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概念释义

2011-08-15 00:50董伟武
重庆与世界 2011年15期
关键词:恩格斯灵魂精神

董伟武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南宁 530004)

《辞海》中写道:“精神是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和良心等。精神与物质相对,指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思维、意念、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其他心理活动和无意识方面。”[1]5178然而,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核心的哲学范畴,精神概念的真正涵义却一直为人类所不断思索,不断体悟,不断总结。尽管人们至今还不能对精神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这一长期而又艰辛的探索活动却为人类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改造自我的顽强精神作了完美的注脚,并留下了大量可资后人继续探索的宝贵思想资源。在这方面,东西方人根植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思维方式,分别为人类阐释了对精神各自不同的理解,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成果。

在西方,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提出了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范畴,而是从探讨灵魂肇始的。正如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2]223-224

西方人对灵魂的思考主要体现在毕达哥拉斯、阿耶克萨哥、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这些代表人物的思想里。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是个不朽的东西,它可以转变成别种生物。”[3]59阿耶克萨哥将灵魂说成心,并阐述道:“每一事物里都包含有各种事物的一部分,只有心除外;但是有些事物也包含有心。心有支配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的力量,它是无限的,并且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它不与任何事物混合。”[3]94德谟克里特不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3]106。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认为,死就像一场没有梦的睡眠,灵魂被移居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3]125。在彼岸世界里,他可以继续追求知识以求得德行完美。柏拉图则进一步认为,人的灵魂有两种,一种是不朽的,一种是有朽的。不朽的灵魂在脑袋里,是创造主的神所创造的;有朽的灵魂在胸中,是众神所创造的[3]192。他为了分析人的内心世界,又将灵魂分为情欲、气概和理性3部分,并认为理性能认识真理,具备指导气概与情欲的能力,其德性就是智慧;气概要听从理性的指导,对应尽的义务绝对忠实,且不可畏惧,其德性便是勇气;情欲需要服从理性的引导,其德性是节制。在人身上,灵魂的三大要素都能遵守其德性,便是完美调和之人,也就是所谓的正义之人。亚里士多德是公认的古希腊哲学中灵魂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把人的精神区分为灵魂和心灵两部分,认为灵魂是同身体结合在一起的,身体与灵魂的关系是质料和形式的关系,而心灵的情况是不同的,它似乎是植于灵魂之内的一种独立的实质,并且是不能被毁灭的,灵魂的其他一切部分都是不能单独存在的[3]221-22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实践的加深,西方人对精神的认识又经历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逐步走到了近现代时期,并涌现出了以黑格尔、弗洛伊德、马克思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巨人。黑格尔认为,精神就是主客体的对立统一,是被理解者与理解者的统一,精神的本性在于通过否定之否定,从它的他物中,从对他物的克服中,来到自身。精神是自我认识的主体性。只有当人意识到自己与禽兽、与自然的分离,只有当其能说出一个我字时,他才不是一般自然物,才是具有精神本质的人。黑格尔从这个角度把精神理解为自我意识[4]222。而黑格尔在他的《精神哲学》中显然又把精神等同于心灵,这无疑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继承而来的,只不过将灵魂中不能单独存在的其他一切部分剔除了出去,力图“在理性的统一这个它自己的活动范围内,抓住这样作为心理的影子而给出的东西,抓住隐而不现的最后真实”。他认为:“绝对就是精神(心灵)——这是绝对的最高定义。”精神的主要特征就是自由,并把精神分为主观的精神、客观的精神和绝对的精神3种类型,把精神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自关系的形式阶段、真实性的形式阶段和客观性和理想性统一的形式阶段[5]3-5。作为精神病理学家和医生的弗洛伊德为了揭示各种精神疾病的形成原因以及寻找治疗的途径开展了对精神的深入研究,并建立了梦的学说,创立了潜意识理论。他通过对梦的分析发现,“潜意识的冲动乃是梦的真正的创造者,梦的形成所需要的心理能力都赖此供给。”[6]12并将精神分为前意识、潜意识和意识3个子系统,将人格划分为本我(id)、自我和超我3个部分。他认为,“被压抑的潜意识和意识两种心理因素的矛盾支配了我们的一生。”[6]9自我、本我、超我这3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的心理和精神生活过程[6]61。

