点:比较的对象至少有两个或者两种。可以是几个人物比较,也可以是几个事物比较,还可以是几种感情、几种景物的比较,通过比较,来突出所写的对象,并使这个对象的特点更加鲜明。
巧合的事情,使生活充满了情趣。利用巧合开头,去构思结构,兴起波澜,就会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
星期一,我拿着铁钉和锤子,准备修椅子。我对小康说:“不要五分钟我就能修好椅子。”小康说:“就算十分钟你也修不好,敢打赌?”进了教室,小康一看,说:“你赢了,你的椅子已经钉好了。”这下轮到我傻了眼。
要点:运用巧合手法要做到合情合理。在具体处理巧合时,最好先用伏笔把后面要发生的巧合做点暗示或交代,这样一来,巧合虽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夸张法是表现对事物或对人强烈的思想情感。把美的表现得更美,把丑的表现得更丑。例如:
我刚进教室,就听见“包打听”小林在讲台上大呼小叫,那声音要把教室震塌下来:“都来看,都来瞧,班上真是活见鬼……有请我们的‘狄仁杰’,快来查查谁修的?”我急得心就要跳出来了,问:“啥事?”
要点:夸张法并不等于不要事实,而是通过夸张把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放大,更好地体现出来。千万不要因为夸张使事件失真。
在记叙中有意省略或隐去某些情节以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这就是留白法。精心设计一些语言的“空白”,可以留给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例如:
我听见“小侦探”几个同学又在一起分析“案情”:“是班长……”“是语文老师,我星期天在校门口遇见老师了。”“是苗明他爸……”我凑过去问:“什么事?”“没你的事。”他们说。我更想知道个究竟了。
要点:留白,要曲折地表露,而不是直接地表达,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太隐,使读者不明就里;也不可太露,太露就不是留白了。
争论法,就是在开头用语言描写的方法,写出几个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而不给出定论,让读者产生“不知云里雾里”的感觉。例如:
“我认为是班主任干的。”
“我认为是班长,他有钥匙。”
“我认为是苗明他爸,他是党员,在门口经常帮助人。苗明也有钥匙。”
“我认为是语文老师,他是故意考验我们。”
究竟是谁修的桌椅呢?我们争论不清了。
要点:列举出不同的观点,让每个观点都有一定根据。然后逐个分析排除。这样的开头也决定了整篇作文的写法。
作文开头要想营造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使用排比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法。结构相同或相近的语句反复叠加,就显示出强大的气势。例如:
好人好事是一缕春风,吹进了我们班;好人好事是一缕阳光,照耀着我们班;好人好事是一团迷雾,笼罩着我们班。这不,不知谁在星期天又在做好事:把破桌椅全修好了。语文老师派人调查,并让我们把调查过程写成作文呢!
要点:要把讲的主要内容反复呈现出来,可以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幽默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法。它的特点是利用语言变化,表现出诙谐的情趣。幽默从表面看是轻松愉快的,往往能引人发笑,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情趣。但实质上是表现的内容是严肃的。例如:
我们班怪事可多了:老师简直是个包工头,老是给我们分任务。分任务不分个好干的活,偏偏让我们当“福尔摩斯”去断修桌椅案。要是买瓶“摩丝”喷头发,十分钟就搞定。这破案嘛,可难坏了我们一群“少年狄仁杰”。
要点:运用幽默,还要注意对象和分寸。对敌对方的幽默往往是轻蔑的,对自己人,对同学的幽默是轻松的。因此,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加以区别。
以上几种开头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模仿,教学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