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洛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及肾损害的影响

2011-05-23 03:59杨美丽
山东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非洛地平

丁 韦,陈 蓬,杨美丽

(山东省警官总医院,济南 250002)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实践表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治疗血压才能达标。2008年 11月~2010年 11月,我们使用小剂量非洛地平加厄贝沙坦或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观察患者血压控制率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本院收治高血压 302例,男147例、女 155例,年龄(62.8±8.7)岁。患者均同时具备以下 4项条件:①原发性高血压,坐位血压140~179/90~109 mmHg;②年龄 50~79岁;③伴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有脑卒中病史、有心肌梗死史、稳定型心绞痛、外周血管病、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左室肥厚等。④有提供知情同意的能力。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作、伴有严重肝或肾脏疾病或有研究药物禁忌证等。

1.2 方法 治疗前常规检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包括起始用小剂量联合降压药、小剂量他汀类调脂药及干预不良生活方式。3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 149例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 5 mg/d、吲达帕胺片 2.5 mg/d,均 1次 /d。 B组 153例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 5 mg/d、厄贝沙坦 150 mg/d,均 1次 /d。治疗后第 2、4、8、12周门诊各随访 1次,随访中测量上肢血压,连续测量 3次,每次间隔 1 min,仅记录后 2次血压值。根据血压目标及耐受性调整药品及剂量,8周血压未达标的可加其它合适的降压药。观察两组血压变化与控制率(SBP<140 mmHg同时 DBP<90 mmHg),并监测尿 MAU、肾功能(BUN、Cr)变化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AS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 治疗 2、4、8、12周,B组 DBP与 A组比较明显下降(P均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mmHg,±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mmHg,±s)

项目 A组(n=149) B组(n=153) P基线血压SBP 158.3±10.9 158.0±10.8 0.171 DBP 94.3±8.0 94.2±8.0 0.512治疗后 2周血压SBP 141.3±13.7 140.9±13.2 0.063 DBP 86.1±8.7 85.2±9.2 0.001治疗后 4周血压SBP 136.9±13.3 136.9±13.0 0.830 DBP 83.8±8.6 83.3±8.5 0.012治疗后 8周血压SBP 134.3±10.5 133.9±11.6 0.673 DBP 82.2±7.5 81.6±7.9 0.001治疗后 12周血压SBP 132.7±10.7 132.5±10.9 0.443 DBP 81.6±7.5 80.8±7.5 0.001

2.2 两组血压控制率 治疗 2、4、8、12周 ,血压控制率 A组分别为 42.7%、57.9%、72.1%、78.1%,B分别为 45.2%、58.5%、72.6%、78.9%。两组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尿 MAU和肾功能的变化 两组病例中,合并尿 MAU升高(尿 MAU<30 mg/L为阴性)患者 69例,其中 A组 34例(A1组),B组 35例(B1组)。治疗 12周后,以 B1组尿 MAU下降更明显,与 A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 MAU和肾功能的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 MAU和肾功能的变化(±s)

注:与 A1组治疗后比较,*P<0.05

A1组 34)治疗前 60.6±7.3 364.3±25.8 78.7±12.4 6.9±2.5治疗后 45.2±6.5 335.6±21.2 77.8±11.2 6.4±2.3 B1组 35治疗前 61.1±8.7 364.5±25.7 78.7±12.4 6.9±2.5治疗后 30.3±3.2*323.6±20.5 76.5±10.8 6.3±2.2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长效钙拮抗剂低剂量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分别加低剂量利尿剂吲达帕胺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在未加其他降压药的情况下,治疗 8周患者血压控制率超过 70%,说明本研究药物联合降压疗效好。厄贝沙坦为新型强效 AngⅡ受体拮抗剂,能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对血管收缩、水钠储留及细胞增生等不利作用,平稳降压。与吲达帕胺比较,厄贝沙坦无利尿剂导致的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能逆转肥厚心肌,不引起糖脂、尿酸代谢紊乱,对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有益。

近年来,尿 MAU已经成为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的早期预测指标[1],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合并尿 MAU增高;有报道称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和高血压人群,MAU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2]。而 MAU的出现是全身性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也是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标志。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将 MAU作为危险因素参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可作为肾功能不全和心血管发病率及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3]。本研究发现,两组中合并 MAU患者治疗后尿 MAU均有改善。但远期观察,厄贝沙坦对尿 MAU的降低显著优于吲达帕胺。同时,厄贝沙坦作为 AngⅡ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竞争性地与 AngⅡ受体结合,从而阻滞 AngⅡ介导的生物学效应。有研究提示,AngⅡ受体拮抗剂还可阻止 2型糖尿病的蛋白尿进程[4],其降低尿蛋白排泄量的作用有时比降低血压的作用更明显[5]。表明厄贝沙坦除了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外,还具有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尤其是已伴有尿 AMU升高者。因此,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对避免或延缓晚期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1]Reboldi G,Gentile GAngeli F,et al.Microalbuminuria and hypertension[J].Minerva Med,2005,96(2):261-275.

[2]Hornych A,Amsar R.Microalbuminuria and arterial hypertension[J].Presse Med,1999,28(5):597-604.

[3]林善琰.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1):782-783.

[4]Makino H,Haneda M,Babazono T,et al.Microalbuminuria reduction with telmisartan in normotensive and hypertensive Japa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 post-hoc analysis of the incipient to overt:Angiotensin II Blocker,Telmisartan,Investigation on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INNOVATION)study[J].Hypertens Res,2008,31(4):657-664.

[5]高苹,贾汝汉,王学玉.厄贝沙坦对 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的调节[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5):364-368.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非洛地平
增溶策略促非洛地平口服吸收的作用研究
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拉西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