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献礼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已经普遍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但是,课改以来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当合作小组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不好,以及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看似热闹,华而不实” “缺乏思考,人云亦云”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可见,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意味着安排学生按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去完成一个任务,它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的学习特点,对小组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仔细的考虑和关注。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编排合作小组。实践证明,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一小组通常由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和一名学困生组成,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构成了合作学习的宝贵资源。当然,有时候也可以根据合作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特点,组成组内同质的学习小组或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
其次,为了使合作更有成效,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可以采取给组员编号的方法,比如1、2号为组长、副组长,分布在前后两排,履行“小老师”的职责,实行一对一帮扶,1号帮4号,2号帮3号。这样,学生能在组内得到比老师更多的帮助,能更快地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合作学习既然是一种学习方式,就需要有能完成这种学习方式的学习技能。比如,我们向学生提出了“三个学会”:一是学会倾听,别人发言时,要看着对方;能听出他人发言的重点、要点,能作出选择、判断及评价;二是学会表达。合作之前先独立思考,认真准备自己说的内容;发言时要看着别人,态度诚恳,音量适中,语言简洁;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盲目随波逐流;三是学会尊重。别人发表意见时,不随便打断发言;自己发表见解时,要给别人插话的机会;不要瞧不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小组竞争失败后不要相互指责等等。
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要常抓不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注意及时矫正,不断强化。比如,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可以经常用问题 “谁听懂了他的意思”“谁愿意解释一下他的发言”等来引导学生感受“听”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启动、推进、终止交流的话语形式,如“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补充一点”“我想听听××的意见”等。
二、抓住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
合作学习源于教学需要,合作学习的次数也应视需要而定。研究表明,数学课中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小组合作学习将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1.学生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
许多数学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学生对大量个别材料的感知和试验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地完成大量的试验,获得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就会明显不足,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通过小组合作既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例如:教学“统计”的一个片段
师:(播放1分钟内经过校门口的各种车辆的录像)请大家统计一下1分钟内经过我们学校门口各种车辆的情况。
师:记下来了吗?
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老师,太快了,能不能再播放一遍?
教师重新播放录像。
师:现在记下来了吗?
生:还是记不下来。
师:那怎么办呢?有没有好办法?
生1:老师,可以几个人分开记,有人记自行车,有人记轿车,有人记摩托车,有人记公交车,一个人只记一种,就能记下来了。
其他学生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小组内分工,教师重新播放录像。
生:1分钟内经过我们校门口的轿车是9辆,公交车是5辆,摩托车是12辆,自行车是18辆。
师:你们采取的合作记录的方法真不错……
教师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分小组统计,而是让学生在有困难时自己提出合作任务,结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配合默契,收到了很好的合作效果。
2.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
安排学生去解决的许多数学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独立探索这些问题时出现困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再给予指导,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问题的真正理解。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里,挖了一个长方形水池(位置不确定),请你用一条直线,将菜地与水池同时平均分成两份。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极具挑战性。问题抛出的第一时间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回答,但学生“左顾右盼”的眼神让老师了解了学生们的心思。于是,老师为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了一份研究材料,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尝试、讨论、寻求答案。原本安静的教室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再找中心点。”
“分一个还行,可现在是两个图形,也不能找到同一条直线呀。”
“老师给咱们的这个图,水池也太偏了,要是在中间就好了。”
“我只会分平行四边形,可水池怎么分?”
“你说说平行四边形可以怎么分。”
“可以连对角线,只要是过中心点的直线都行。”
“咦,那长方形不也有中心点吗?”
“试试,快试试!”
面对挑战性的问题,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了探究之中,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利用手中的学具验证(或是推翻自己的猜想),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让模糊的认识变得逐渐清晰,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体验,体现出了合作学习的价值。
3.当学生提出了解题策略,但彼此间不统一或有争议时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时常会有不同的解题方式和策略,但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各抒己见,提出的解决策略各不相同,甚至有时还会因为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认为自己的解法更好等问题发生争执,这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展小组合作的时机。
例如,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商中间有0的情况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情况下商中间会有0(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例)出现”展开了探究。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做了一定的练习,其中不乏商中间有0的情况,因此对这个问题每人都会有些自己的想法或猜测。教学中,教师没有急于揭示结论,而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试着编一道题来证实自己的结论。
开始“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就有0”的观点明显占据上风,而且还有很多实例可以“验证”。但很快,不同的声音出现了——
408÷4=102
704÷4=176
816÷4=204
“咦?被除数中间有0啊,怎么商的中间却没有0呢?”
“被除数的中间没有0呀,商的中间竟然有0?”
……
此时教师即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调动已有经验思考新问题的机会,提供了思维碰撞的机会,提供了质疑自我的机会,提供了豁然开朗的机会,提供了接纳不同想法的机会……接下来的研究让学生们逐渐接近“真理”,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小组交流”功不可没。
4.当学生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
数学是较为抽象和深刻的,有时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单靠某一学生往往回答不全面。这时也可以考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的几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大家相互补充,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从而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全面。另外,数学中也有不少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学生个人给出的答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时也宜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别人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拓展解题思路。
例如,在《有趣的搭配》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用分别写着“1、2、3”的三张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对学生而言,得到正确的结果并不困难,但正确结果的背后却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思维过程,而小组合作交流可以为这些思维过程的展现搭建必要的平台,因此,应适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有的学生先用“1”和“2”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再用“1”和“3”组合,最后用“2”和“3”组合。(如图1)
有的学生先找十位是1的两位数,再找十位是2的两位数,最后找十位是3的两位数。(如图2)
还有的学生用连线的方式,每两张数字卡片都能组成两个不同的两位数,因此,2×3=6(如图3)
这些不同的方法体现了学生不同的思维过程。在合作学习中,这些不同方法的展示可以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拓宽学生的思路。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
第一,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在每次小组活动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在明白要求之后再开始活动。必要时可借助板书、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列出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并且任务提出后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合作的深度,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学习活动往往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第二,及时地指导帮助。教师应尽量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及时点拨,排除障碍。发现有些小组的学生对学习任务还不十分清楚时,教师就要耐心地说明;有些小组讨论的问题偏离了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点拨,使其纳入轨道;有些小组中个别学生总是抢先发言,争着表现,而其他同学却总是没有机会时,教师要对每个人的合作任务等再次提出明确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第三,适时地评价引导。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将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要侧重于过程评价和小组集体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愉快,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充分关注和重视合作学习的态度、过程、方法,以及相互合作的行为,使学生及时得到点拨与指导,得到鼓励和精神支持,培养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