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英 张惠玲 黄海雁 何爱嫦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变化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此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出现月经不调、焦虑、抑郁、潮热、出汗、烦躁、易怒、失眠、心悸、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相关症状[1,2]。围绝经期妇女由于性激素减少导致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为了帮助围绝经期妇女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好的度过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对130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围绝经期妇女130例,年龄43~60岁,平均(48.3±4.2)岁。其中门诊患者106例,住院患者24例。均符合以下标准:年龄40~60岁,近期无严重不良事件,具有卵巢功能低下的表现,没有精神心理疾病史等标准;同时应排除以下情况:年龄<40岁或>60岁,双侧卵巢切除或双侧卵巢肿瘤和卵巢功能早衰者,合并有心血管、内分泌、肝、肾等原发性疾病。
1.2 方法 对130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首先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和生活环境等,针对性地给予相关护理干预。介绍围绝经期的相关知识,帮助她们认识围绝经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心身反应,是妇女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生理过程,消除其错误的认识,使其摆脱紧张、不安的情绪。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控,正确认识围绝经期相关知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2)饮食指导。围绝经期妇女平衡膳食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其中大豆卵磷脂、植物固醇有利于降低血脂,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时牛奶含有较丰富的天然钙,吸收率也高,是理想的钙来源。围绝经期妇女易出现失眠、焦虑、忧郁等症状,经常进食牛奶和豆制品可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且能减轻失眠、焦虑、潮热、忧郁等症状[3]。同时还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3)运动指导。规律的运动如做操、散步、打太极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肌肉的张力,延缓老化的速度,亦可刺激骨细胞的活动,延缓骨质疏松[4]。(4)用药指导。指导围绝经期妇女合理用药。情绪不稳定、失眠者可口服艾司唑仑、谷维素等。(5)心理干预。此期妇女情绪不稳定,极易受到家庭或单位的刺激,引起烦躁、情绪低落等不良心理反应,因此要加强心理干预,减轻不良反应。要指导患者学会转移情绪,多唱歌、跳舞,放松精神;多向乐观的朋友或保健医师倾诉,释放心中的不快或苦闷。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5]。(6)加强性保健知识教育。一项2006年发布的中国首次大型网上性调查报告表明[6]:处于围绝经期的中国妇女仍保持较高频率的性生活,但是超过三成的围绝经期妇女在性生活中出现阴道干燥、性交疼痛等。和谐的性生活有利于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精神状态。
1.3 评价方法 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对入选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WHO生存质量测定表。评价生存质量,包括生理机能、独立性、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5个维度。每个维度l~4级评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l~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提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3)主要症状包括: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心悸、失眠、性欲减退等。问卷由入选对象自行填写,对不理解的项目,研究者给予解释,调查表100%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130例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配对t检验,主要症状采用两独立样本配对χ2检验。α =0.05。
2.1 护理干预前后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比较 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独立性、社会关系及环境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较干预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干预前后130例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比较( ± s,分)
表1 干预前后130例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比较( ± s,分)
组别<0.05 <0.05 <0.05 <0.05 <0.05 <0.05干预前干预后t值P 4.0 ±13.6 36.1 ±5.3 9.3 ±1.3 9.5 ±2.4 16.7 ±4.2 13.8 ±1.8 87.2 ±13.5生理机能 心理 独立性 社会关系 环境 总分26.0 ±4.6 6.3 ±2.0 7.2 ±2.6 13.5 ±3.1 11.0 ±2.6 6 16.4 14.3 9.0 6.9 10.1 13.8值
2.2 护理干预前后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态比较 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130例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130例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态比较(±s,分)
组别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干预前干预后t值P 2.3 ±0.5 2.1 ±0.3 2.2 ±0.4 2.0 ±0.6 2.4 ±0.6 1.7 ±0.6 1.7 ±0.5 1.8 ±0.5 1.6 ±0.4 1.5 ±0.5 8.7 7.8 7.1 6.3 13.1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护理干预前后围绝经期妇女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其主要症状较干预前明显减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130例围绝经期妇女主要症状比较 例(%)
围绝经期是每位女性都要经历的一个重要生理时期,女性在这一时期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因此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因此对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既要进行生理平衡调节又要减轻其心理压力,若平衡出现紊乱,其结果必然出现明显的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等,同时为了适应社会与生活需要,工作强度压力大,积劳成疾,出现明显的躯体症状,伴随出现性功能下降。本研究对130例围绝经期妇女通过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保健的意识;通过心理干预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态;通过饮食、运动指导等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通过合理用药指导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表1、2、3结果显示,经过6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130例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P<0.05),心理状态明显改善(P <0.05),主要症状明显降低(P <0.05)。
总之,根据围绝经期妇女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最佳的综合护理方法,能够提高其相关卫生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1]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77.
[2]王庆华,方秀新,宋海英.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2):46 -47.
[3]史彩珍.浅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55 -5056.
[4]李泽辉,吴运莲.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2802-2803.
[5]钟士銮.护理干预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效果的调查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55 -57.
[6]Mason S,Ellershaw J.Death anxiety in fourth - year medical undergraduates:implications for palliative care[J].Palliat Med,2004,14: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