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云[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作 者:张丽云,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文化间性”一词,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论人权的文化间性》中提出的哲学术语。所谓“文化间性”,就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性、对话性、交互影响性。“文化间性”在文学上的直接体现就是“文本间性”(一译“互文性”)。“文本间性”是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提出来的,意在强调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文本的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从广义的角度说,任何文本都不是独立的,都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等等方面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翻译实践证明,翻译活动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翻译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相互转换的一个过程,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个传输过程,翻译已经具备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性质和“文化间性”功能。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语娴熟自如地演绎出的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并极具中华文化色彩的人物、事件、场景、意象的一部创作、翻译一体化的最佳小说文本。如果从翻译角度讲,这部作品是建立在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基础上文化文本传输和文化传播,其中“文化间性”发挥了重要功能。
一、作者林语堂是一位“文化间性”的使者 作为一个中国人,林语堂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滋养,而他基督教家庭的背景、教会学校读书的经历、多年国外留学生活的感受,又使林语堂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以及“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林语堂一生的真实写照。作为学者,林语堂谙熟东西方文化,作为文学家,他精通中英文,用英文写小说,用汉语写幽默小品是林语堂文学创作的一个特点。从林语堂的英文作品中不难看出林语堂对自己的写作目的,有着清醒的认识,这就是向西方社会介绍一直遭误读的中国社会和文明,这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件拓荒性的工作。除了《京华烟云》之外,他还用英文写了《吾国吾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及《中国与印度的智慧》等介绍中华文化的著作。这些作品是林语堂用温和中庸的语调,集理性的西方文化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及使命感于一身,描绘了一个蕴蓄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情趣的可知、可感的中国社会和人文境界,在行文的过程中,林语堂超越了任何一种文化范式的樊篱,体现的是一种大气的文化间性意识,促成了其作品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功。
二、“文化间性”在文本上直接显现为“文本间性” 在林语堂研读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红楼梦》成为他最好的读本,通过这部伟大的中国古典名著,林语堂一方面吸取了里面的文字与文化营养,另一方面更激发了其创作的灵感和热情。因此,《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借鉴、参照《红楼梦》写成的长篇小说。林语堂自己曾说,全书人物,“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辣,迪人似贾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阿非则远胜宝玉”。不仅如此,小说的某些情节和人物的命运,也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暗香小时被拐,后来嫁入豪门,与香菱的命运何其相似;红玉最后将诗稿付之一炬,让人很容易就想起了“黛玉焚稿断痴情”。同时,像古代章回体小说那样,小说共分三个章节,在每个章节的序言部分,节选庄子中的经典句子来反映书中的人文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林语堂先生通顺优美的翻译,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中国人的哲学观点。
三、《京华烟云》文化间性的翻译实践 从翻译的角度说,作为“文化间性”理论基础的“主体间性”强调的是译者与原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译者与作者的关系上,林语堂倡导的是“忠实”。但林语堂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指出“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忠实需求传神”。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林语堂主张中庸,自然,以求“美”的达成。林语堂的哲学观是道家与儒家哲学以及基督教的共融与对话。林语堂基于这几种哲学思想的相异性,而去寻求三者的间性特征,寻求三者的和谐、自然、平等的对话模式。文本的原文为古代汉语,但林语堂使用的却是现代英语,使西方读者了解到《京华烟云》中所传达的庄子学说的要义,从而完美体现了林语堂倡导“忠实”的“主体间性”意识,从而实现文本与文本、作者与译者、读者与译者间的平等和谐对话,也就是文化间性。
《京华烟云》共分三章,分别为:The Daughters of Taoist(道家女儿),Tragedy in the Garden(庭院悲剧),The Song of Autumn(秋季歌声)。在每个章节的开头,林语堂以《庄子》中的箴言为始,向西方读者介绍每一章节中所要表达的主旨要义,如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开头部分,林的翻译:
①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遇一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庄子:《齐物论》)
Those who dream of the banquet wake to lamentation and sorrow.Those who dream of lamentation and sorrow wake to join the hunt.…This is a paradox.Tomorrow a sage may arise to explain it;but that tomorrow will not be until ten thousand generations have gone by.Yet you may meet him any day just around the corner.
From the essay on“Relativity”by Chuangtse
这段话出自《庄子·齐物论》,“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齐物指的是,万物虽然看起来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是齐一的。世上人们的观点千差万别,归根结底也是齐一的。庄子一方面承认客观事物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又坚持万物一体的观点。庄子观点的阐述虽难免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沼,却也充满了辩证的机变。梦里饮酒作乐的人,天亮醒来可能会痛哭流涕;睡梦中痛苦之人,醒来时又可能快乐逐猎。这一番话,听起来奇特怪异……这里林语堂加入了注释性的翻译,使用了“paradox”一词,进一步解释了“relativity”及《齐物论》的要义,在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理论间,建立了一种平等自然的对话模式。
②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
Therefore all things are one.What we love is the mystery of life.What we hate is corruption in death.But the corruptible in its turn becomes mysterious life,and this mysterious life once more becomes corruptible.
From “The Northern Travels of Knowledge”by Chuangtse.
这段话出自《庄子·外篇·知北游》,“知”在这里并非指知识,而是寓托的人名,在中国传统的哲学中北方为“玄”,昏暗、幽远、不可知。《知北游》中主要采用对话的叙事手段,探讨了“道”的要义。剔除了一些唯心的论述,林语堂节选此段,将他所要传达的顺其自然,自然和谐的文化意识浸淫于这一段文字“What we love(所美者)and what we hate(所恶者)”,皆具有彼此转换消长的力量。所以世间万物皆为一,和谐自然,此是宇宙间的规律。“love”一词的运用,在西方基督教“博爱”与东方“仁爱”文化间建立的对话通道,在相异的背景下,寻求文化间的对话契机。这就是《京华烟云》的文化间性的最直接体现。
[1] 林语堂.京华烟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杨柳.翻译文化间性论[J].中国翻译,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