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沛
(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重庆 400050)
关于城镇化的内涵,学术界众说纷纭,异彩纷呈。
“城市化”与“城镇化”之争更是由来已久,缘于对英语Urbanization的翻译。大陆学者最初将其翻译为“城市化”,改革开放后,有人根据中国国情又译作“城镇化”一词并受到众多专家学者认可。
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这一概念。辜胜阻是国内较早使用“城镇化”一词并在这个领域颇有研究权威的学者[1]。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一词取代“城市化”,获得中央高层肯定。
因此,“城市化”和“城镇化”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城镇化”的内涵也就是上述各学科阐述“城市化”之内涵,不过“城镇化”的提法更符合中国国情。缘于小城镇在中国的特殊作用,这样有利于避免片面发展大城市的倾向,确保在制定城镇化政策时既包含大城市,又积极发展小城镇,从而建立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顾名思义,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先天性地具备世界城镇化道路的一般特征。“一需要特定的基础条件;二遵循统一的发展路径;三是城镇化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四是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除具备共性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或言特殊性。这个特殊性是中国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地域条件以及政治体制等紧密结合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点”[3],如多元化的、新型工业化推动的等。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为:
1)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包括鼓励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等。
2)发挥新型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包括依靠信息化推动城镇化,依靠3次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城镇化等。
3)城镇化进程中市场基础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包括发挥市场对城镇化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和政府既分工又合作、协调运行推进城镇化等。
4)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包括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制定城镇规划等。
5)推进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包括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人口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节约能源资源,走生态型城镇化之路等。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过程出现的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出现的一个历史性变革。
基于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这么几个方面。
1)城镇化区域布局不平衡。
东部地区城镇化速度快,水平高,中西部相对滞后,水平差。以2009年为例,东部地区城镇化率达到57%,比中部地区高12.7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高18.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距是造成区域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2)城镇化结构不平衡。
小城镇居于城市和农村的过渡地带,是连接二者的纽带,小城镇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体制,推动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但和城市相比,明显规模小,布局散,水平低,经济实力不强,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所能发挥的聚集、带动作用十分有限[4]181。
此外,一方面,基于小城镇在我国城镇体系中的特殊地位,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另一方面,考虑到小城镇的局限性,小城镇的发展不宜遍地开花,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5]。
3)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
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是:工业化决定城镇化,城镇化反过来对工业化持续增长起拉动作用[4]87。
城镇化发展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首先,造成人口结构、资源利用和收入分配结构上的不合理。
其次,大量农村人口不能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延迟了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进程[6]180。
再次,制约了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工业占有很大比重,另一方面却有从事农业的庞大低收入人口,从而限制了工业品市场的发展,削弱了中央政府制定的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也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7]。
最后,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了现代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工业经济聚集优势的发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导致进一步工业化难以进行[4]180。
4)城镇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依旧严峻。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忽视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放任大城市人口扩张,以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污染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导致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6]184。
首先,人口方面。“2008年我国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有81个,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1个,也就是说我国特大人口城市已达122个。”[8]人口过度膨胀使这些城市患上“大城市病”:人口数量超过城市环境的承受能力,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中,特大城市必须严格控制。
其次,资源方面。大多数城市不注意城镇用地的内部挖潜;“目前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北方一些城市被迫限时限量供水。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9];当前在城镇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还占大部分,煤烟污染仍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再次,环境方面。“根据国家环保部门2001年对我国330个城市空气进行监测,115个城市为二级标准,占35%;101个城市为三级标准,占31%;114个城市超过三级,占34%,也就是1/3以上城市空气受到污染。”[6]184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0]。具体地讲,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类提供包括适宜的环境质量在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1]。
城镇化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把两大战略结合起来,要求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即推进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以城乡统筹为思路、方法和手段,推进可持续发展城镇化,需要做到几点[12]。
1)科学合理管理流动人口,彻底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人口问题,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关键环节。
据《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 4亿人,其中城镇人为6.218 6亿人,人口城镇化率为 46.6% 。”[13]
城镇化推进迅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集中,对人口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人口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流动人口问题。这里的流动人口主要指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流动人口问题的核心表现为流动人口权益的缺失,包括:流动人口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待遇低,工资被拖欠和克扣现象仍比较严重;无法享受和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险待遇。流动人口是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十分关注的群体[14]102-103。
