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玲
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张晓玲
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自2003年出版之后,全球热销直到现在。
从亚当在伊甸园中堕落开始,“罪”这个词就与人类始终关联。“罪”有现于人前的和隐而未现的两种。现于人前的“罪”,往往得到“现世报”,比如锒铛入狱或被世人唾弃等等;而多数的“罪”却隐而未现,它们也许仅仅只是一些未遂的恶念,或者是那些出于某种原因被掩盖起来的恶行,它们也许尚未进入法律惩戒的范畴,却已突破人的良心底线与道德律,成为人心深处那个最黑暗、最不可碰触的角落,夜夜“自行爬上来”追讨着应得的正义,折磨着人的灵魂。
《追风筝的人》所探讨的,就是后一种罪行,以及人类应当如何背负着这样的罪行寻索到一条救赎之路——
阿米尔是阿富汗富商之子,故事开始的时候他十二岁。哈桑是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之子,那年十三岁。他们常一起爬上山坡玩耍,在树干上刻下彼此的名字,成为最好的朋友。阿米尔的父亲是喀布尔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阿米尔心目中的完美偶像。他高大、正直、勇敢、仁慈,无所不能。然而生性懦弱、常常沉溺于文学幻想之中的阿米尔跟他几乎毫无相似之处,阿米尔始终觉得父亲似乎更喜欢单纯、勇敢的哈桑,心中对哈桑一直有一种隐秘的嫉妒。阿米尔是斗风筝的高手,唯有通过斗风筝这件事,他才能让父亲为他感到骄傲。在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中,阿米尔赢了,而哈桑则帮助阿米尔去追逐他的战利品——那只斗败了的蓝色风筝。哈桑的迟迟不回让阿米尔感到焦急,而当阿米尔找到他的时候,却发现他为了保护风筝正在遭受着一群邪恶少年的侮辱——人世间最为丑恶与痛苦的侮辱。目睹了这一切的阿米尔没有冲出去,连喊都没有喊一声。他逃开了。之后,他又因无法面对哈桑而设计(将手表和金钱偷偷地放在了哈桑家里的地毯下,并对哈桑进行了诬告)赶走了哈桑父子。此后不久,战争爆发,阿米尔的父亲带着阿米尔离开了阿富汗,来到了美国。阿米尔长大成人,娶了美丽的妻子,成为成功的作家。
故事的前半段就此结束。似乎阿米尔就此逃开了那个充满了羞辱与卑劣的国度,可以体面地开始新的人生,然而2001年,阿米尔38岁那年,一个电话又将他拉回了过去——打电话的人是阿米尔父亲的合伙人、阿米尔最亲密的师友拉辛汗,他说:“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被罪疚感折磨了26年的阿米尔回到阿富汗,才发现哈桑已经死于塔利班之手,唯一的儿子索拉博也落在了塔利班的手里。阿米尔赤手空拳地从残忍的塔利班(那个叫做阿塞夫的塔利班分子正是当年侮辱了哈桑的那个人)手里救出了哈桑的儿子,收养了这个孩子。他做了他26年前因为出于嫉妒、怯懦、歧视或者更多原由而没有做的事,完成了他自己的赎罪之举。对阿米尔来说,真正获救的并不是索拉博,而是他自己。
小说除了这条冲突剧烈的明线之外,还有一条暗线,就是阿米尔父亲的故事。在阿米尔回到阿富汗重走过去之路的时候,才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原来哈桑并非阿里的儿子,而是阿米尔父亲的私生子。也就是说,哈桑其实是阿米尔的亲哥哥。阿米尔后来走的路也是他父亲曾经走过的路:从罪行走到善行。在书中,阿米尔的父亲建立恤孤院,时时刻刻见义勇为,也许正是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件隐秘的罪行做出的补偿。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这句由洞察一切的拉辛汗说出来的话成为本书的主旨。“犯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罪”之后远远逃开,不再面对,那罪行就会成为一个黑洞将人吞噬。而本书通过一个完美的故事指明了赎罪之路。这本书之所以在全球畅销,应该也是因为有太多等待自我救赎者在书中找到了强烈的共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