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萍
英语自主学习教改实践问卷调查与分析
吴亚萍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调查的目的
作为刚刚升格的本科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的学生结构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层次相对复杂,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和能力还不尽人意。为了尽快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制定相应对策,我们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间开展了“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对海口经济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进行了教改实验,本问卷调查表便是对此期间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的反馈。我们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写成了此报告。
(二)调查的时间与对象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0年7月,调查对象为2008年经过全国高考成为海口经济学院首批本科生,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回收率高达97%,学生在接受调查时已经学完二年大学英语课程。
(三)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由13个问题组成,内容主要涉及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态度、用时、学习策略、教师角色、对课改的看法以及对自主性学习的意见和建议等。学生对整个调查过程反响积极,参与性高,所有被调查者均对英语自主性学习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其中不少意见具有相当高的建设性,从而对教师了解学生需求,改进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本次调查不事先通知学生,临时安排海口经济学院旅游学院08级本科旅游管理专业1、2、3班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填写。调查结束后,根据每一项的次数分布,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一)关于英语学习动机与态度
调查表中对于“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学习英语”的结果显示,认为动机来自“个人前途”的有26人,占27%,选择“就业压力”的22人,占23%,两项合计为50%;对于“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是否天生”问题,回答“不是,是靠后天勤奋加科学方法养成的”同学有52人,约占54%,回答“不是的,但和严格的老师、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的鼓励和学习评判制度有关”的人数为18人,占19%,两项合计高达73%,而回答“是的,和天赋、性格有关”的仅为11人,占11%;关于“对英语自主性学习的态度”问题,选择“不会主动,但还是会按照要求去做”的比例竟达到5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5%,另有28人回答“喜欢英语,且会自觉去学习”,占29%。
(二)关于自主学习策略与困难
调查表中对于“你认为最有效的英语自学方法有哪些”的结果显示,回答“涉猎相关课外内容”同学为34人,占35%,选择“做练习”的同学18人,占19%,另有11人选择“涉猎相关课外内容和做练习”,占11%,三项合计为65%;在回答“自主学习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怎么处理”,33人回答“查阅参考书或其他资源”,占34%,有30人选择“求助老师或同学”,占31%,另有20人愿意采用二者结合的方法,占21%;回答“自主学习受到干扰,无法继续怎么办”问题时,有43人回答“放松一下继续学习”,占44%,有36人选择“休息”,占37%,另有13人回答“干脆放弃,不学了”,占11%;而对于“除了上课,每天给自己安排的自主学习英语的时间”问题,有65人选择“0-1小时”,占被调查人数的67%,有26人回答“1-2小时”,占27%,两项合计高达94%,只有6%的同学自主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
(三)关于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和对教改的看法
就“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问题,57人认为应当是“引导者”,占59%,有31人认为教师应当扮演“辅助者”,占32%,另有约7%的同学认为应当是前两者合二为一,即既是“引导者”,也是“辅助者”。
对于“课改实践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变化对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否有帮助”问题时,64人回答“有帮助”,占66%,另有24人回答“有很大帮助”,占25%,认为“有一点帮助”的占9%,三项合计刚好为100%。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动机不明,缺乏兴趣。从上述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对于为什么学英语缺乏正确认识,只隐隐感到与个人前途或就业压力有关,且有这两种想法的学生总数加起来不到50%,甚至有少数学生认为是为英语老师而学!因而导致对于“英语自主性学习的看法”时,竟有55%的学生选择“不是很喜欢,只是按照要求去做而已”,还有8%的同学认为“能偷懒就偷懒”,7%的同学认为“没有老师监督,感觉很轻松”。由此可见动机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解决兴趣问题,而明确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是做任何事情包括英语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第二,引导不足,策略不当。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何谓自主学习,不懂得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更谈不上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而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很少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方法,忽略了创设有利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情境。
第三,监控不力,缺乏科学评价。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效果不理想,除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和学习策略不当外,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的监控不力也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放方法,使得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从而很难真正对其英语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二)对策
第一,培养动机,激发兴趣。英语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心理驱动力,它决定了学习者的态度、学习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效果。要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首先必须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要求和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成为学习英语的动机。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学英语的动机,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课文或与之有关的内容,不失时机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二,加强引导,注重策略。自主学习是大学学习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除需要教师为其确立学习目标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外,还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习引导。因为在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虽然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来进行,但自主性学习并不等于是学生自己的自由学习,因而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也就并不等于是教师放手不管的教学,而是一种引导性或指导性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
参考书目:
[1]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J].外语世界,2001.5.
[2]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 2002.5.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厅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课题: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吴亚萍:海口市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