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应梅
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1]。护士职业认同感就是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积极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2]。目前,各类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招收了一定数量的男护生,男护士已成为各大医院护理队伍的一支主力军,男护生稳定的职业认同感对护理队伍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调查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临床护理教育者培养男护生良好的职业认同感非常重要。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0年2~4月在我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实习后期的男护生和女护生各40人,年龄19~25岁。本科护生30人(其中男女各15人),专科护生50人(其中男女各25人)。
1.2 调查工具 参考有关文献[3],自行设计了职业认同感调查表,调查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学校、学历、出生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另一部分是有关护生对护理工作选择情况和职业认同状况,其中对护理工作选择包括4个条目,职业认同包括10个条目。采用利克特5级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男女护生对今后护理工作选择情况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男女护生对职业认同感条目得分、不同条件下男护生职业认同感评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 α =0.05。
2.1 男女护生对今后从事护理工作的选择情况(表1)
表1 男女护生对今后从事护理工作的选择情况 人(%)
从表1可见,男护生对今后护理工作的选择明显低于女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男女护生职业认同感条目得分比较(表2)
表2 男女护生职业认同感条目得分情况(分,±s)
表2 男女护生职业认同感条目得分情况(分,±s)
条目 男(n=40)女(n=40)t值 P值实习后比以前更加喜欢护理专业2.36 ±1.00 3.42 ±1.19 4.310.00护理工作是受人重视的 2.66 ±1.01 3.69 ±0.97 4.65 0.00能在护理工作中体现我的自身价值2.49 ±0.95 3.45 ±1.27 3.82 0.00护理工作不会让我有自卑感3.09 ±1.17 4.05 ±1.26 3.53 0.00实习后我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增加2.52 ±1.05 3.44 ±1.16 3.72 0.00护理工作中我能得到很多人的尊重2.60 ±0.96 3.47 ±0.90 4.18 0.00护理工作福利待遇好且稳定2.75 ±0.75 3.60 ±0.70 5.24 0.00在护理领域可发挥我的专长2.53 ±0.94 3.42 ±0.95 4.21 0.00带教老师及病人认可我的工作3.67 ±0.51 4.12 ±0.76 3.11 0.00护士长及医师认可我的工作3.67 ±0.64 4.13 ±0.70 3.060.00
2.3 不同条件下男护生职业认同感评分比较(表3)
表3 不同条件下男护生职业认同感评分比较(分±s)
表3 不同条件下男护生职业认同感评分比较(分±s)
项目 人数 职业认同感 t值 P值出生地农村城市14 26 3.02 ±0.48 3.01 ±0.39 0.07 0.94是否自愿选择自愿非自愿10 30 3.71 ±1.28 2.80 ±1.08 2.20 0.03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12 28 3.02 ±1.27 2.96 ±1.46 0.12 0.90学历本科专科15 25 2.70 ±0.75 3.31 ±0.87 2.250.03
从表3可见,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专科学历的男护生职业认同感明显高于非自愿选择、本科学历的男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出生地是农村或是城市、是独生子女或不是独生子女的男护生职业认同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1.1 男护生对护理工作的选择情况 表1显示,男护生与女护生对护理工作的选择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只有10%的男护生因喜欢而选择护理工作,这部分男护生对护理职业具有认同感。20%的男护生不喜欢但还是会从事护理工作,这部分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不稳定,当有机会从事其他的职业时,他们就会放弃护理职业。30%的男护生只是把护理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这部分男护生缺乏职业价值观念,对职业的认同感不明确。40%的男护生不喜欢护理工作,会考虑转行或考研,这部分男护生从内心深处无法认同护理专业,致使其毕业后会放弃本专业或者是考研后从事护理教育或护理管理工作。
3.1.2 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情况 表2显示,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情况明显低于女护生。许多男生选择护理专业是因为看好其就业形势,认为护理工作稳定,或者是受家庭成员观念的影响,并不是热爱和认同护理专业。这部分男护生在选择专业时对护理工作缺乏了解和认识,这种盲目性导致男护生在真正从事护理专业后产生了消极心态,认为护理工作不受人重视,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更无法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护理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低学历、低技能、简单而琐碎的服务性工作,护理工作常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这在客观上已成为影响专业态度的重要因素[4]。