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谭建林
初中生习作中的思想误区与对策
江苏 谭建林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尽管近年来初中生习作水平有所提高,但有些问题依然突出,表现为“六多六少”,即“模仿多了,原创少了;包装多了,内容少了;辞藻多了,深度少了;梦幻多了,真实少了;技巧多了,立意少了;空话多了,感悟少了”。
文章本应传达作者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思想,给读者的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愉悦。可目前初中校园清一色95后孩子的作文,呈现出种种思想误区,缺少审美价值。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粗略归类,分以下几种:
1.单纯幼稚型。直到初三年级,有些学生的作文中还会出现诸如“钓鱼”“搀扶盲人过街”等内容,真让人啼笑皆非。如此幼稚的学生,不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积累少,无新鲜材料,一个材料使用三五年。
2.消极迷茫型。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速度相对生理发育而言较为缓慢,心理冲突频繁,承受能力弱,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有人依赖性与开放性并存,有人勇敢与怯懦并存,也有人逃避现实,眷恋童年。某学生作文中写道:“唉,这次长跑比赛又输惨了,老师怎么不关注我呢?我真是陪衬吗?不如还是随波逐流吧!”这就明显地透露出伤感迷茫的情绪。
3.梦幻朦胧型。中学时代是人生的花季。可有的喜欢追星,有的爱听流行歌曲,有的早恋,有的沉迷于港台影视剧等。作文中出现朦胧语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夜,只留下坦荡,心还未停止澎湃,是你,还是你,不尽的幽思,早已随着月光洒向天际。何夜无月,何时不思,何日才能与你共诉衷情?”
这种朦胧语言,简直让人读得一头雾水,可是用这种表达方式的人大有人在。
4.性格偏激型。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导致部分家长疏忽了孩子的管理。有些学生恶习多,拒绝改正错误,看问题偏激片面,发出了“老实人吃亏”“混日子真好”等感叹。一个初三学生写道:“我想不通,外公打妈妈怎么这么心狠?世界上连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如此冷漠,还有谁能真心待人呢?”
5.追求新潮型。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网络用语日益侵蚀着涉世未深的孩子们。他们感觉新鲜、好奇,并尝试着将此类语言“迁移”到习作中。有些语言择优选用,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反之,片面追求新潮却弄巧成拙。
除上述学生本人、家庭原因以及社会背景之外,习作中出现思想误区,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指导时,或命题误导,或重形式、轻内涵。还有人猜题押题,让学生背诵几篇范文应付考试,教学显得浮躁而功利。批改时,评语公式化,老生常谈,误导学生。评讲时,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很少触及作文思想深处。
古人云“文以载道”,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的。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品德高尚、思想健康和社会责任感等。一篇优秀的作文是学生真实感情的吐露,是寄托自己灵魂与生命的精神家园,代表思想积极向上,学识丰富厚实,思维灵活敏捷的学子心声。因此鲜活的思想是作文教学的灵魂。
如何使学生走出思想误区呢?在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做法,与同仁交流、共勉。
人品高尚文自美。初中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热爱生活,明白作文与做人的关系。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美,引导学生透彻地感悟生活——感受美,帮助学生细致地观察社会——发现美,启发学生深邃的审美层次——挖掘美。当学生的思想受到震撼与感染时,他们心中会萌生一种急于表达的思想冲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辅以写作知识和技巧,学生写文章会得心应手,文章必然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喷薄出逼人的时代气息!
新“课标”指出:学生作文应大胆表达“对自我、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部分学生对此理解不够准确。于是,我们把它分解为花季心声、校园话题、家庭生活、人间万象、自然风物、奇思妙想六个选材范围。据此拟题力求新意,小而具体,触动学生心灵。无论教师命题还是学生自拟题目,都要体现一定的思想性,否则练笔失去意义。比如针对学生心理不够成熟的因素,可以拟“一次有益的尝试”“第一次宿舍生活”等题目;如遇到纪念日,可以设计“我看家乡新貌”“记一位难忘的园丁”等。这些题目贴近现实,学生有话说,或许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立意方面,则要做到准确鲜明、深刻高远、新颖独到、简约明了,目的是让学生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
作文的批改和评语,也有技巧。批改时,不但要对学生的遣词造句、表现技巧、布局等认真评改,更重要的是对习作中的思想给予严肃的点评。评语要准确独到而有针对性,重点突出而有启迪性,感情充沛而有鼓励性,用和蔼而有趣的商量口吻。记得几年前,一位初三女同学在习作中透露出因父亲猝死而陷入悲哀与迷茫中的心路历程。事后我立即对她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战胜脆弱,走出阴影。果然,该生后来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全力以赴学习,考试成绩突飞猛进,中考被省四星级重点高中录取,由此可见评语疏导的重要性。
初中生人与人之间存在知识基础、智力发展等不均衡现象,所以好生与差生的习作水平相距甚大,评讲交流仍然侧重思想内涵。评讲时,教师将精挑细选的优作在班级展示,由学生本人或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师生双方完全进入情境。最后,教师肯定其立意深刻、思想境界高,有许多借鉴之处。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引进竞争机制,通过互读、互品、互评,相互取长补短,弥补各自思想认识方面的不足,达到逐步走出误区的目的。
事实表明,思想教育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习作的“含金量”。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有助于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为写作提供丰富、健康的材料,注入生机与活力;反过来,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日渐升华,何乐而不为呢?
江苏省泰兴市宁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