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林秀霞
回归本能 自主学习——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索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林秀霞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回归学生学习本能为突破口,通过自主阅读课、“我为课堂做贡献”等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生本教育 自主阅读 唤醒自觉 中职语文
笔者在所教班级进行了是否喜欢语文的调查,80%的学生选择了喜欢,但实际的课堂学习中,仅有30%的学生在跟随老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探讨,其余的学生则对课堂学习活动无兴趣、不参与。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在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上可谓普遍。教学相长,在这里成了教学相克。学生没兴趣、教师没干劲;学生收获小,教师成就低。
为什么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为什么课堂学习的效率不高、学习的效果不佳?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中职语文课的出路在哪里?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教与学的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因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入学的起点不高,相当数量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不高,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想学习,只是来学校混日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缺失日久之后,想在一朝一夕间扭转,不是件容易的事。此外,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教学方式方法的陈旧、呆板和枯燥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学生在进入职业中专学校后,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渴望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但目前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是教师因素。传统教育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以阅读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大行其道。当然,教师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是无奈之举,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热情低,开展活动仅少数积极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难以开展,也导致教师避重就轻地选择完成任务而忽略学生。笔者以为,学生不配合是教学低效的外因,内因还在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理念滞后、教育终极目标定位不明确。“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目标不明,自然导致教学模式的守旧和教学效率的低下。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以为要想解决问题,应从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入手,明确中职语文教学根本目标,以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突破口,从而提高中等职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什么?是育人,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当前,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人格品质的缺陷。低文化伴随着低素质,不敬师长、无知无畏、低级趣味、不思进取、饱食终日却无所用心。面对这样的学生,常规教学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不重育人,一味探究各式各样的创新教学技巧,不是解决问题之道,殊不知不论技巧多好,没有人能教会品德不佳而又无心向学的学生。笔者以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起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生本教育”当是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出路,它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全面依靠孩子”,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育者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突出职业特色,中职语文教学应紧扣 “以能力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这一中等职业教育主旋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放在首位,让学生回归学习本能,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出发,开始语文学习新历程。
面对中职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恐怕是回归学生本体,重新点燃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成才的自信。
那么究竟该如何帮助学生重燃热情、重建信心呢?个人以为教师们应该放下自己的尊贵,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居高临下的说教是他们最反感最不能接受的方式。教师说的越多,他们听得越烦,越以漠视、蔑视的方式对抗、反抗教师的说教。
语文学习的真谛是什么?语文教师自己也有切身体会,我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不是教出来而是通过海量阅读“读”出来的。“阅读是人们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兴趣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第一位兴趣,阅读习惯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习惯。”遗憾的是我们中职学生中真正喜爱阅读,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恐怕是凤毛麟角。那就从重新培养学习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开始,“读”占鳌头,抛开千辛万苦的讲解,抛开支离破碎的肢解,让语文教学 “回归”到充满真情实感、富有创意而个性鲜明的阅读、思考、质疑中来。充分相信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世界,在阅读中丰满心灵,在阅读中强大自我,在阅读中飞越腾升。
笔者在所教班级开展自主阅读课,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让学生带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做读书笔记。高一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阅读不干涉,只要做到肯读,专心去读就行。高二则在高一阅读的基础上,适度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将学生的自主阅读作为学习考核分之一记入成绩,这种考核方式的改变,学生比较乐意接受,既享受读书之乐,又可以加分,何乐不为。读而知不足,学生的阅读从课内自觉延伸到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阅读的面更加宽广,在润物细无声的阅读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自我觉醒,人格品质在自我完善。他们需要更多时间自我阅读思考,而不是听繁琐的讲解。只有把“讲堂”变为“学堂”,学生们才能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学生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浓厚的学习兴趣,稳步提高自学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再充当课堂的孤独表演者或霸权主义者。“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教自己,教师仅为组织者、协调者、激励者。开展“我为课堂做贡献”活动,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那么,学生可以为课堂学习做哪些事呢?教字词、示范诵读、提供相关的资源(诸如歌曲、视频、故事、游戏等)、讲解课文、提问、释疑、设置情境……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每月评出“贡献之星”加以奖励(可跟学生协商合理的奖励办法),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何愁不提高。例如我在教《我爱这土地》时,先通过一首歌《我爱这土地》导入,指出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艾青,接下来由学生自己完成“介绍作者”、“示范朗读”、“讲解诗歌”、“归纳赏诗法”、“推荐相关诗歌”等相关环节,在每个环节上引进竞争机制,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不同能力和才华的机会。在积极热烈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完成了诗歌的学习,掌握了方法,受到了爱国情怀的熏陶,收获了快乐和成就,达到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有兴趣、有收获。
在中职校里,实现“生本教育”在开始时是会有困难,毕竟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需要重新养成,但也应看到中职学生的优势,他们没有升学的束缚和压力,思想更活跃,更贴近社会、贴近时尚。只要我们学会仰视他们,依靠他们,挖掘他们,帮助他们重建信心,他们的学习能力会让我们刮目相看。
教育教学的效率不在当下,应该放远未来,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习、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积极的状态,这才是有效、高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