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精神成人的深层温度

2011-04-28 04:18陈志刚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学校教育

陈志刚

摘 要:学校教育是使学生在学业成才的同时,在精神上成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做人、求知、做事和共处是精神成人的起点;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显性能力是精神成人的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自觉、健康、敢于展现和张扬个性的心理品质则是精神成人的实现。

关键词:学校教育;精神成人;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1-0007-04

很多人把“成人与成才”看成育人与教书、德育与智育。很多老师也这样认为,甚至提出“先成人,后成才”或“先成才,后成人”的主张。其实,这是对教育(教书育人)的人为割裂。中学作为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要让学生在获得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优秀公民。说到底,学校教育是在使学生学业成才的同时实现精神成人的过程。

夏中义教授认为,“成人”不是成熟的人,而是成长为人的意思,它分三个层面,即生物层面、法学层面和精神层面。动物性的人和资格性的人更多地侧重于人的物质性,而精神性的人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当然,夏教授的“精神成人”是针对大学生提出的,但我认为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是学生精神成人起步的重镇。正如身体的发育有着阶段性一样,一个人的精神发育也有着严格的季节性。假如在高中阶段一个学生还不去思考“应该怎样做人”,那么他的灵魂就一定会着凉,他在精神成人的道路上就会不是走得慢,就是走不远。纽曼说“大学是让每个学子的品性达到博雅的高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中学则是通过让学生生活得有滋味、有尊严而埋下一棵精神成人的种子。大学给精神成人注入阳光、空气、水等必需的养料,中学则是提供使这粒种子能健康发育所必需的深层温度。

当今社会上流行的负面思潮对学生的精神成人造成极大的伤害。过度消费、盲目攀比、游戏娱乐等理念扭曲了学生的心灵,误导了他们的价值观。最可怕的是孩子从小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到高中阶段已形成了各种“主义”。这里“主”是主导,“义”则是活在他们心中的做人的道理。如果学生认为现实的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交换,甚至良知,甚至感情,那将是多么令人忧虑的事情!纽曼还说:“一切能够让同学学到专业才能和职业才能的功课都不是教育,叫教学。”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是针对学生的种种状况,透过表层的教学,发现学生精神成长的层面;穿透言行的屏障为培植健康的心灵基因、调适出精神成长所适宜的深层温度。

人的成长有如一株植物,外显为根枝花果。如塑外形则重在约束枝叶,如求品质则必须固本强根。精神成人的本质就是要在做人的根本上进行培育,这不能靠简单的灌注,而是靠老师的引导、启发。学生作为物质性的人犹如一粒有生命的种子,只要我们为其备足养料,营造出适宜的环境,那么每一粒种子都可以健康成长,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可见,精神成人就是指学生自觉的成长。那么,哪些东西成长才能保证精神成人呢?

一、“会”是精神成人的起点

目前,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这“四会”理念已被世界上多数国家所提倡,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参照。不难发现,其中“会”是最核心的内容。我们要看到,这里的“会”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更要看到所谓的“会”是有着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在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教育都是以过去之“会”为起点,以现实之“会”为终点的,两“会”之间则是学生的精神成长。质言之,学生的精神成长即其“能会”变成“所会”的过程。那么,何谓“会”呢?

“会”在甲骨文中是会意字,下边是仓体,上边是仓顶,中间是仓门,用储存谷物的粮仓来表示“聚汇”之意。引申为许多人为同一目的聚集一起。可见“聚汇、聚集”之义是“会”的实体义,其他的一切义均由此义引申而得。我们会做一件事,是将各种知识或情况汇集在一起加以融会贯通,故解释为“理解、领悟”;机会是各种因素的聚合,可解释为“时机、机会”;当人对一件事理解、领悟之后,他便具有了某种能力,他就应当或一定能做出来,故又可解释为“应当、定要”。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可以想见,杜甫是有能力登上泰山的,但李白是决不可能饮三百杯酒的。可见,“会”字除了有实体义外,还有着一种情感上的自信与自豪在其中。

可见,“会”是学生具有的能力。中学生有嘴会说话,有手会握物,有腿会行动;经过了多年学习,有眼会识题,有脑会思考,有心会辨美丑。可是他们会守纪,也会违纪;会讨论,也会闲谈;会专心致志,也会木然走神。在这里,会还表示一种潜在的能力,这正是中学生作为个体的人自然成长的结果。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要让学生自己明白作为中学生应该会什么,还不会什么。“四会”中也并不排斥其他内容,只是要主导在四个方面的“会”而已。看来“会”并不是问题,而是要讲究作为中学生要会什么,会什么才能让他们的生活有滋味,让他们生活得有信心和有尊严。新课改要求“自主、合作、探究”,这个“会”正是学生自主的根本、合作的前提和探究的基础。

会是阶段性学习链条的起点,包括知识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不仅学生学习的一切基础都来源于此,而且我们进行教育的一切资源也来源于此。老师明白了学生所会,才能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学生明白了自己所会,便能知人知己,学有所专,学有所得。

