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仁学对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借鉴意义

2011-08-15 00:45李瑾
大家 2011年18期
关键词:仁学仁者儒家文化

李瑾

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文化及各种社会思潮快速变化的时期,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多元的思潮下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焦虑,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形成的空虚感,自我社会身份认同不清、社会交际遭遇挫折等具体问题带来的烦恼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思想,而其有效途径之一是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贵遗产,重视和借鉴儒家文化中的仁学思想。

一、“仁学”:关于人的社会定位和“人我”关系的思想

“仁”是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论语》记载的孔子思想,是在先秦“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等思潮高涨的文化环境下提出来的。其思想的逻辑前提“天地之性,人为贵。”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在自然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在这个思想主张中“仁”是做人的根本,是人之本质的一种体现。只有确立“仁”这个做人的最高准则,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符合自然大道的秩序,这个秩序是从“亲亲”到达“仁民”,再到“爱物”。这是一个立足现实人生,又富有超越精神的人文主义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主体性定位及不断进取的精神尤为重要。返回经典,研究其思想内涵,对当今的大学生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儒家文化的经典强调孝悌是“仁”的根本立足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血缘纽带,指向个人品质、家庭伦理和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这个意义上的“孝”、“悌”是整个儒家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也可以说“仁”这个概念规范着人的社会生命定位问题。当今社会,特别是大学生,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形式下,自我定位问题严重失衡。如何从“天之骄子”的传统认识中走出来,需要借鉴“仁”学思想中对“人我”关系的思考。《论语》中还记录了仲弓问仁的故事。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矣。”人对自己的定位建立在和他者的“主体”共处的逻辑预设之下。前一段话,讲述了对自我的约束,这是第一位的。后一段话是实行仁的方法:推己及人,在此,“以人为本”超越了个体自身,延伸到整个社会关系之中。“仁”要求个体在行动时要从自身与别人两方面约束自己,也就是实行“忠恕”之道。这是儒家文化思想的基本原则,树立了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而今天的大学生,他们感到失落,他们渴望理解和关注。他们彼此之间缺乏信任感,感到沟通困难。从推己及人思想出发,他们需要从自我出发,给身边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式的理解。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前者是对仁者的道德主体内涵的解释,而后者,是从反面阐释。这些思想都可以转化成今天我们学习的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以之作为大学生个人修养教育的理论支持,培养大学生“主体性”意识,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人生困惑。

二、“仁学”与当前大学生“主体性”教育

儒家文化“仁”思想,贯穿“人本理念”: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是以仁的态度来对待所有人。这一思想对当前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教育有借鉴意义。仁学思想的精华可以概括为“忠恕之道”和“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和与人为善是其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仁学,从“孝弟”做起,又不断上升,最后达到“爱物”的层次,这个哲学追求,也符合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内在要求。

首先要修养自己,做人做事以诚信为本,不断完善自我,自强不息,然后“推己及人”、“兼济天下”,对别人要诚信仁厚、宽容大度,“见贤思齐”,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这里的“人我”关系的核心是“我”,而且是一个大写的“我”。儒家哲学对这个“我”给出了严格而符合现实人生的规定,“人”的意义在于“我”的积极建设,换句话说“人我”关系的关键是“我”的意义生成。这就是“主体性”的解释,也是儒家积极人生追求的感人之处。当前社会,对大学生进行以“仁学”为参考的“主体性”思想教育,意义重大,可以有效的解决大学生的为人处事、与他人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自我定位。所以说,儒家文化对个体价值取向是从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状况作为其出发点的。其主要定义就在于把“人”作为“主体”进行思考,培养人自我修养,自我进取的精神。教育工作者须能了解大学生当前生存状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心理层面。以通过主体性思想教育让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再把自己同他人、集体、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自强不息的“学”:“仁学”的践行方式

《论语》开篇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提到从“说”、“乐”到“君子”,这是个渐进的上升的顺序。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从渐进的维度上看人生。这三句话说出了人生的三个境界:一己之悦,与人之乐,成德君子。“学”指什么呢?如仅理解为学知识是不妥的,也不是孔子思想所在。联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的宗旨在于自身的不断修养,以至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两相比较,孔子这里所谓“学”,是指“明明德”的“大学”。学习知识是“学”的方式和途径,最终的目的在于对光明正大的品德的弘扬和追求,从而“止于至善”。所以说“学”是到达“仁”的途径。由“学”到“仁”,道德品质由抽象转为具体:家庭伦理、个人道德及人我共处。在儒家文化中,主张对个人道德品质追求须转化成一个学习体认的过程。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最重要的是树立对“仁”的态度,回归到对自己的要求和规约。“仁”能否通过“学”而达到,关键在于“我”有无主动的“主体性”意识。孔子赞赏颜回“一簞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是对其主体道德追求的赞赏和肯定。归结起来,人的“主体性”道德修养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正是当前对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性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困境中锤炼道德品质,发展自己。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灵的不同之处,就是人的自我追问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就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内在标尺。其中“不断领会其本身规定性东西”的媒介,我们可理解为教育中对道德主体性人格的培养模式,也就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所倡导的诸如“君子”、“大人儒”、“大丈夫”等崇高人格,即通过教育对“人之仁、义、礼、智”的大智慧的启迪和获得,实现内在于人心的“善端”的张扬,从而完成人类精神构建的内在自律,使得人的主体性能得以深刻提升。“我”是作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客观上又存在于自身生存的这些自然条件之中,其本质要求使得人永不会满足当下的实然状态,不断地向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未然状态迈进,以实现“人我”、“人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总之,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为己为人”之学。充分挖掘其思想资源,对当前大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教育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关键问题是人的自我认同问题,也就是自我社会定位问题。

[l][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新编诸子集成本[Z].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十三经注疏(四部精要本)[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仁学仁者儒家文化
兄弟草原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推己及人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大变动社会与仁学的智慧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