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立场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思考

2011-04-13 18:45何云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有效性学科历史

何云峰

(湖南道县师范学校,湖南 道县 425300)

基于生本立场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思考

何云峰

(湖南道县师范学校,湖南 道县 4253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种表现。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严重缺失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因而,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已成为新课改的热点问题,就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思考与阐述,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学生本位;有效教学;历史课堂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也在课堂教学,因而,国内外教学改革的重点都集中在课堂教学上。然而,现阶段教学现场中潜在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无效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依然教得很苦,学生依然学得很累。纵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教师需要不断反思的一个永恒的课题。

一、内涵追问:什么是有效教学

新课程视域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评价课堂教学如何的最重要标准。教学有没有效,并不仅仅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概言之,一堂好课,最起码是一堂有效的课,而衡量这种有效性,着重看在课堂中的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并且,这种发展绝对不只是知识的、技能的,更是道德的、审美的、态度的、情感的、行为的等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成长和变化,而且发展的方式应该是协调而非畸形、联系而非孤立、积极而非消极、持续而非间断。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发展,就必定要促进学生的当下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教学实践来看,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沉淀下来更多的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理念。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只有有利于学生的当前和终身发展的教学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1]。

广义上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在“教”的有效性上,更体现在“学”的有效性上。有效教学不仅要关注效率与效果,更要关注教学中师生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学生的生存状况。也就是说,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考察教师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过问一下:我在学业上是否有进步?我在情感上是否更爱学习了?我在道德上是否得到了提升?基于以生为本的立场而言,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了充分发展。

具体而言,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精辟地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效果[2]。

二、现实困惑:为什么提出有效教学

现实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真实性与有效性很成问题,课堂教学花样翻新、效率低下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在日常听课中常常可以看到很多课堂教学低效的例子。例如:教师对教科书研究不透彻、不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对教科书进行整合并灵活地使用教科书;教师在课堂上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导致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师置学生而不顾,课堂成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生成、利用生成,导致教学过程的“机械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不够,提出问题后很快以暗示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标准答案;因课堂管理不当而导致教学秩序失控,教学低效或者失效;还有,课前没有充分准备导致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内容宽泛化,教学活动形式化;有的教师上多媒体课时已经将传统的教学媒体全部废弃,挂图、模型等一概不用,板书一个字不写,“哗哗哗”地由“人灌”改为“机灌”,看起来效率很高,实质上不一定很有效等等。诸多问题在石鸥教授所著的《教学病理学》一书中被称为“教学疾病”,此类“教学疾病”,足以凸显提出有效教学课题的现实必要性与紧迫性。

三、瓶颈突破:有效历史教学要关注以学生的“什么发展”为本位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本应该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运用历史的思维和智慧去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现象,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关注人类历史命运的美好感情和独立思考、个性鲜明的健全人格。一句话,培养具有现代历史意识、具有独立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应该成为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3]。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第一,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要把学科特征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就教学而言,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以及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第二,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停留在现有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真正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第三,新课程倡导内在发展。从学科教学角度来说,历史教学应扎根于人性的沃土,紧密关切学生的人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以学生的整体充分发展为本,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对学生来说,主要的人生任务在于:一面要做好自己,一面要做好公民。服务于这个任务,需要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贯穿如下历史意识,如天地人合一克己的意识、自由即自我控制意识、个性与社会性和谐意识、独立自主的个性人格意识、独立判断意识以及选择更好人生目标的意识等。总之,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和国家,只有认识自己,才能真正做好自己。它是整个世界的和平幸福之基,也正是历史教学的终极取向和责任所在[4]。

四、策略探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构建中体现“以生为本”

1.着眼于打造适合学生并切合历史学科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

首先,适合学生的才是最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最适合的教学就是最有效的教学,要构建最适合学生的历史课堂教学就一定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学情,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必须要先考虑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的学情就是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表现、理解接受程度、学习心理体验与心理承受能力等。就算教师上课讲得再好,课堂气氛表面上多么活跃,如果学情不真实也都是无效或失败的教学,不关切学情的教学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所以,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施教。

其次,只有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才是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决定学科教学有效性的要素是多元的,如关注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优化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等方面。但是,如果不区分不同学科的特点及其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关于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探讨,就值得商榷了。笔者认为,这些年的教改,亟待反思的倾向就在于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实际,尤其是没有考虑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差异。因而,应该首先厘清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来探讨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历史知识的传授永远是重要的,是不容忽视和淡化的。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对历史过程与具体知识作最低限度的讲授,进一步的探究拓展只能是空中楼阁,这样的历史教学只能是无效或低效的。因而,有效历史教学的“底线”,是所授史料的真实与客观,让学生形成真实客观的人生态度[5]。

