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举,赵光望,庄 丽
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病床240张,2009年出院4 656人次,门诊194 926人次。笔者统计分析了本院2009年抗菌药物消耗量和同期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通过医院药库信息管理数据库调取我院2009年度的抗菌药物使用量,根据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第16版《新编药物学》[1]和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确定成人的平均日剂量,确定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值。用药频度(DDDs)以药品消耗总量除以相应药品的DDD,DDDs值越大,表明药品使用频率越高。
菌株为我院微生物室统计的2009年临床常见菌,前6位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5.80%,革兰阳性球菌占17.20%。采用生物梅里埃VITEKⅡ和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对多种药物进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2]。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见表1。用计算机统计2009年1月至12月抗菌药物的消耗量,计算DDDs并排序。结果见表2。头孢菌素的用量占全院总抗菌药物用药频次的46.75%,高居首位,其中第3代和第2代头孢菌素分别占头孢菌素总用量的47.92%和38.77%,而第1代头孢菌素仅有五水头孢唑林和头孢硫脒被使用,占头孢菌素用量的13.30%;位居第2位的是喹诺酮类,占总用药频次的15.90%;第3位是抗厌氧菌类药物甲硝唑和奥硝唑,占总用药频次的11.16%;第4位是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占9.66%。从总体上看,本院β-内酰胺类用量超过全院其他抗菌药物用量的总和,占全院抗菌药物用药频次的56.41%,而大环内酯类和氨基苷类抗菌药物用药频次仅占10%左右。
表1 6种常见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左氧氟沙星用量居第一,按照各科用药统计,主要在呼吸内科使用,而该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最高。
青霉素的用量排第2位,主要在儿科使用。其实该药对革兰阳性菌的敏感性已不高,传统使用习惯是作为首选用于各种感染,医师对其耐药性不太关心,导致用量过大。提示检验科应做该药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医生应严格按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使用。
头孢唑肟用量排第3位。按其细菌敏感性分析,只有肺炎克雷伯菌对其敏感,其他5种常见细菌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从表1可以看出,第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对该院所分离的6种常见菌株敏感率较低,而在用药量排序中头孢曲松、头孢地嗪排在第8位和第9位,故第3代头孢菌素用药存在不合理情况。第3代头孢菌素按我院规定由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生使用,但临床科室不管是门诊部还是住院部,都常由住院医师使用,且常用于上呼吸道急性感染,门诊外科医生甚至用于手术预防感染,故第3代头孢菌素有滥用情况。因此,对第3代头孢菌素应严格管理,严格按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使用。
用药量排在第5位、第6位的分别是头孢孟多和头孢呋辛。第2代头孢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率为100%,因此在本院主要用于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是合理的。
阿奇霉素用量排在第7位,但本院全年没有对其做药物敏感性试验,使该药的使用缺乏依据。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的合理性有待研究。建议医院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通知》来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如进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检测,早期判断有无细菌感染,决定是否进行抗菌治疗[3]。
表2 2009年37种抗菌药物消耗情况统计
[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112.
[2]汪 复.200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9.
[3]林 杰,刘巧突,彭华保,等.某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抗菌药使用及敏感性分析[J].中国药师,2009,12(8):1 118 -1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