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玉姬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外科,云南 昆明 650032)
我科将阑尾手术麦氏切口缝合改良为垂直“8”字全层缝合,切口感染率较低,现将2000~2008年病例共计1092例,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092例,男588例,女504例;年龄4~87岁,平均37岁。全部病例均为经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者,其中慢性阑尾炎(包括单纯性阑尾炎)66例,占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61例,占78%,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伴局限性腹膜炎165例,占15%。坏疽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者阑尾切除术后置腹腔引流。
方 法 经麦氏切口常规切除阑尾,手术切口一律均采用腹壁全层垂直交叉“8”字缝合法关腹,不缝合腹膜。常规缝合3针,切口小者(2cm)仅需缝合1针,需要引流者从切口外下方低位引出。具体操作:均采取麦氏切口入腹,切口4~6cm,逐层进腹,寻找并切除阑尾。关腹时不缝合腹膜,但应确保腹腔内容物在腹腔内,而不要凸出在腹膜外。缝合切口时用2把弯钳提起腹外斜肌腱膜。常规用稀释的碘伏溶液冲洗切口,吸净。第1针于切口侧中点距皮缘1cm处进针,穿过皮肤,皮下脂肪层,绕到切口对侧,首先依次穿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于腹膜前方(不缝合腹膜)回到原进针侧,向上穿过切口对缘腹横肌及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腱膜,再次绕到切口对侧穿过皮下脂肪,从切口缘中点穿出皮肤待打结。第2针第3针依次在第1针两侧等距离处进针,缝合方法同第1针,但不再全层缝合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仅缝挂腹内斜肌肌膜及部分肌肉组织。拉紧缝线使之能自由滑动,待打结。打结时先以手指探查切口内无大网膜等组织嵌入后打第1针,再打上、下2针,注意打结松紧适度。该缝合方法用7号丝线进行缝合。如下图示。术后7~10d拆线,拆线时提起缝线均在切口一侧剪断,即可将缝线完整抽出。
结 果 甲级愈合1044例(占96%),术后平均住院3d。本组切口感染48例(占4%),其中单纯阑尾炎无1例感染,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20例(占41%),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8例(占58%)。切口红肿局部碘伏湿敷后愈合,平均住院5d。切口红肿有渗出时,考虑切口感染发生,根据红肿范围,先拆除两端缝线,并用血管钳适当分开皮肤、皮下脂肪引流,切口经换药或二次缝合愈合。感染伤口最长愈合时间20d,无1例形成窦道,无切口裂开及切口疝发生。
讨 论 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其感染率在10%~30%,坏疽穿孔阑尾炎可高达30%~70%[1],因切口感染可致切口经久不愈甚至形成窦道,发生率约1%[2]。切口感染延长了住院时间,且加重了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本组应用麦氏切口3针缝合法与传统切口逐层缝合相比较有以下优点:①手术操作更加简便,传统切口由内向外缝合3或4层。而3针缝合法分别从皮肤向下连续缝合各层,最后打结于皮肤切口,操作简单易行,明显缩短手术时间。②3针缝合法拆线不留线头,而传统切口缝合只能拆除皮肤缝线,皮肤以下各层缝线不能拆线,残留线头为编织物易变为感染异物,易成为细菌孳生场所,这是切口经久不愈形成窦道的主要原因[2]。全层缝合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因线结形成异物现象。本组感染率仅为4%,明显低于文献报道[1]。③切口缝合严密,有利于愈合过程。垂直“8”字全层缝合法是一种腹壁立体缝合法,打结后肌肉、腹外斜肌腱膜及皮肤对合良好,切口区域组织紧密粘着,各层之间不留死腔,可加速愈合过程。④不缝合腹膜可简化手术操作[3]。Ellis认为缝合产生张力和无血管化,提出无血管分布促使腹腔内粘连形成。粘连的形成随着去血管的程度而直接变化,而所有的粘连是有血管的,Ellis结论,粘连形成作为血管移植去供应缺血的组织,这是阑尾切除手术不缝合腹膜的理论基础。同时,不缝合腹膜,切口内炎性渗出物可流入腹腔。腹膜具有强大的吸收功能,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⑤麦氏切口解剖是建立在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三者交叉,形似栅栏的基础上,肌肉是从中分开,而不是切开。当手术结束,肌肉层没有外力的牵拉时,自动回缩,肌层已几近闭合。术后切口疝的发生是整个腹壁结构受损,肌肉腱膜层薄弱的结果。
综上所述,阑尾切除手术采用麦氏切口腹壁垂直“8”字缝合法有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切口内无线结异物残留,切口感染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吴昆生,戴诗梅,宝福凯,等.急性阑尾炎的细菌学研究及药敏试验[J].实用外科杂志,1989,9(12):265.
[2]吴言诗.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探讨及防治.见:何三光,主编.中国外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499-500.
[3]DC萨比斯顿,主编,曾宪九,译.克氏外科学[M].中文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