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方 邢 超 韩孟宏
(威海市立医院(南院区 )外一科,山东 威海 264200)
病人,男性,68岁,无吸烟史。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为刺激性干咳,伴胸背部钝痛,无放射痛,可以忍受,不伴胸闷,无咳痰、咯血、发热、盗汗及呼吸困难,无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占位,纵隔肿大淋巴结。遂行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右下肺)鳞状细胞癌。因纵隔淋巴结肿大明显,与周围血管侵犯,无法手术治疗。行多西他赛+顺铂化疗二周期,化疗期间轻度恶心,无明显呕吐及腹泻等不适。化疗结束后1.5月,病人仍有刺激性咳嗽,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伴胸背部疼痛,复查胸部CT示右肺病灶及纵隔淋巴结无变化。行6MV-X线放射治疗,肺内原发灶及纵隔适形放疗32次,靶区边缘剂量6400 cGy,锁骨上DM 5250 cGy。病人发现右下肢肿物,转入外科拟行手术切除右下肢肿物。
转入情况:一般情况可,仍感胸背部疼痛,不能长时间平卧,偶有轻微咳嗽,少量咳痰,无咯血及憋气症状,右大腿内侧下方可触及6 cm×4 cm略隆起的肿物,表面皮肤无异常,肿物质地中等,伴轻压痛,不能推动及压缩,下肢活动正常。全身骨扫描结果示:骶骨部位异常代谢病灶,余骨质无明显代谢异常。右下肢彩超示:右大腿内侧肌层实性肿物(图1)。MR提示右大腿内侧肌层实性肿物,轮廓清楚(图2)。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大腿肿物切除术:取肿物表面皮肤纵行切口,长约10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显露肿块,大小约5 cm×4 cm×3 cm,质硬,有较完整包膜,与右缝匠肌韧带及股内侧肌粘连伴水肿,给予分解粘连,切除浸润的部分韧带及肌肉组织,游离肿物,见股深静脉及股动脉位于肿瘤后方,未受侵犯,给予妥善保护,连同包膜将肿瘤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右下肢肌内转移性鳞癌,考虑来源于肺(图3)。上下及基底切缘净。
图1 术前超声图像
图2 术前MR图像
图3 手术病理HE染色
肺癌的扩散和转移通常有直接扩散侵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3种途径。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肺癌可转移到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结。一般由原发灶转移到同侧肺门,然后至纵隔淋巴结,再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肺癌同侧,但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肺癌侵入膈肌后,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少数病例可通过胸壁而转移到同侧腋下淋巴结,我们也曾有以对侧腋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肺癌病例。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病人的预后恶劣。小细胞癌和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为常见。通常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着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和组织,常见的有肝、骨、脑、肾上腺等。血行转移和血管内癌栓的病例不能混同,血管受肿瘤侵犯或血管内有癌栓病人的生存率并不比无血管受累者更差[1]。
本例病人的诊断治疗有以下提示:术中见转移灶血供不丰富,故ECT对病变无明确的提示。而MR对肿物大小轮廓及毗邻关系显示较清楚。影像学检查显示转移灶周边有包膜且境界清楚,可提示完整切除可能性较大。病人化疗方案选用多西他赛+顺铂,虽然是较好的方案,但对原发灶及转移灶效果都欠佳,故轮替治疗化疗方案应另选,也可辅以靶向治疗。
[1]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