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久生
管理是维护秩序的一种手段,是实现工作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传统文化中将角色定位表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现行管理体制中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无论如何表述,其所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即“在其位,谋其政”。
首先,不同的定性带来不同的定位。机构领导人对机构事务全权负责,但机构中其他成员的职权从何而来呢?一种说法是来自于机构领导人的授权,另一种说法是来自层级管理。毫无疑问,第一种说法强化了机构领导人的权威,而第二种说法则实际上捍卫了机构其他成员的权限。对于机构副职领导人来说,其职责也有两种理解:一是协助,二是分管,协助的本质弱化了副职的地位,而分管则强调了角色的权限。授权与层级管理属于职责划分的不同定性,不同的定性带来不同的定位。
其次,角色定位是由历史传承、特定环境与程序规范共同确定的。角色定位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权力与职责的划分,这种划分首先是由历史传承决定的,其次是由特定环境决定的,同时也是某种规范的具体体现。
第三,定位解决的是职权的基本划分问题,而错位则是个体在定位基础上的调整、补充、拓展、完善与发挥。
小型服装生产企业一般由投资人实施管理,由投资人担任厂长或者总经理,总经理聘任一名师傅,师傅为服装生产企业最高技术权威;厂长或总经理聘任班长2—3人,对工人实施日常管理。通常,师傅比班长享有更高的地位,其工资也远远超出班长,但班长的工作直接对厂长或总经理负责。
某服装生产企业打破常规,取消了师傅,将师傅的职责划分给班长,比照其他服装企业,提高了班长的工资。这就是一种错位管理,强化了班长的职责与权限,这对企业管理本身来说是有利的;通过角色错位,巩固了企业对人才的占有,因为通过对班长权限的调整,合并了班长与师傅的两项职责,班长的实际作用相当于师傅,甚至比师傅的作用还要大。在角色名称上,取班长而弃师傅,也是一种深谋远虑的安排:因为这样避免了班长主动跳槽,因为其权限与待遇明显高于其他企业的班长;同时,也避免了其他企业挖走“师傅”,因为其角色定位是班长而不是师傅,并不具备师傅的名分,所以,到其他企业担任师傅会被认为是不称职的。
投资人利用角色错位巩固了其对高端人才的占有,是谋略的一种合理运用。
一般来说,班长与团支部书记具有同等地位,其职责分工也比较明确。所谓错位,就是在具体使用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具体职责进行具体的划分与调整。
第一种做法是区别轻重:轻重是相对而言的,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根据院系工作的不同要求,根据事务处理的时间进度合理确定轻重;区别轻重不仅体现了对干部的依靠程度,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职责的划分。
轻重的把握是一种分寸,当然,也是一种错位,只是错位的程度受到严格的限制。
第二种做法是兼职:班长、团支书由一个人担任,强化个人权威。一般人的心里定位是两个职位应该由两个人担任,形成制约,构成竞争,如果由一个人兼任,当然是错位了。
兼职是错位管理的首选方式。班委一般由4—5人组成,团支部由3人组成,通过兼职,可以减少班委、团支部的人数.班级管理应该形成一个核心,而核心的人数不宜过多,因为人数多了,势必权责分散,不利于从全局的角度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兼职可以使有些职位虚位以待,便于班主任有充裕的时间考察干部;第三,兼职可以强化个人的责任意识。集不同角色于一身,会形成一种心理优越,正是这种心理优越才能激发个体的潜能。
第三种做法是越位授权:越位授权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班委内部越位授权,二是将班主任职责适当向班长或团支部书记授权。
如果选拔没有成功解决干部问题,一般也不轻易换人,可采取越位授权的办法,就是将班长或团支书的职责赋予其他人,比如学习委员,生活委员,而不是通过职位的调整解决干部选拔不当的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全权负责,班委、团支部属于班级管理中的工作机构,其职责是完成班主任交办的各项事物,但并非没有职权。班长或团支书的权利来源于班主任的授权。通常情况下,班主任通过班委或团支部推动日常工作,但干部选拔、规则的制定与调整、三好生与优秀学生干部的推荐,奖学金、助学金推荐人选的确定都属于班主任的权限。在这些重要问题上,班主任毫无疑问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其决策过程可以吸收班委、团支部成员参与,如果具备条件,也可对班长或团支部书记适当授权。对于重要问题决策的适当授权也属于错位管理,错位的直接效果将有利于重要问题得到更合理的处理,更重要的是提高班长、团支书的工作权威,从而推动工作。
授权管理是错位管理的一种途径,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严格控制,并确保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越位授权是错位管理中最激烈的一种方式,一般不宜轻易采用。
第四种方法是虚位以待:在班级管理中,对于班长或团支部书记,可在入学初的一段时间内虚位以待。班级管理不同于机构管理,虚位以待的方式不可常用,更不可滥用。
就全局来讲,机构是由不同的角色构成的,并赋予角色各不相同的职责;就角色本身来讲,一方面,其职责与分工有明确的定位,但另一方面,角色之间的职责与职权又普遍存在着交叉与重叠的现象。所以,任何一个角色都不可能具有特别清晰的定位,普遍存在着一种界限模糊,这种模糊为实施错位提供了操作的空间。
对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区分使用仍然属于角色定位。但由于个体的双重或多重角色,其实际具有的身份或角色虽然被模糊了,但从其客观效果来说,无论使用一种角色还是多种角色,个体的多重角色均能同时发挥作用。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三重角色基于一身,毫无疑问,每种角色的职责都是明确的。针对不同事务,无论使用哪种角色,其客观效果都是三种角色的融合。比如在对外事务中,仅仅使用国家主席这一角色,但被广泛重视的仍然是其总书记与军委主席的身份。这是典型的角色错位,这种错位符合规范与程序,是合理的,是对程序与规范的灵活应用,当然是一种合理的错位。
角色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基于伦理亲缘,二是基于情感,三是基于工作。
伦理亲缘角色是稳定的,不易或不可改变的;基于工作的角色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基于情感的角色,如朋友,恋人则带有“瞬息万变”的特征。
也正是由于情感角色的“瞬息万变”,恋人需要进入婚姻,朋友则需称兄道弟,这当然属于错位,是情感向伦理错位,这种错位符合人类情感的需要;情感需要向伦理错位,同样,基于伦理与基于工作的角色也需要向情感错位。父子之间可以心心相印、母女之间可以无话不谈、夫妻之间则可以志同道合;基于工作的角色往往体现着个人价值与利益,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基于工作的角色也同样需要向情感错位,所谓带着感情去做工作正是工作角色向情感角色错位的一种体现。
定位必须居于主导地位,错位则属于一种附属手段;只有强化定位,才可能为错位管理提供可操作的空间。定位强调的是秩序与规范,错位则是一种艺术。在工作中,定位管理需要的是标准,而错位管理需要的则是境界。
错位不是权术,而是艺术,二者的区别在于:权术弄人,维护的是个人权威,谋取的是个人私利;而错位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其出发点与落脚点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