要求采取改进措施:(1)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在就业上打破城乡分割和地域分割,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强农民工流动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建立同工同酬、同城同策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中介服务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和要求。(2)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建立完善外来农民工的保障体系上下工夫,通过逐步取消农民进城落户限制,规范用工管理,真正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3)维护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健全和完善管理和服务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公平公正处理“外来民工”与“本地居民”的矛盾纠纷。(4)引导流动人口为城镇建设作贡献。引导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城镇新市民担负起经济建设、维护稳定、爱护环境等责任,为城镇建设发展尽好义务[14]104-105。
2)转变城乡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节约能源资源,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举措。
胡锦涛指出:“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15]
节约能源资源,首先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一方面,我国总体上资源紧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压力日益增大。其次,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集约型经济要求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再次,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能源资源具有稀缺性,许多能源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能源资源节约使用[16]。
转变城乡经济发展方式,在城镇化进程中节约能源资源,要求做好几方面工作:一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和生态高效农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二要推进技术进步。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重点开发和推广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三要严格管理措施。抓紧制定和修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快建立科学的城乡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17]。
3)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走生态型城镇化之路,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终极目标。
长期以来,在城镇化与人类生态环境关系问题上,人们基本都是持否定态度的,许多人甚至将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归咎于城镇化。事实上,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就二者关系而言,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并不在于城镇化本身,关键问题是城镇化如何进行[18]。要确保生态环境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得到保护,就要走生态型城镇化之路。“所谓生态型城镇化,是指在推动城镇化合理发展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环境整治,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友好的生态社会经济,以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的共同持续发展。生态型城镇化遵循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原则,以水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水土保持与资源高效合理利用为前提,以政府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度条件为先导,追求生态环境与地区社会经济、城镇和谐共进,良性循环,取得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双赢。”[19]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走生态型城镇化之路,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终极目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做到:第一,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发展生态经济。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加强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遵循“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模式,形成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物的产业共生组合;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农业[20]。第二,结合生态功能区划,合理布局城镇。在城镇布局时,除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辐射影响等城镇发展要素外,还应当结合生态功能区划,科学研究和核算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选择生态环境容量较大、基础良好、在区位和资源等方面皆有内在潜质的优势城镇重点建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21]。第三,防治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镇大气污染等;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对风、沙、水、旱和地质灾害的防治;狠抓以园林绿化为中心的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等[2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城镇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作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课题,不仅有助于梳理和解决目前的理论纷争,纠正各种片面认识,而且能够促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既有理论难以完全阐释中国城镇化独特规律的时候,“中国城镇化”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必将促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姜爱林.“城市化”和“城镇化”基本涵义研究述评[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46.
[2]党国英.由“城市化”到“城镇化”[N].中国青年报,2005-10-16.
[3]曲在佳,张友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2):8.
[4]马保平,张贡生.中国特色城镇化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王红婵.试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D].太原:山西大学,2004:21.
[6]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7]李洋洋.农村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46.
[8]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报告之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EB/OL].[2009 -09 -17].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qzxzgcl60zn/t20090917_402587821.htm.
[9]本刊观察员.“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J].领导决策信息.2004(46):4.
[10]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11]赵春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143.
[12]田要武.关于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25.
[13]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2-25].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
[14]高志仁,朱波.城乡统筹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5]胡锦涛.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J].理论学习,2007(1):1.
[16]蔡文,刘露晓.胡锦涛同志节约能源资源思想述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5):111.
[17]李祥建.节约能源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J].科协论坛,2007(2):102.
[18]宋言奇,傅崇兰.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J].社会科学战线,2005(3):186.
[19]石培基,李鸣.宁夏中部生态脆弱区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3):4.
[20]杨仕康.试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国土经济,2002(8):14.
[21]王映雪.西南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的生态效应和调控对策研究:以云南昭通为例[J].环境科学导刊,2009(3):36.
[2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10-10-18).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306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