男护生对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值较高,在进入临床实习后,临床教师并没有进行专业的职业认同教育,加之临床实践使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期望值降低,导致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定位不清晰,对当前护理工作的福利待遇不满意,对自身价值感不认同。在临床工作上,大多数患者及家属认为,护理工作不应由男性来担任,甚至有些患者拒绝男护士为其进行护理操作,少数医护人员对男护士也存在着歧视态度,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男护生的挫败心理。张春梅等[5]通过深入访谈的质性研究,发现患者或家属的评价直接影响护士的职业认同,另外,医师的评价、管理者的激励、护士间的互动都会影响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3.2.1 志愿选择 表3显示,自愿选择与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关职业兴趣研究表明,当青少年选择了与自身职业兴趣一致的职业后,就比较容易对这些职业产生长期的依恋[6]。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男护生,在志愿选择时会对护理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是因为喜欢并对其产生兴趣而选择护理专业,兴趣可以使男护生对自己的护理工作始终保持积极、热爱和认同的态度。
3.2.2 性别 有研究[7]表明,男性在以女性为主的领域内供职比在以男性为主的领域内供职满意度要低。我国传统观念认为,护理工作是一项由女性承担的职业,男性应该有着远大的理想,不应从事这样一项简单而琐碎的照护性工作,男性长期在女性领域工作,会使行为和性格女性化。因此,男性在选择护理专业时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和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3.2.3 学历 本科护生与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相比,在学校环境中,两人学历相同,所学课程也有部分相同,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落差感。但是进入临床环境后,工作性质大不相同,护士成为医师医嘱的执行者,在患者心目中,医师是主角,护士是配角,这种明显的落差使本科护生产生心理不平衡感;加上有的医院将本科护生、专科及中专护生等同使用,不能发挥本科护生的优势,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致使其职业态度有消极趋势。
3.3.1 淡化护士女性化护理形象,强化男护士的从业优势纯女性化的护士形象强化了护理职业女性化的观念,因此需要改变护士女性化的形象,改变专门为女性而写的教科书语言,甚至改变作为护理职业的文化,因为过分依赖会排斥男性的加入[8]。男性与女性相比较具有遇事冷静果断、判断力与独立性强、接受新技术和新信息快的特点。在急诊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工作强度大的地方,对护士的体能和反应灵敏度要求较高,在这些科室,男护士较女护士更能胜任护理工作。另外,男护士不会受生理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干扰,更易在护理领域里做出成就,更能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实践教学中,大力宣传男性在护理方面的从业优势,讲述男护士成为护理骨干或护理管理者以及在护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事例,引导男护生的心态由消极逐步转为积极,同时也让社会认同男性从事护理职业。
3.3.2 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制定合理的用人机制 护理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培养护生良好的的职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刻贯穿于专业知识教育中,并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讲座,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护理专业在医学领域的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要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将自己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传递给护生,使其潜移默化地建立起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医院应制定合理的用人机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体现“以人为本,能级对应”的原则,充分发挥本科护生的优势,将本科护生作为医院护理队伍中的重要骨干力量,重点培养,使本科护生能够感受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希望和机会,促使男护生能更好地认识护士角色并认同护理职业。
[1]谷桂菊主编.医学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 -124.
[2]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护士职业态度和测量意义的理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68 -169.
[3]彭银英,史瑞芬,夏 菱.本专科护生实习后职业认同感状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9,16(2A):21 -23.
[4]黄白桦,肖春秀.护理大专本科学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9):662 -663.
[5]张春梅,方鹏骞,陈 晶.人际环境对护士职业认同影响的质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20(11):52 -53.
[6]刘泽文,刘华山,张建新.青少年早期职业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6,29(1):198 -200.
[7]李 斌,刘革新.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4):351 -356.
[8]陈红涛,赵亚珍,宋小花,等.我国男护士的从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2A):3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