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思考

2011-05-30 02:55潘亚聪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钟子期杨氏伯牙

潘亚聪

新教材在五、六年级分别安排了四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与《两小儿辩日》,这在教材的编排上是一个突破。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语言凝练,意蕴深远,又不乏形象生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课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对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谈些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体现中小衔接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段:

1.师出示写好的译文,生自由读: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在听,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拉弓搭箭去射它。虽然他同前一个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前一个人。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师生对读:教师读课文句子,学生读相应解释;学生读课文句子,教师读相应解释。

3.理解“之”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的

(2)惟弈秋之为听:奕秋的话

(3)一人虽听之:奕秋的话

(4)思援弓缴而射之:大雁

(5)虽与之俱学:前一人

(6)弗若之矣:他,指前一人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同一个“之”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是不同的。

师小结:是啊,在文言文中,一字多义现象是很常见的。

从片段可以看出该教学要达到两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出示译文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二是理解文中每个“之”的不同意思。对于第一个目标——理解文本内容,课后练习2是这样设计的: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可见教师降低了教学目标,用自己的译文代替了学生“对照注释,想意思”的实践。学生无需思考,无需“跳一跳”,只要顺着“教师译文”这把“梯子”,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摘到“桃子”。对于第二个教学目标——逐个落实每个“之”的意思,教学目标明显超越了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超越了课标的要求。《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才提出:“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很明确,对于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而非“字字落实”(当然对个别关键字的理解还需字字落实)。更何况对于该目标《课程标准》是针对第四学段的文言文教学提出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其目标很显然应该比这一要求还要低一些。对于小学文言文的教学,崔峦老师提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可见,小学文言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见识一番”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文言文作一个铺垫。因此,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要体现中小衔接这一特点,主要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感受文言文的表达形式,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是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等方法,大致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三是能熟读成诵,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二、丰富诵读形式,读出文言韵味

要使学生产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重要手段就是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兴趣盎然地诵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加强文言文诵读,最重要的是保证时间,让学生经历读书过程,让学生真读书,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读得摇头晃脑,读出文言文的韵味,直至烂熟于胸。

形式的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诵读的形式可以有:(1)韵味十足的范读。由于学生对文言文诵读感知甚少,教师的范读更有利于学生揣摩、把握文言文诵读的停顿、节奏、语气、韵味。学生通过模仿,就会在第一时间揣悟到文言文诵读的要诀。(2)变换编排形式诵读。一教师在教学《杨氏之子》的最后阶段,把文本的排列方式先是改编成从右到左的竖式排列,接着去掉标点,最后变成繁体字,完全与古书的编排一致。排列形式的丰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也让学生领略了古书的编排风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与感染。(3)转换角色诵读。“假如你就是杨氏之子,你会如何应答?”“如果你就是钟子期,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这样的角色转换,拉近了学生与文中人物的距离。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就会由遥远变得亲近,对读好人物的相关句子自然大有帮助。(4)根据文本表达特点采取相应的诵读方式。《杨氏之子》是通过对话来描写的,采用分角色诵读更能表现人物的机敏与聪慧;《伯牙绝弦》一句伯牙,一句子期的写法,采用师生、生生接读更能表现两者的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两小儿辩日》采用添加提示语进行辩读,就会更具情境感与情趣感。另外,诵读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会让课堂弥漫出特有的韵致,学生会读得更加入情,更加投入。

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除了多读,还要掌握一些诵读的方法与技巧。我们来看一下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大赛《伯牙绝弦》的教学片段:

师:哪个句子比较难读?

生: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我觉得这句话比较难读,因为要在字和字之间分开,尤其是这个“兮”字后边要停顿一下。

师:你知道了怎么断句。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要在“兮”字后边断句?

生:因为注释里说“兮”是语气词。

师:你看,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这个“兮”和前边的“哉”一样都是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不信我们来找个同学读读。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朗读,读得很有韵味。)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注意读好“兮”和“哉”后边的停顿。

以上指导紧扣语气词的停顿与诵读(声音的延长),难点从学生中来,教师顺学而导,在无痕的对话中学生既知道了“断句”、“语气词”等文言知识,又明白了语气词“兮”与“哉”相当于现代文的“啊——”,可谓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指导巧抓难点,关注对话,过程充分,实践性强,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在解“文”中品“言”,实现言意兼得

小学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指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文的语感,习得一些文言文的词汇与句式。教学时,把理解文意与咀嚼品味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如教学《杨氏之子》,我们可以抓住“甚聪惠”辐射全文,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应声”这一词语体会杨氏之子的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在分角色反复对读的基础上,再删除“未闻”两字,让学生与原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体会杨氏之子不仅对答迅速,而且委婉有礼。最后迁移表达:要是来的客人不是“孔君平”,而是“李君平”、“柳君平”,你如果是“杨氏之子”又该如何应答呢?让学生在模仿运用中习得文言句式。这样的言语实践,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很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又如《两小儿辩日》,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轻易改变自己观点的品质。但文本没有写两小儿辩论时的神态与动作,体现了文言文简约凝练的特点。教学时,我们可以化简约为丰富,让学生给“一儿曰”添加提示语,再指导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就会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四、拓展相关资料,促进理解体验

由于时代久远,文言文中描述的一些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找到影子了。学生对这些事、物自然理解困难。作为民族文化的经典,文言文记载了我国大量的文化现象,但由于阅历的限制,学生对这些文化现象很难理解与认同。因此,教学时适时适度地拓展一些资料,对促进学生的理解体验大有帮助。笔者把文言文教学中呈现的拓展资料简单地分为三类:

解释型资料。这类资料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一些事物。如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两小儿辩日》中的“车盖”与“盘盂”。

背景型资料。这类资料主要以背景介绍的方式出现,以丰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感知。如为了帮助学生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心心相印,心有灵犀,教师在教学“钟子期死”之前出示了这样一段文字:“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一天,楚王君臣宴饮,请伯牙弹一弹他的成名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没想到,这样一首优美的乐曲,楚王听了竟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其他大臣也跟着起哄。伯牙只好换了一首《高山流水》,没想到楚国君臣居然昏昏然睡着了。伯牙又气愤又伤心,他心中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天底下究竟还有没有懂我音乐的知音?”这一背景资料撞击了学生的心灵,为帮助学生感受“伯牙绝弦”的义无反顾作了很好的铺垫。

提升型资料。这类资料主要帮助学生领悟文本主旨,提升情感认识。如学完《学弈》,教师出示《学弈》原文开头的第一句话:“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意思为:下棋虽是一浅易平常的计算,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学习的话,也是学不好的。)”这一拓展,丰富了学生的文言积累,同时又揭示了文本的主题思想。又如学完《两小儿辩日》,拓展孔子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体会孔子实事求是的品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要提高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还要选准切入点,找到一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短程,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白话文的熟悉程度,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等。总之,还有许多策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

猜你喜欢
钟子期杨氏伯牙
伯牙鼓琴
何谓“知音”
Fort Besieged
高山流水
浅议海源阁杨氏藏书贡献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消失的金粟瓜
伯牙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