当然,这种历史的真实与客观性是相对的,是特定时代的具体历史产物,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定程度上,对一定的历史事件、现象与人物等,做出较之过去更丰富化、修正式甚至否定式的新评价、新论证,在史学研究中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与此同时,教材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其利用史学研究最新成果的相对滞后性,这也是无可避免的。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注意随时学习并收集史学研究领域里的新成果、新信息。当然,这都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史观的前提下,具体历史具体分析,批判和选择性地引进历史课堂,这是保证我们的历史教学始终有效的前提。

2.着眼于打造为了学生并服务学生的历史课堂教学

大凡有效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并服务学生的,都是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言的。历史学科作为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人文意识更有优势,这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培养学生的借鉴反省意识,应该是历史教学的最大价值追求。那么,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借鉴反省意识呢?最主要是通过重大王朝的兴衰更替,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得失,重大历史人物的成败优劣比较,促使学生获得认识并形成对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态度与准则,进而形成借鉴反省意识[6]。

从根本上来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应从历史教学的终极取向上来探讨这个问题。历史教学的终极取向在于用“整体”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并做好自己,也就是为了学生并服务其人生。因此,历史课堂中教师要优化教学的有效性,就必然通过剖析历史的成败得失与盛衰荣辱,让学生从中反思自我、认识自己并做好自己,让这种全面而真切的人文关怀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价值,才算真正为了学生,并服务好学生[7]。

怎样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将教学升华成为了学生的教育?从总体上说,有两个必须的要素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现实和思想。关注现实、关注思想,将历史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发挥其应有的现实功能应该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最基本追求[8]。

只有关注现实、关注思想的历史教学,才能成为超越功利的教育。即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更要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根据历史学科的独有特性,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要知道,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的追求,既不能靠其他学科的外力,也不能靠本学科单纯的压力,只能靠历史学科自身的价值因子,其价值因子归于两点:一为历史学科本身,一为学生的发展,二者结合之日,就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充分实现之时。

总而言之,对课堂教学有效境界的追寻,也就应当且必然要回到教育的原点上来探讨。这个“原点”,就是“人”,就是“生命”。为什么在一些历史课堂上尽管我们能够感觉得到老师是非常用心,但还是时常很令人遗憾地偏离了学科教育的本义,仅仅就事论事,不能全面揭示出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作为“教育”的灵魂性的东西呢?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他们很少站在“生命”发展这个本原的角度上,来审视和思考历史学科教学的根本价值。教育本来就是一项“基于生命,为了生命和促进生命”的事业。换句话来说,教育的全部使命也就是旨在促进学生的生命品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其生命境界(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既然我们的历史学科是教育这棵大树上的一根枝干,那么,一个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它就必然同样是应当站在如何促进学生的“生命”全面发展的原点上来设计和实施的。如果背离了这一点,也就等于失去了一切[9]。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从根本上而言,决定了教育在于“它赋予人以价值,并不断提高这种价值,使受过教育的人的生命更具有意义,更能为他人、为社会所接纳、所需要、所尊重”[10]。一句话,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人”的生成。作为历史学科教学的价值与使命,理应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旗帜,以人为本,着力培育学生的历史意识,强调从历史文化的积淀之中汲取精神养分,从而提升其精神文化品格,追寻其生命的意义,引导其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其和谐发展和对人类、社会、自然的终极关怀。换言之,教育视阈下的历史学科,理应通过教授和学习历史,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发挥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文化陶冶功能,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理性、智慧、情感和人格等全面和谐发展之目的。

[1]任鹏杰.站在学生立场追问历史教育的有效性[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10):封二.

[2]余文森.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N].中国教师报,2006-06-13(3).

[3]杜 芳.新理念历史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李晓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浮华背后见真章[N].中国教育报,2007-03-23(6).

[6]王晓荣.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批判反思意识[J].历史教学,2010,(5):17-20.

[7]赵亚夫.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7-03-23(6).

[8]洪 越.历史教育应落脚于“思想”与“现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12):7-9.

[9]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06-16(3).

[10]任鹏杰.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3):封二.

The Thinking of the Effective Teaching for the Student-based History Class

HE Yun-feng
(Daoxian Normal School,Daoxian,Hunan 425300,China)

With the deep going of the reformation of new curriculum,the problem resulting from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which is one of the symbols of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ing.Nowadays,to achieve classroom teaching successfully is affected by the lack of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so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fix eyes on students’development have grown into the focus of this reformation.Therefore,it is essential and meaningful to consider and state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how to improve history class teaching.

new curriculum;studenti-based;effective teaching;history class

G633.5

A

1671-6124(2011)05-0112-03

2011-02-12

何云峰(1961-),男,湖南道县人,湖南道县师范学校高级讲师。

猜你喜欢
有效性学科历史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