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凤
胃溃疡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特点为病程迁延,患者常有躯体或胃部不适、头晕、耳鸣、眼花、疲倦、失眠多梦等症状,许多患者在发病前表现有情绪不稳、容易激惹、烦躁和焦虑不安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1],生活时间及心理因素是引起溃疡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胃溃疡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因素方面的健康教育,能够缓解溃疡症状,促进康复,并且可以减少愈后复发。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胃溃疡患者采用目标性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进行相关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4月收治的120例胃溃疡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目标性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胃溃疡的临床诊断标准[2]并经胃镜检查确诊,排除胃出血、胃穿孔、胃肿瘤、消化道手术史、精神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观察组患者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23~69岁,平均38.7岁。病程1~16年,平均6.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25~71岁,平均37.9岁。病程1~13年,平均6.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饮食护理及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经过身心的综合评估后,根据其生活习惯、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及身心状况等,给予目标性健康教育指导,并根据患者接受指导后的临床反馈,对教育的目标、方法与重点再作具体的调整,保证目标性健康教育采取良好效果。
1.2.1 胃溃疡常识指导 主要内容包括胃溃疡的诱发原因、发病机理、临床分型、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等,为患者及时解答与疾病相关的疑问,使患者对此病的常识能基本、系统地了解。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文化程度,对患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DVD视频、宣传图片及口头宣教等方式,给予具有灵活主动特点的目标性健康教育。
1.2.2 用药指导 应指导患者遵医嘱进行服药,并向其强调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由于胃部为药物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而胃溃疡的病变部位就在胃部,因此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十分重要。治疗胃溃疡的药物主要包括抗酸药、胃黏膜保护药和抗菌药物等。按照药物作用的不同机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同时告知患者应坚持服药,不要因为服药过程中出现病情好转表现就停止服药,这样很容易引起复发。胃溃疡是一种胃黏膜损害的慢性疾病,受损的胃黏膜一般需要4~12周才能完全修复。当胃黏膜逐渐愈合时停止服药,则愈合作用消退,会在短期内复发加重病情,导致治疗的失败。在治疗3~6个月后,告知患者仍应坚持服药3个月左右,保证愈合创面免遭胃酸的损害,达到真正的修复[3]。
1.2.3 心理指导 胃溃疡病变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而心理因素对胃溃疡病变的发展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指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用药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意避免精神持续紧张和不良情绪的刺激,注意心理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其家庭状况、病情发展等多重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语言、姿势等变化,从患者表现出来的细节进行患者情绪波动的分析,针对性地对其不良情绪给予疏导和充分的心理安慰,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帮助患者进行情绪的调整。
1.2.4 活动指导 注意适当运动,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鼓励并协助其适当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可有助于良好的睡眠,减轻胃溃疡所带来的抑郁、焦虑、失眠等困扰。对失眠严重的患者可给予镇静类药物,但应做药物疗效监测,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对于溃疡面积较大、临床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因镇静类药物可刺激胃酸增多导致溃疡面不愈合。由护士每日播放轻柔缓和的音乐,在聆听音乐中教会患者放松。
1.2.5 饮食指导 胃溃疡对饮食的要求较高,不合理的饮食可加重溃疡,延缓愈合甚至不愈合。因此,应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帮助患者进食易消化及富有营养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酒等。对患者由于饮食出现的腹胀、胃痛情况,告知患者可科学调节饮食,由原来的一日三餐改为一日四、五餐,少食多餐有利于胃部的消化,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同时应嘱患者控制糖类的摄入,应进食少糖高脂的食物。有腹胀发生时可进行腹部按摩和热敷。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胃镜检查。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观察。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腹胀、嗳气、反酸等临床表现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完全愈合;显效:以上临床表现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75%以上;有效:以上临床表现有所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50%以上;无效:以上临床表现基本无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小于50%或基本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进行两独立样本 χ2检验。α =0.05。
2.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为用药后(7.6 ±1.8)d,对照组为(12.4 ±2.3)d,两组比较 t=12.73,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3个月后治疗效果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治愈35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为7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年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13例,复发率为21.7%。两组患者比较χ2=5.55,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溃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并且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大部分患者对此疾病缺乏系统的正确常识,因此往往由于不理解影响正常的治疗。医护人员需要耐心给予健康教育,但临床实践证明,整体健康教育的效果欠佳。我院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给予患者目标性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是将每一位患者定为目标,密切留意及分析患者的差异性,再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每一位患者的教育目标都相应设置,并且循序渐进,逐步协助患者认识并接受健康教育,提高服药依从性,帮助其选择和养成规律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针对性地从多方面为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众多致病因素中,心理社会因素对于溃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诱导作用,特别是胃溃疡的发病更是与心理紧张密切相关[4]。预防溃疡病的产生和复发,必须注意避免精神紧张和不良情绪刺激,注意心理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节制烟酒。两组患者的对比研究发现,对胃溃疡患者实施目标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病情自知度,从而提高各种医疗措施的效果。而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目标性的健康教育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通过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可以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1]高志虎,刘 瑞.四联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探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10):15 -17.
[2]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8,7(28):418 -420.
[3]孙先宜.60例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0):241 -245.
[4]梁旭东,李 军.老年人胃溃疡患病相关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