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梅[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追风筝的人》的生态批评解读
⊙魏金梅[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风筝其实就是一个象征,既指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指忠诚、友善、勇敢。《追风筝的人》包含了亲情、友情与爱情,感恩与救赎,真相与谎言。在复杂变动的历史大背景下,以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讲述了一个枝节复杂而情节动人的故事,为我们寻找到心灵安定的力量:那就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不仅仅是悔恨,不仅仅是内疚和自责;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勇敢原谅!原谅那些过错和阴暗、那些伤害;振作开朗,建设性地对待未来的人生。
风筝 生态批判 象征
小说《追风筝的人》的故事起源是一个阿富汗男孩由于怯懦无法面对所犯的过错,而选择用谎言来逃避,终为自己织就了一生的罗网。直到人近中年,良心发现之下鼓起勇气选择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小说中浓墨重彩所赋予的意象——风筝,既象征了兄弟情谊,也暗示着勇气。在风筝放飞的过程中,可能血迹淋漓,但只有最终追到风筝的人,才能获得平静和安宁。追风筝是阿富汗地区在冬季流传已久的民间游戏,高高放飞的风筝被割断绳索飘向远方,飞得最高最远的那只风筝获胜,而坠落地上的风筝被捡回后,会成为放风筝的人的奖励。
这本小说是阿富汗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Khaled Hosseini的第一本小说,写了太多可以触及我们内心的东西,可以引起读者共鸣。当然没有人会愿意因为一次的错误就甘心承认自己是堕落的、丑恶的,所以,我们也会像主人公阿米尔一样,在苦苦地寻找那个打开自己心结的钥匙,以寻求灵魂的救赎。在漫漫岁月的反复的挣扎与矛盾中,小说中的人物都选择了勇敢去面对那些不堪的往事。很多时候,人生就像是在放风筝,每个人的命运都像风筝一样,一方面我们希望它能飞往更高更远的天空,但另一方面却受着那根细线的牵引而无法摆脱。这是宿命的安排还是自己的妥协呢?
故事在平静中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不安和变化。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在一个富裕家庭长大的两个亲密无间的主仆,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肯做一般意义上的朋友”: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一个是普什图,一个是哈扎拉;一个是逊尼派,一个是什叶派,无法改变。
在追回风筝的途中,阿米尔的胜利和哈桑的执著却遭到了另一群富家公子们的嘲弄,哈桑也为此遭受了本不该属于他的侮辱。这一切都被阿米尔看在眼里,但是懦弱、胆怯和心性中的冷漠却让他躲在角落不敢挺身而出。一念之差,哈桑和阿米尔的命运轨迹就此拉开了距离,这个悲剧事件改写的不只是两个人的友谊,还揭开了隐藏更深的秘密。书中的结尾,阿米尔和一群孩子在冬日凛冽的风中追着高高飞舞的风筝,这只象征着人世间所有最珍贵情感的风筝,虽然远在天边,但只要我们愿意追寻,它总会重回我们的手中。
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是具有很强象征性的。“追风筝的人”既可以是哈桑,也可以是阿米尔,更是我们每个人。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的是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我们之所以被《追风筝的人》打动,除了为哈桑的悲惨遭遇伤心欲绝,为阿米尔的犹豫不决痛心疾首,其实最终还是为阿米尔终于追到了他的风筝而庆幸不已。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风筝,无论它是什么,希望读者在看完《追风筝的人》之后,都能够鼓起勇气勇敢地追。风筝在这里绝非仅仅是一个隐喻式的形象,只是象征了阿米尔与哈桑之间脆弱的友谊关系;风筝更一般化的象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内涵远非我们想象的这么单一,它同时也是阿米尔内心世界中对哈桑的歉疚和爱意以及对故土的眷恋和怀念的象征。尽管阿米尔会因此而痛苦悔恨并试图排除,它们却如同那只风筝一样,高高飞翔在天际却始终飞不出阿米尔的视线。