而在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的中国,精神一词首见于庄子的《天下篇》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7]605其后《淮南子》在《精神训》的专篇中对“精神”这个术语进行了详细论述。但是,这个术语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和使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于精神的探讨不是在“精神”这个术语或范畴的名义下展开的,而是在心、性、情、欲、知、意、行、理、道等范畴中进行的[4]232。尽管使用的术语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对精神进行实质的探索。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思想家可谓灿若繁星,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只能择其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有关精神方面的论述简言之。

孔子没有正面提出和讨论精神是什么的问题,但是他使用与精神有关的术语和概念,如性、心、情、欲、利、知、思、志、言、行等,并在实际上描述了人的精神的方方面面。譬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等等。

老子使用心、志、知、智、识、欲、口、耳、鼻、舌、身、正、行等术语对精神进行了分析。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德经第67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12章),等等。他描写了包括理性、情感、意志、感性、利欲、行为等方面的精神内容,主张虚其心,弱其志,少私寡欲,清净无为,不争息斗,使自己达到“抱一”,复归于无极、婴朴、常德、玄德的精神境界。

孟子把性理解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并将它称作心,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有区别,人类有共同的人性。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4]他主张善养浩然之气,通过持志气做到不动心。如“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孟子·公孙丑上)他把心视为“大体”,把耳目视为“小体”,认为“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而小人“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孟子·告子上)。

西汉时期由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的著作《淮南子》一书认为,人的精神“受于天”,而人的形体则“禀于地”。该书使用心、性、情、欲、志、知、智、识、气、梦、魂、魄、神、至神、道、德、精神等范畴论述了耳目(孔窍)、五脏、血气、精神的关系,通过天地日月风云雷雨气等自然现象类比分析了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相互关系。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16]

王充反对“天地故生人”的观点,认为“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论衡·物势)并论证了精气为万物本源的世界观,描述了一个气—性—质—情—才—志—礼、乐的精神系统[4]243。

朱熹的精神理论是建立在理为本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8]267他把人的精神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为本的天理、天性、天心、天德系统;第二个层次是心为主宰的理、性、情、心系统;第三个层次是心发用层次上的知、情、意、才、欲、行系统。同时论述了理与气、道与器、性与形、道心与人心、未发与已发、知觉与思虑、性与情、致知与涵养、知与行等关系[4]252。

王夫之在气器一元论的基础上讨论了气、道、理、器、性的相互关系,又在人的内心世界和外物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论述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形成和变化,探讨了人的内心世界中心、性、知、意、志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9]123道是形而上,器是形而下,两者都是由于阴阳二气之和形成的。“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并认为,自然天理凝之于人而函于形中,而“形发用以起知能者为心”,“心无象而有觉,故一举念而千里之境事现于俄顷,速于风雷矣。”[9]151-166

真正对精神作出全面科学论证的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他们有时没有使用精神的术语,而更多的是使用思维、意识、观念等概念。马克思从“感性的人的活动”[10]54,从实践的层面理解人的精神,把人们对精神的理解从唯心主义的泥沼里拉了出来。他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0]5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0]56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不但从实践层面理解人的精神活动,而且直接把它的本质规定为实践。这同黑格尔把人的精神规定为绝对有本质上的不同。恩格斯则把精神看作是哲学上的最高概念之一。“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2]224这里恩格斯显然把思维对存在和精神对自然界看作是可以替换的同义关系。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像黑格尔那样创作出自己的《精神哲学》和《精神现象学》,而更多是把精神这个范畴作为定义其他范畴的工具或描述其他范畴的词汇来使用。无论怎样,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通过思维、意识、观念等精神一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间接回应了他们关于精神的理解。如他们所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1]112“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0]81。从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受物质决定,同时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精神是指“同物质相对立、和意识相一致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称。”[12]306从广义的角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的科学论述完全可以借用到对精神的理解、分析和研究之中,这些思想将成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对精神和精神文化研究的立足点和理论基石。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4]吴元梁,等.精神系统和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黑格尔.精神哲学[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7]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先秦部分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朱熹.语类·性理[M].//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宋元明之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267.

[9]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十二章[M].//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清代之部.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2]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恩格斯灵魂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