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绍俊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合肥 2300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从本质属性来说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上也具有较多的一致和耦合。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公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如何实现两者的互动与互进,对于加快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重要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和确定,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贡献,它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4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使和谐文化建设能够紧紧围绕并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灵魂和核心,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并为其不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要求和目标取向,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相连,是当代中国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内在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整个社会意识层面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需要不断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各种价值观相互交融碰撞,社会意识形态多样性、文化多样化的全球化背景下,防止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可能遭受的认同危机,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安全。
“公民文化”(CivilCulture)又称政治文化或公民政治文化,它是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提高和公民素质等因素在政治参与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的情况下,逐步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政治学概念。19世纪50、6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开启了把政治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的先河。1978年,阿尔蒙德在其政治学名著《比较政治学中》对政治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概括。他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法律的反应。”[1]27尽管后来许多学者对政治文化的概念界定因为研究视角的不同而存在不少差异,但总体上并没有完全脱离阿尔蒙德与维巴的经典研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政治文化的研究以后,大都沿用了阿尔蒙德的经典定义和研究成果。
公民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观念形态,其表现的是生活在相对稳定的政治体系中的国民对待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的某种情感表达及价值判断,是公民参与公共领域精神的反映,体现的是一种公共价值导向,“适合于保持一种稳定的和有效的民主政治过程”[2]439,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要前提。各国民主政治的实践表明,公民文化所涵盖的政治认知(awarenes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态度(attitudes)、政治价值观念(values)等诸多内容,一旦转化为政治行为的心理基础,便会对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对于子民、臣民意识很强的国家来说,培育公民意识,实现政治文化的转型,是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政治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正如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曾深切感叹的那样:“千差距,万差距,缺少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3]这就告诉我们,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公民政治文化体系,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支撑,也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核心价值观及其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国家和社会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价值观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本质反映,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的根本。如果说政治文化是一种文化的核心,决定着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质的区别,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核心,决定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其他政治文化质的区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阶级性、民族性和国家性等特征,保证了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宏观上的导引和规范作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文化,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进行,否则,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的核心价值,公民文化建设便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失去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属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实施,随着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全面进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政治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日益深入人心,社会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但是从目前我国公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状来看,一些问题仍然存在,而且较为突出:一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和完善,市民社会没有建立起来,公民文化建设难以获得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二是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且十分明显,表现在“官本位”、“人情关系”、“清官情结”、“级别思想”等方面,这些文化严重影响了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影响了公平、民主、权利意识等现代政治文化思想的形成、认同和践行;三是公民政治参与程度不高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不高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限制的不利局面,公民文化建设缺乏丰富的政治实践支撑;四是民间组织发展不成熟,效能低,作用少,不能为培育公民平等、自由、协作等民主精神提供组织依托;五是公民文化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公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没有能够发挥应有作用。公民文化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之间又错综复杂,相互牵绊,致使民主政治和公民文化建设难以有效地相互推进。
公民文化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有不少学者做过分析研究,不再赘述,但我们必须思考的是,公民文化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深层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问罪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因为它留下了一时难以改变的传统政治文化,比如臣民意识和子民习惯等,这些因素早已经渗透到了民族群体的内心世界和观念深处,一时难以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公民文化建设的社会经济基础,即市民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上来寻找答案,因为中国公民文化建设之所以举步维艰,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支持和推动力量明显不足。然而,如果仅仅停留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一直以来中国公民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理论基础的缺失和核心内容的不明确,也就是说公民文化建设并没有围绕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来进行,公民文化建设缺少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和规范。比如,公民教育,被阿尔蒙德看作是政治态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和公民文化培育“最为可用的手段”[2]446,在现代化进程和公民文化建设中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普遍认可和重视,但从我国公民教育来说,一方面是几千年臣民教育积淀下来的传统政治文化仍然束缚着新型公民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和方法等并不能适应新型公民文化建设的需要。
如果要说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前在我国不存在,那自然是错误的。因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天起,社会主义就逐步成了党领导和凝聚人民的核心价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主导价值,而“爱国、守法、诚信、敬业”则成了反映人民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的共同价值[4]。但是,在我们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没有能够在理论上实现体系性的建构,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也没有充分实现明确化、具体化和系统化,存在难以被理解和把握的重大问题,并且这一问题潜藏在公民教育和政治社会化背后,难被发现和揭晓。这种情况导致了我国公民文化建设缺少坚实的理论遵循和价值指导,并且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等公民意识在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也得不到有效强化,公民的理性判断和思考的能力、积极合法参与的能力等也得不到有效培养。在“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的政治文化格局中,在西方资产阶级不断地将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等在全球范围内渗透和扩张的背景下,极有可能诱发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公共道德“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怀疑,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共识、秩序和意义的缺失。这又极可能造成主导政治文化的认同危机,使得公民政治文化建设遭遇严重困境,导致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举步维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自身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以其特有的内容和体系结构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为当代中国公民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精神指导和不断发展创新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涵盖了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为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开启了新境界,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提供了重要前提,为公民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和价值追求提供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地继承并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不断地吸收世界先进文明的成果,为在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不断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公民文化提供了引导力量,为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的成熟与创新注入了不可或缺的社会主义因素和人文精神,使社会主义公民文化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养料和更新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公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民族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社会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增强公民的文明自律意识、改革创新意识、自主自立精神、民主法制观念和公平自由理念,不断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道德素养和公民精神;必须不断地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地被理解,被认同,被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公民教育、文化建设中所具有的规范、引导、整合、重塑等作用得以充分展开和实现,保证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健康发展。
公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首先,公民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公民意识,促进公民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公民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可以帮助公民明确自己的公民身份,提高公民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公民身份的确定,公民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可以帮助公民在政治价值观上达成共识,有利于公民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实现公民从精神价值维度来判断自己的政治行为和目标。正如泰勒所言,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使公民获得了“可以决定对什么是好的、有价值的或值得赞赏的,即价值观问题上采取立场的框架”[5]37。这就是说,公民身份的确定和公民意识的增强,可以提高公民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公民对国家主体意识形态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而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目的和内容,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得以完成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群众文化基础。
其次,公民文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政治稳定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实现公民政治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培育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不断提高党员群众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这将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功实现我国社会转型,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为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内在的政治文化支撑,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
再次,公民文化建设可以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现代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对传统文化合理地继承、发展和创新,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科学地吸收、借鉴和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公平、自由、民主、法治、宽容、合作等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和原则,以及参与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等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极大地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现实,切近实践,客观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公民文化建设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互进,才能在实现公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然,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实现两者互动与互进的具体途径,这又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去研究和思考。
[1]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2]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3]李慎之.公民教育之必要[J].教育科学论坛,2003(6):1.
[4]杨明.国家与公民:凝练核心价值观的两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1-04-25(11).
[5]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张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