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勇,邹国辉,唐娜娜,张丽
目前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国人的首位死因,而高血压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窗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是预测心血管患病率及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替代观察指标。颈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高血压病的死亡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因此,颈动脉IMT可用来推测高血压病患者全身AS的程度,预测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和转归[2]。从基础到临床研究证实,采用药物能有效治疗IMT,可以延缓IMT增厚的进程,甚至逆转其增厚[3]。高血压病属祖国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学对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有独到的见解,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4],眩晕的辩证分型较多,历代医家表述不一,但辩证疗效都颇佳。西药对颈动脉IMT的疗效确切,中药在IMT直接治疗方面目前报道不多,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及IMT方面是否具有更好疗效,更小的副作用?本研究对此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在中西医结合改善颈动脉IMT及缩小斑块面积、体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保护靶器官等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入选肝阳上亢、痰瘀交阻型高血压病患者为对象。所选80例患者均来自2007年9月~2010年9月江西省中医院心内科住院和门诊患者。受试者按就诊先后排序,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0~72(56.58±9.10)岁;病程3~15(11.08±3.77)年;高血压病1级7例,2级15例,3级18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9~73(58.01±8.31)岁;病程4~16(11.55±4.08)年;高血压病1级6例,2级13例,3级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等项目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高血压病诊断标准:采用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的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标准;②颈动脉IMT增厚诊断:2003年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将颈动脉IMT≥0.9 mm确定为内膜中层增厚;③符合中医肝阳上亢、痰瘀交阻辩证标准[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诊断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④年龄18~75岁。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岁或>75岁,妊娠、哺乳期妇女;②继发性高血压;③合并有心、脑、肾、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④糖尿病患者;⑤不按规定用药而影响疗效者及对该药物过敏者;⑥不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20 mg/次,2次/d;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普伐他汀钠片,20 mg/次,1次/d(视血脂情况添加)(说明:对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规定剂量血压未达标者,可加服β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以控制血压,服用ACEI类药物出现干咳等副作用者改服ARB类药物)治疗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平肝潜阳化痰祛瘀剂(珍珠母、夏枯草、半夏、陈皮、茯苓、竹茹、丹参、益母草、泽兰、北山楂、车前子、川牛膝等)。兼腰膝酸软、耳鸣者,加桑寄生、何首乌;兼五心潮热心烦失眠者,加黄连、知母、酸枣仁、生龙齿;兼气短乏力、神疲者,加黄芪、麦冬、五味子;肢体困重,脘闷,纳呆,苔白厚腻者加苍术、白豆蔻、藿香、佩兰等随症加减。平肝潜阳化痰祛瘀剂(由本院制剂中心制成合剂,100 ml/袋)100 ml/次,2次/d,12周为一疗程。
1.5 疗效标准 按照2002年版中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5.1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分析计分方法:对风痰瘀阻型症状、体征即头晕、头痛、头如裹、口唇青紫、肢体麻木、舌质、舌苔、脉象分主症(征)、次症,采取半定量计分,根据患者症状或体征轻重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4级。评出治疗前后总分,判断疗效: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2 血压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 mm 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或以上。(2)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3)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1.5.3 颈动脉IMT的检测 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多普勒(HDI3000型,美国ALT公司,探头频率10 MHz)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检测指标: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0.9 mm为内膜中层增厚),颈动脉内膜斑块的长度,宽度及厚度(有多个斑块以测定最大的为准),计算斑块面积、体积。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1) 治疗组中医临床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30/4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77.5%(31/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经Ridit分析,两组降压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脂差值的比较(表2) 两组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脂(TG)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C、LDLC、HDL-C及TG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两组T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两组HDL-C及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TC、LDLC、HDL-C及TG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 <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颈总动脉IMT、粥样斑块面积、体积及其差值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颈总动脉IMT、粥样斑块面积、体积及其差值比较(±s)
注: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2.3 两组治疗前后颈总动脉IMT、斑块面积、体积及其其差值的比较(表2) 两组治疗前颈总动脉IMT、斑块面积、体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颈总动脉IMT、斑块面积、体积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IMT、斑块面积、体积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0.05)。治疗前后颈总动脉IMT、斑块面积、体积差值的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
2.4 安全性观察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5.0%,2/4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9例(22.5%,9/40),两组不良反应率有显著学差异(P<0.05)。
大量的偱证医学研究证实,高血压在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的血压增高可促进动脉血管内膜损伤增厚,是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主要因素,是形成粥样斑块的病理基础[5]。且血压的增高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性关系。动态监测颈动脉IMT和斑块的稳定性,对预测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许多临床实验的主要观察指标[6]。本研究表明治疗组在临床证候、血压水平、血脂、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和体积的变化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平肝潜阳化痰祛瘀剂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不仅具有平肝潜阳,化痰祛瘀之功效,而且可较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症状,降压及调节血脂。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平肝潜阳化痰祛瘀剂能够干预颈动脉IMT厚度进展,缩小斑块面积及体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以达到保护靶器官目的。进而能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疗效确切,可能为心血管疾病“治未病”提供了依据,但仍需大量的研究来证实及发挥中医药的这一功能,并任重而道远[7]。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平肝潜阳化痰祛瘀剂可能具有以下机制:①增加血管内皮细胞NO的含量,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以改善内皮功能[8];②增加颈动脉血流量[9];③有强大的抗氧自由基作用;④能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促进VLDL的分解,使TG显著减少;中等度降低TC;使HDL含量增加[10];⑤有钙通道阻制剂样作用减缓血管细胞增生,肥厚及过度氧化,延缓血管细胞坏死与凋亡[11];⑥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起到防止和逆转颈动脉IMT厚度,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12-13]。
由于中医药对IMT的作用研究处于初期阶段,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还需要长时间的探讨,且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各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复方组方各不相同,研究角度、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少中药同时具有几个方面的作用。因此如何从众多中药中筛选更有效的抗AS及改善颈动脉IMT厚度的药物,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今后开发新一代抗AS中成药的重点。期待中医药将会在减少颈动脉IMT厚度和改善全身AS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通过检测IMT这一客观指标使中医证候客观化,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1]Stanton AV,chapman JN,Mayet J,et al.Effects of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with amlodipine or lisinopril on vascular structure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J].Clin Sci,2001,101(5):455-464.
[2]Touboul PJ,Elbaz A,Koller C,et al.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brain infarction[J].Circulation,2000,102(3):313-318.
[3]李东野.心血管病临床实践[M].第1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485-490.
[4]邹国辉,唐娜娜,刘中勇.熄风化痰活血散结法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体积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9,30(12):1632-1633.
[5]Van People NM,Grobbee DE,Bots ML,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arterial stiffness and atherosclerosis:the Rotterdam Study[J].Stroke,2001,32(2):454-460.
[6]白丽,竺清渝,沈潞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03,18(3):167-171.
[7]唐娜娜,刘中勇.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颈总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2007,34(12):1667-1669.
[8]贾真,顾复生.通心络胶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论坛,2002,(3):21.
[9]黄峻,李春坚,杨国平,等.通心络胶囊对兔外周血管球囊损伤后血栓形成及内膜增生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1,6(1):35-37.
[10]贾连旺,杜永远.麝香保心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J].中成药,2004,26(z1):36-39.
[11] 侯家玉.中药药理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12]宋兴熠.中药药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3]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