二、“能”是精神成人的条件

“能”在金文中,是一只长嘴、大耳、巨身、短尾的大狗熊。《说文·能部》:“能,熊属,足似鹿。从肉已聲。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本义为熊类野兽,能是熊的本字。熊凶狠耐寒而有力量,故又读néng,借用来表示“才干、能力或有才能的人”。有才能方可做到,故引申出“能够、胜任”等义。由能力又可指“能量”。另外,熊的形象最为显明,故借用为态(態)表示形态;熊最有耐力,又读nài(耐),表示受得住。通过“能”字意思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凡用到“能”字之处更多情况是表示一种外显的能力,即表现出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将“会、能”二字做一简单地区分:“会”是因,“能”是果;“会”指学生所拥有的一切能力,表现出的或没表现出的;“能”则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做事当中表现出的或能够胜任的,能让人观察到的显性能力。

感冒了就不能提起精神,心有旁骛就不能专心思考,缺少自我约束就不能很好遵守纪律。这里学生不是不会这样做,而是由于种种外在或内在的原因而不能做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会做不能做对,做对不能做全,做全不能规范”也是会与能转化的问题。平常学生能迟到也能不迟到,能守纪也能违纪,上课能回答问题也能保持沉默。这里的“不迟到、不违纪、不沉默”是教育所主导和提倡的,也是学生都会做并应该主动遵守或追求的,但由于受到自我认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不能做到。“能”与“不能”所反映的是学生对内外条件的综合审视与合理利用。所谓“能”并不是比别人更有能力,所谓“不能”也并非学生真的不能,而是不去做或不愿去做。二者均与自身能力无关,它只反映学生对条件的认识水平,反映出学生精神的成熟程度。

我们承认确实有早慧的情况,这大多可以从生理解剖意义上找到解释,而与精神层面缺乏较多联系。对于绝大多数的中智之人,他们的精神成长,之所以在现实中是有着迟早的差别,却并非是“命中注定”的。单就“所能”来讲,只能作认知判断,而不可作价值区分。这大概就是学生逃学去玩游戏也能十分的快乐的原因,因为他能逃学,能玩游戏,还能玩得很棒。对于“所能”本身,学生的意识和观念作为其成长的方向和渠道是独立其外的,而纪律则是促其成长的动力。一个人可以分别关注自己、家庭、事业、国家、人类,随着他眼界和思维格局的扩大,他的“所会”没变,而他的“所能”却在不断提升。这恰恰说明意识和观念的改变,一个人的“能”就会改变;以怎样的纪律规范个人的言行,就会拥有怎样的“能”。

三、“可”是精神成人的落实

“可”在这里是“应该、值得,可以、能够”的意思。其中体现着充分的价值的判断。在甲骨文中从口丂(代表劳动工具),会歌以助劳之意,是“歌”的初文。先民都是集体劳动,在工作时,一边劳作一边唱歌,其意义可谓重大:减轻疲劳,统一步调,传达情感,实施教育。最终劳动与歌唱融为一体,说不清是为劳动而唱歌,还是为唱歌而劳动。劳动时唱歌就叫“可”,不唱就是“不可”,因此“可”就有“肯定、许可,适合,能够,值得”等义。可见,一个“可”字之中也包含“不可”之义。如果说“会、能”缺少价值判断,其导向尚需外在因素引领,那么“可”本身就含有价值内涵。

“可”指向规范。正如唱歌外在于劳动一样,规范也是外在的。当学生在课上一念之间想说闲话,如果他能想到“我可以说吗?”这时他便有了规范的意识;如果他想到“我可以说”,他便具有了违纪的能力;如果他想到“我不可以说”,这时他便具有了守纪的能力。在这里“会”和“能”都没问题,他会说话,也能找到机会说话,但学生内心“可”或“不可”这样一个价值判断起到的作用,则体现出个体对规范的落实。学生的精神就在刹那间得到了成长,这是任何一个学生心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可”指向自我。自我是一种体验,学生精神成人的过程其实就是认识人与自我的关系的过程。我们可以从美国哲学家弗罗姆对爱的能力成长的研究中看到一个人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他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中谈到:婴儿是意识不到自己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的,直到十岁以后,人才懂得唤起爱、表达爱和创造爱。我们不难从这情感成长的过程中发现人精神成长的因素。因此,“可”的意识的成长直接反映出学生自我精神成长的程度。

“可”指向行动。行动是学生内在意识和价值标准外显的行为,也是外在的主流价值取向内化的过程。如果没有行动,只是心动,那么学生的精神成长只是处于“势能”状态,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可”这种倾向于“自问”的思维只有落实在正向选择的行动上,并且行动完成之后,才能算作真正的精神成长。

