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令东 聂玉红
(泰安荣军医院骨科,山东泰安 271000)
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为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或)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变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手术是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术后根据患者肌力的提高、感觉平面的下降或消失、腱反射的恢复以及大小便功能的改善等指标来判断手术效果。临床对上述问题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对膝反射强度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未见有通过膝反射强度与颈椎间盘突出程度之间关系进行探讨的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膝反射强度进行精确计量探讨膝反射叩击力量与颈椎间盘突出程度之间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 全组患者120例,男79例,女41例;年龄49~77岁,平均56.9岁。发病时间:7~58个月,平均15个月;病变节段:全部为单节段突出病例,C5~695例,C4~525 例。所有病例经 X 线、CT 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相应平面的脊髓压迫。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躯干束带感,膝腱反射亢进,便秘等进行性脊髓损害加重症状,以锥体束征最为突出;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
1.2 数据采集 12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间盘突出程度大小分为3组,A组:间盘突出<3 mm,B组突出为3~6 mm,C组突出6 mm以上。应用叩力显示叩诊锤记录每组患者膝反射出现亢进时的最小叩击力量,每一位患者测量3次,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最后,每组患者的叩击力量测定值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均数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32例病人叩击力量测定值在86~124克之间,B组67例病人叩击力量测定值在70~132克之间,C组21例病人叩击力量测定值在47~87克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发现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三组叩击力量测定值(克)
反射是对感觉刺激的不随意运动反应,通过神经反射弧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脑和脊髓)、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骨骼肌等)组成,并受大脑皮质的易化和抑制性控制[1],使反射活动维持一定的速度、强度(幅度)和持续时间,膝反射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为股神经,中枢在腰髓2~4。
当髌腱受外力牵拉时,股四头肌内的梭内肌感受装置被动拉长,使螺旋形末梢发生变形而导致Ia类纤维的传入冲动增加,神经传入冲动的频率与肌梭被牵拉程度成正比,肌梭的传入冲动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活动和梭外肌收缩[2],从而形成一次牵张反射反应。刺激γ传出纤维并不能直接引起肌肉收缩,因为梭内肌收缩的强度不足以使整块肌肉缩短;但γ传出纤维的活动可使梭内肌收缩,从而牵拉核袋感受装置部分,并引起I a类传人纤维放电,再导致股四头肌收缩。所以γ传出纤维放电增加可增加肌梭的敏感性。在整体情况下,γ传出纤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来自许多高位中枢的下行传导通路的调节,通过调节和改变肌梭的敏感性和躯体不同部位的牵张反射的阈值,以适应控制姿势的需要。
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元通过锥体束下传冲动参与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放电活动的调节,并可间接通过肌梭传入冲动的增加,来兴奋α运动神经元。因此,锥体束可分别控制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前者在于发动肌肉运动,后者在于调整肌梭的敏感性以配合运动,两者活动协同控制着肌肉的收缩。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时,颈椎间盘组织向后方椎管内突出压迫脊髓,使位于脊髓前部的锥体束受到机械性损伤,也有人认为另一可能的机理是:突出的间盘组织通过压迫位于脊髓前方的脊髓前动脉,使脊髓前部锥体束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最终导致锥体束的神经传导功能受到影响,使锥体束失去对脊髓前角内的γ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肌梭的敏感性增高[3],同时减少脊髓Ia神经元末梢突触前抑制,增强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叩击髌腱时,更多的α运动神经元被募集到参与反射,腱反射的幅度增加,出现反射亢进。
叩击力量与膝反射强度成负相关,即:引起同样强度的膝反射所用的叩击力量越小,说明膝反射强度越大,同理,引起同样强度的膝反射所用的叩击力量越大说明膝反射强度越小[4]。从本研究结果来看,A组和B组之间6 mm以下时之间区间值经统计学处理P值>0.05,差别无意义,也就是说颈椎间盘突出6mm以下时,膝反射叩击力量的大小无统计学差别,说明,在颈椎间盘突出6 mm以下时膝反射的强度不能反映颈椎间盘突出的大小,但A组和C组、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说明颈椎间盘突出6mm以上时,膝反射的强度能够反映颈椎间盘突出的大小,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结合本研究上述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膝反射强度出现明显变化时,颈椎间盘的突出程度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1] 毛俊雄,李春岩,张祥建.实用神经内科学[M].第1版.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8.
[2] 李峰虎,范守诺,蒋俊龙.扣手法和握拳法膝反射加强试验的临床比较[J].右江医学,2002,(30)6:530-531.
[3] Young A.Cerrent issues in arthrogenous inhibition[J].Ann Rheum Dis ,1993,52:829-834.
[4] 李放,徐一鸣,沈丽英,等.T/M值用于关节源性肌肉抑制的定量评价方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9,21(1):31-32.
[5] 梁学仁.腱反射测定与临床应用研究[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0:8-110.
[6] 郭福岭.计量叩诊器:中国,93118033.3[P].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