身为一个美籍阿富汗人,作者想表达的是,他有义务将真实的阿富汗:那破碎的山河、那凄凉的风貌、那在重重严酷的重压下维持着苦难生活的人民,都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去解读它;在人们还不明白那是怎样的国家、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的时候,在那块土地从不引人注目瞬间变成世界焦点的时候,在世人都以为阿富汗人是恐怖和血腥的妖魔鬼怪的时候。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人民的血泪史。不同种族之间的摩擦、饱受战乱的痛苦,都发生在这个分崩离析的美丽国家里。足球赛中场休息,一对情侣在体育场上被石头活活砸死;恤孤院为了生存,被迫出卖孤儿;而阿米尔与父亲的逃亡史,更是让人清晰地看到了战争带给无辜平民的灾难!《追风筝的人》是一部赎罪史,也是一个人的成长史,它洗涤着人的心灵。阿米尔的心路历程,无不在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忏悔”,无数次,在心底里告诉哈桑,他就是草丛里的毒蛇,就是那湖底的鬼怪。除了阿米尔,他的父亲也在赎罪。当仆人的妻子产下兔唇的孩子哈桑后,阿米尔的父亲在赎罪。他给哈桑请奶妈,与阿米尔一样,让他喝着同一个人的奶水长大;他从不忘记哈桑的生日,不忘给这个仆人的儿子送去礼物,并给他修补裂开的嘴唇;为哈桑拥有的品质而自豪;同时,在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建起恤孤院。哈桑的妈妈在赎罪。她在哈桑出生五天后,就离开了家,但最后,她还是回来了,回来照顾哈桑一家的生活,照顾她的孩子。
阿米尔和哈桑,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这两个男孩“一个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另外一个单纯、忠诚,生性纯良正直”。尽管作者写作的意图是希望为他心中的这两个孩子友谊的发展和各自的成长找到原因和线索而并不带有影射的本意,这两个男孩却自然而然地代表了人性中不同的两个方面:一面是马斯洛所认为的,人类终极追求的“存在性世界”;一面则是人性中不可逃避的脆弱、疑虑和恐惧等弱点。二十六年后,阿米尔终于得以从多年的心灵枷锁中走出来,坦诚地面对胆怯自私的自己,同时,也可以尝试着接受被自己背叛的哈桑始终没有怨恨自己的事实。阿米尔对哈桑的不断找寻和追忆,正是不断找回自己缺失的人格方面、不断接近理想的过程。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犯下一些足以让我们在夜间难以入眠的错误,骄傲、贪婪、胆怯、虚荣、恐惧……人性最恶的一面总会在一些面临选择的关头涌上我们的心头……就像半空中飘浮不定的风筝,那是我们难以面对的错误和忏悔,但只要战胜自己,正视过往的曾经,我们就能让人生焕然一新。
救赎作为文学的一个经典主题,过去的雨果和司汤达面向窗外,双眼饱含阴郁的神情注视整个社会的变迁;而现代作家则对镜自影,不断穿过自我封闭的外壳直达内心。同样的苦痛挣扎,不难发现前者承受的心理负担愈发沉重,让人们只能沉浸在痛苦中万劫不复,后者却往往容易获得灵魂解脱的希望,因此他们可以很善意地宽容地看待这个世界,即便罪孽深重,忏悔之路步履维艰,但求得到真正的救赎在所不惜——现代人其实承受的来自生活和社会的压力已经很大,一般是没人愿意再自讨苦吃或者揭开伤疤,这类故事之所以仍然如此动人心弦,大概就是出于上述原因,对人性和社会的生态做出合理的批判与反思,不是一味地谴责与抱怨,更多地融入个人理性的宽容和自我救赎,自然可以达到另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
小说作者胡赛尼个人的真实经历在作品中得到现实刻画。1965年出生在阿富汗喀布尔的他,后来移民前往美国生活。这样在他笔下的阿富汗几十年中呈现出两副面孔:幼时的乐土和如今的荒园。对家乡过去的无限留恋,让小说中随处可见阿富汗式的风情,当欢乐和幸福远去时,离别和死亡给这故事更增几分忧伤。部族间的矛盾是哈桑受辱的原因,所以阿米尔的赎罪不仅是个人的忏悔,血缘拉近的不仅是他与哈桑间的距离,大悲悯情怀的表达才是作者的意图所在。风吹向世界的每个角落,风筝在所有的天空中轻飘,那牵连你我的线,并不仅仅握在阿米尔和哈桑的手中。
风筝承载了太多的梦想与希望,同时也承载了太多的秘密和罪恶。我们应该勇敢面对那些灰色的记忆。那就是勇敢正视自己的错误,不仅仅是悔恨,不仅仅是内疚和自责,更重要的是怀着勇敢的心去面对。
《追风筝的人》包含了亲情、友情与爱情,感恩与救赎,真相与谎言……在复杂变动的历史大背景下,以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讲述了一个枝节复杂而情节动人的故事。风筝其实就是一个象征。它是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忠诚、友善、勇敢的象征。但我说风筝更是我们人生的一种象征。我们以为可以飞得更高,于是不顾一切地挣断那根细线的牵绊,但是我们却忘了正是这种牵绊才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1]周晶.昭显人性真善美——《追风筝的人》对比的写作风格[J].考试周刊,2009,(38).
[2]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7,(05).
[3]仇多红.寻回生命的风筝——略论《追风筝的人》的人性回归与救赎[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作 者:魏金梅,硕士,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编 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