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结何在

2011-05-30 02:55贾志敏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教会语文课课文

贾志敏

日前,某一线城市举办了一次小学生现场作文活动,我有幸参与阅卷与评选工作。本人参阅的220篇作文大多来自两所知名学校。遗憾的是,大部分习作叙述不清,文句不通,书写不规范,表达不明白。不难看出,这些学生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

知名学校学生尚且如此,普通学校学生更是略逊一筹。

时下,小语教坛可谓热闹非凡:个人风格展示,教学流派比拼,莺歌燕舞,繁花似锦。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繁荣的背后不容盲目乐观,小学生语文知识贫乏、能力欠缺、素养不高绝非个案。

何谓好教师?能培养出一拨又一拨好学生的才是好教师。怎样的课叫好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有成效,学有提高,这才叫好课。教师的一切努力,应该体现在学生的长进与提高上。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是为了把学生的潜能变为发展的现实。

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不少教师曾努力备课、精心设计,也巧制课件并认真上课,课堂教学不可谓不“精彩”,然而,其效果却不如预期。症结究竟何在?

窃以为是在“教”字上失之偏颇。大部分教师只是“教过”而非“教会”学生。

叶圣陶有言:“语文课,即在课堂上教师借课本里的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叶老讲的都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学”。

如今,在“为谁教”“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认识上,我们出了些许偏差。

为谁教?毋庸置疑,当然是为学生而教。因为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的主人”。

其实不然,许多教师是在为自己——或者说为听课同事、同行、领导而教,似乎课是上给他们看的。上课时,着意的是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恰恰忽略了学生。倘若上得顺风顺水则喜形于色:啊,这班学生够默契的。反之,则责备学生:一点儿也不配合。把学生当做道具,将教学视做演戏,学生没有练习机会,能力如何提高?

教什么?当然是教语文——包括思想、观点、方法、价值观等,具体则要落实在字、词、句、篇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实践上。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事实上,大部分教师是在教课文,逐字逐句分析,不厌其烦讲解。要指出的是,精美绝伦的画面,惟妙惟肖的音响,并非真正的语文。课堂上不闻“书声琅琅”,罕见“议论纷纷”。学生不读书、不动笔,不用语文手段解决语文问题,想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也难。

怎样教?当然要因材施教,要启迪学生,要授之以渔。知识那么多,哪里教得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已。”教育虽然着重在“教”字,最终目的却在受教育者“自求得之”,“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在“教会”上下足工夫。

许多教师不是这样。他们唯恐学生不懂不会,于是,舍本求末,繁琐分析,无效提问,把课文讲“肿”,将学生问累。他们只是“教过”而已,到头来,学生依旧不会读、不会写。

语文是一门学科,语文教学则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严谨和规范,需要按事物发展规律行事,来不得半点浮夸与虚假。

语文教学要发展,要进步,不能故步自封,一成不变。但是,这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尽管我为语文教学现状堪忧,然而对之前景仍持乐观态度。

猜你喜欢
教会语文课课文
奥本大学:一个教会你热爱生活的地方
画与理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语文课文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What I've Learned So Far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