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育志,陈健儿
我国药物性肝炎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1],而急性肝损伤是药物性肝病最常见的发病形式,约占报道病例数的90%以上[2]。部分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严重者需停用抗结核药物,因此存在危险因素时,推荐至少每月监测1次肝功能;药物性肝损害导致患者不能完成正规抗结核治疗,影响疗效和预后,易造成多重耐药。我院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病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现报道如下。
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感染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98例结核病患者,使用抗结核病药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轻度至中度),其中包括既往有嗜酒史或药物性肝损害史或肝炎携带病史或脂肪肝病史者,抗结核治疗方案常规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HREZ(S)/4HR方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用抗结核病药前肝功能均正常。98例患者中,Ⅱ型肺结核2例,Ⅲ型肺结核病89例,Ⅳ型肺结核3例,结核性淋巴结炎4例;肝功损害大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开始后14~21 d,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疲乏、纳差、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16~78岁,平均38.9岁。对照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21~71岁,平均34.1岁。两组患者在病程、病情、结核类型、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治疗前常规行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肝胆B超、血常规、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检查,抗结核治疗后每周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对于血清转氨酶升高达正常值上限2~5倍的无症状者,建议每1~2周监测肝脏血清学指标的动态变化。若血清转氨酶水平继续升高,或血清转氨酶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则肯定为急性肝损害,立即停药观察。为了防止耐药性结核病产生,对于血清转氨酶升高达正常值上限2~5倍或总胆红素低于正常值上限2倍者,尽量在予以护肝的同时不停用抗结核病药。治疗组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2.4 g,对照组予甘草酸铵0.15 g,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采用 χ2检验和 t检验。
结果见表1和表2。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肝胆脾胰超声等,两组均正常。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X±s)
表2 两组肝功能复常病例数比较[例(%)]
抗结核病药致肝损害在临床较常见,居药物性肝损害病因之首。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包括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和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药物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作用可产生有活性的甚至有潜在细胞毒性的成分,药物毒性代谢成分与肝细胞的大分子结合造成肝细胞坏死;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肝脏特异蛋白质结合或作为抗原引起过敏反应,造成肝细胞损害[2]。还原型谷胱甘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含有巯基,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内,对于维持细胞生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辅基,又是乙二醛酶及丙糖脱氢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能激活多种酶(如巯基酶等),从而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并能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可通过巯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转化成容易代谢的酸类物质从而加速自由基的排泄,有助于减轻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的毒副作用,且对其疗效无明显影响;可通过转甲基及转丙氨基反应,保护肝脏的合成、解毒、灭活激素等功能,并促进胆酸代谢,有利于消化道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本临床观察显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病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在降低转氨酶、促进黄疸消退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肝功能恢复快,优于常规护肝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1]李 民,杨 静,邱俊林.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观察[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9,24(1):57.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1):765 -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