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多元化背景下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建议

2011-08-15 00:45:37马磊
大家 2011年5期
关键词:高师流行音乐多元化

马磊

探析多元化背景下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建议

马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时至今日,“多元文化”这一思潮已经渗透到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审视我们的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容乐观,因为我们还在墨守陈规,大部分高师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上依然是以钢琴、声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作曲法、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学音乐教学法、合唱等为主。在总体上,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仍然是延续着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一整套教育体系,教学内容只涉及了世界音乐的某一部分或某个特定的时期,缺乏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内容。这样的教育导致了学生只了解欧洲音乐而对其他地域的音乐一无所知,甚至对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也知之甚少。同时由于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过分注重古典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学习,导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一无所知,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国的高师的音乐教育体制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上也有一定的不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我国高师课程设置中没有充分得以实施或仍处于初试探索阶段。那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我国为什么举步艰难?阻碍它发展的究竟是哪些因素?

我认为阻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原因首先是历史的因素。鸦片战争使我国成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封建社会,随后中国的社会一片混乱,其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了国外很大的冲击,国人们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于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在文化界也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浪潮。于是政府派一大批学者去西方学习,这些学者从西方带回了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体系以及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习并引进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成为了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之后我国的音乐教育飞速发展,大批优秀的爱国歌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校的音乐教育也越来越规范化。但是随后一个潜在的问题却变得越来越明显了——我们的音乐教育从最初的学习西方变成了原本照搬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又开始了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我国的音乐教育完全成为了苏联音乐教育的克隆体。由此可见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自形成以来便是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模版,并且从教学大纲、教学思想到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已有了定式,因此我们的音乐教育内容大部分都是欧洲的音乐,缺乏对世界其他地方音乐的了解与认识,甚至我们忽略了我国自身各个民族的优秀的传统音乐。长期以来,学生的审美就越来越欧洲化,对世界其他地方甚至我们国家优秀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抵触心理,这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力。

其次阻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前进步伐的因素还有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求改变的思想作风。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许多事物都发生了改变,这当然包括音乐。改革开放后我们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不可避免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思想等方面有一定的渗透。尤其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许多事物通过互联网就会被人们所熟知,因此许多非欧洲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被人们所了解喜爱。并且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优秀音乐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比如近几年青歌赛新兴起的很热门的原生态唱法就是人们开始了解并喜爱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体现。还有不能不提的一个现象就是流行音乐也受到人们的认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喜爱更是超过了对传统音乐的喜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反观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就不难发现我们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了。新时期我们倡导与时俱进,但高师音乐教育却墨守成规、不求改变。高师音乐教育自吸取与采纳西方音乐教育体制以来,在必修课的设置上已承袭多年,不曾有巨大的调动,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长时间未有改变。以欧洲音乐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及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也制约了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比如教师自身能力有限、多元化音乐教材的缺失等等,都成为我国高师音乐专业多元化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为了应对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高等师范院校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以下建议:“教科书的编写应兼顾传统与现代、经典与一般、中华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注重吸收具有时代感、富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所选曲目中,应包括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中国20世纪初至七十年代的创作和八十年以来优秀的新作品、世界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及适量的通俗音乐和电子音乐。”这就更要求高师音乐专业应在多元文化视野下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多元文化音乐课程,改变课程设置中中西比例失调、只重传统音乐排斥流行音乐的现状,构建多元并进,协调发展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师资的要求。

学习多元化的音乐内容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内容与原有的学科结合起来。如在声乐、舞蹈、器乐、合唱指挥等表演课程方面,可将世界各民族、我国少数民以及流行音乐中有代表性的民歌、乐曲及舞种(如Hip hop、爵士舞)等编入教材,纳入学生学习的范围;在艺术实践课中排练、演出世界各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流行乐的音乐舞蹈节目,使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能更为深刻地体验多元音乐文化的内涵;在视唱练耳课的教材中,可加入一些我国少数民族、世界各民族及流行乐中的代表性的旋律,使学生在练习视唱的同时领略多元音乐文化的魅力;在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写作等理论课中介绍、分析一些世界各民族、中国少数民族及现代流行乐的作曲手法及和声编配的方法,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多元化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动力,使其了解当今世界各民族当然也包括我国少数民族的以及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探寻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的共性与特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观念、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价值观念、以及多样性文化认同的观念,从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全球观念。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向全世界的一扇大门,它拓展了高师学生的文化、音乐视野,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从而更好的满足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对教师的新要求。

然而,在处于探索阶段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如实践经验的缺失、教材建设的不足和师资队伍的不完善等问题。我们要客观的认清自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研究探索,敢于实践,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改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一定能在高等师范院校师得到很好的实施,我们的音乐教育也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1]陈音池.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2008年武汉音乐学院毕业论文,2008.

[2]李娜.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毕业论文,2007.

[3]马达.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实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构想[J].人民音乐, 2006.4.

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师音乐专业多学科渗透的综合化教育研究》(编号:HB10UYS028)。(马磊: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高师流行音乐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11-24 13:25:57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9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19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