精神成人总是从“舒适区”迈向“发展区”的。对于一个课上想闲谈的学生而言,在“我可以闲谈吗?”的情形之中,“可”就是舒适区,“不可”就是发展区。每个学生都有着当下的舒适区和发展区,其精神成长就是要立足当下的舒适区去挑战发展区。当我们身处精神的发展区,在努力适应之后,当初的发展区就变成了当下的舒适区。这时就又会有新的舒适区和新的发展区,又会产生新的“我可以……”的思考。精神成人就是不断走过“可”的环节而从一个台阶迈向另一个台阶的。

四、“敢”是精神成人的实现

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授课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随着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加强,个性精神成长也开始走向学习的前台,由自发慢慢走向自觉。小组代表争先恐后把答案写在黑板上,或代表小组发言时,即使答案并不沾边,学生也毫无惧色。可是每当组织教学不是通过小组,而是向个体提问时,学生的表现却吞吞吐吐。一个“敢”字挡住了学生的自由发挥。那么究竟什么是“敢”呢?

“敢”,在甲骨文中为下边的手持猎叉猛刺上边的野猪(倒豕)形,会勇敢进取之意。敢最初是个动词,本义指手持干刺豕;引申为“勇于进取”和“有胆量做某事”。《国语·吴语》:“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这里“敢”恰是其本义。现在变成了能愿动词,只取其外显意“有胆量、勇敢之义”,其“能、愿”的动作之义则隐去了。如《史记·夏本纪》说夏禹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里的敢即为“愿意”之意。看来,“敢”不仅有“勇敢进取”之意,从内心本质上更有愿去面对,甘愿去完成的意思。

以此看来,学生在课堂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表面上是我们组织教学的形式造成的,实际上是学生对自身的“会、能、可”发挥不够充分的结果。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课堂组织教学形式进行改进,力争能给学生的正常发挥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懂得,学生本身的能力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自己的认识禁锢了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当学生个体被提问到,作为个体他是被选择的,此时的被选择也就相当于被孤立于整体之外;作为学生他被迫面对老师的考核;而作为被提问者,只有在被问到之时,才真正进入自主个性化的思考状态,当然会感到紧张、害怕与不安。但小组的形式则不同。任何时候学生都是作为小组的代表,作为代表他从来都不会有被孤立之感;老师提问的是小组,代表小组发言的学生仅是面对其他小组,他愿意让自己的思考优于其他小组;而对于问题,则是小组讨论的结果,自己只是作为陈述者而已,不仅不会有压力,还可以展现个人的精神创造;上课老师的任何问题对每个学生都不是突发性的,学生当然不仅不会有任何回答的恐惧,反而都会有抢不到回答机会的担心。

当学生明白了此种状况,便会在心灵上有所分辨,用“敢”来历练自己的内心。敢是一种完全展现其本性的心态,心念专一,心不旁骛;敢是思维呈现的渠道,预设生成,合二为一;敢是积极乐观富有责任感的生命状态,代表小组,展现活力;敢是学生内心的一种意愿,是真诚的、个性化的爱的奉献。

精神成人是人成长的核心,是生命成长的本来面目,还原本来的面目,可以叫作“诚”。孟子云:“诚者,天地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正是由于我们赋予了学习和人的成长太多的主观的因素,才使得我们眼中学生的精神成长之道变得模糊。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正说明在人成长的过程中,精神回归本源的重要性。求学的本质是要学问一天比一天多,而把握规律呢,恰恰是要我们去掉思想中或主观、或功利的成分,让真正的“道”即精神成长的本质显露出来。只有让人的真性接近本质,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出近乎全部的智力。《心经》上说:“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当一个人心无挂碍,心智无上健全,精神无限强大,就回归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孔子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到了七十岁,其精神成长到了人道合一的地步,其举手投足,都完全符合礼的要求。

精神成人不指身体和年龄的增长,也不是指表面或形式上的精神饱满,它是指一个人内心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而达到发现自己本性的过程。当然,年龄、身体、精神面貌与人的内在心灵是一不是二,它们之间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关系。如果内心丰足,即使身体、年龄也能代表其精神的成长;如果没有内心真诚的发展,即使表现得如何完美,也不能代表精神成人的成果。尼采说:“我只读人类用血写的书。”卡尔凯特说:“我只读明天就要被枪毙的死囚在倒下的前一夜留下的文字。”因为这两类书中透出的真诚。可见,只有内心的真诚才能真正引发精神的成长。

精神成人的命题的提出针对的是大学,但准备却在中学。我们要能使学生在追求外在时尚、非主流,甚至“主流”的同时,更要追求回到内心的真诚。“会”能让学生看到了已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能”能让学生体验到处理问题的才干与心胸;“可”能让学生体证到事物的各种限制在个人内心中的观照和理解;“敢”则能让学生察觉真正的动力来自他们的内心,真诚去实践与体验的快乐。如果我们把精神成人的外在表现看作是其表层高度,那么以上便是精神成人的深层温度。只有当学生的心灵有了深层的温度,精神成人才可能发育,才能最终实现其表层的高度。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学校教育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培养策略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