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1-04-13 07:28:35赵环宇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100035
陕西中医 2011年8期
关键词:棘突腰痛椎间盘

赵环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 10003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本病多发于青壮年,患者痛苦大,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影响[1]。临床治疗方法繁多,保守治疗约 85%有效。2004年 3月~ 2008年 6月,笔者采用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0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06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其中男 61例,女 45例;年龄 32~65岁;病程 1月以内 37例 ,1~ 6月 23例 ,6~ 12月 29例 ,1~ 3年 9例 ,4~ 6年 8例;发病部位在腰 4~ 5:45例 ,腰 5骶 1:34例 ,腰 4~ 5和腰 5~ 骶 1:21例。腰 3~ 4:3例 ,腰 3~ 4腰 4~ 5:3例 ;属巨大型1例,中央型 34,旁侧型:71例;所有病例均有 X线片:显示腰椎退行性改变。CT检查: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改变。部分病例有腰椎核磁检查:椎间盘不同程度突出或膨出,椎间盘信号变低。将 10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法为主治疗组 55例,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 5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排除孕妇或经期妇女;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合并腰椎峡部不连或伴有滑脱大于Ⅰ°者;椎体、椎弓骨折,腰椎肿瘤,严重骨质疏松者;伴双下肢麻痹、大便功能障碍及马鞍区麻木等马尾综合征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手法治疗 滚法放松:俯卧位,用滚法按摩在腰臀部劳损之组织、督脉、膀胱经及相应穴位。腰部舒筋:患者体位同上,医生用双手掌部从胸椎 12棘突两侧按揉至八醪穴止。力度要柔和深透,反复 5~ 7次。 腰部理筋:患者体位同上,医生用双手拇指分别置于第 10胸椎棘突两侧,由上至下推挤按压,直至骶部八谬穴止。反复 5~ 7次。腰部分筋:患者体位同上,医生用双手拇指在患者腰椎棘突两侧做弹拨分筋手法,对于痛点,阿是穴,以及筋结,条索,要做重点治疗,反复 5~ 7次。一指禅点穴推拿:患者俯卧位,医生推拿点按肾俞、命门、环跳、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搬腰:患者侧卧,全身放松,下方腿自然伸直,上方腿屈髋屈腰,医生用双肘平坦处分别抵住患者上方肩窝前部和骶髂后部,向相反方向推搬到最大限度,然后突发推力,使腰椎后关节发出弹响音,达到调整功效。牵引抖腰:患者俯卧位,患者双手固定治疗床边,医生双手握踝部,向上提并向后牵拉上下抖动,使腰处于不断被牵抖的状态。牵抖力量大小可视病情而定。推法:从腰 1棘突旁沿膀胱经向下至踝关节后侧,各 3次。手法治疗结束。

每日治疗 1次,10次为 1个疗程,疗程间不需休息,共治疗 1~ 3个疗程。

急性期:神经根炎症的患者,先予 20%甘露醇250mL静点,地塞米松 10mg静脉入壶,抗炎消肿治疗3d,后行手法治疗。

对照组患者服用根痛平颗粒治疗,每日 3次,每次 1袋,至症状明显好转,恢复工作等日常生活,最多服用 30d。根痛平颗粒,国药准字:Z20013049。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 两组均治疗 30d,手法治疗组 55例中,痊愈 41例,有效 9例,无效 5例;总有效率为 90.9%。药物对照组 51例中,痊愈 27例,有效 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 72.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χ2=7.06,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则常为其发病的重要原因。[1]新的研究成果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两种机制,即椎间盘的机械压迫和继发性的炎症反应。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病”范畴,与跌仆劳损、风寒侵袭、痰瘀内阻及肝肾亏虚有关。大部分为跌仆劳损,伤及腰部筋脉,损及腰部气血,日久成瘀,和或风寒内侵,寒瘀互结,闭阻经络,不通则痛,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素问◦痿论》认为:“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长期的慢性劳损易导致肝肾不足,筋骨失养,使筋对骨的维系力量减弱,因而出现“筋不束骨”。《素问◦刺腰痛篇》说:“横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医学新悟》也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均说明本病可由外伤引起,症状常见为腰痛合并下肢疼痛,咳嗽时加重。[3]手法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整复腰椎畸形之功效。滚法、揉法施用于腰臀部诸穴,具有疏通经络,松解肌肉挛缩,活血止痛之功;通过斜扳手法能调整松动小关节间隙和关节囊的位置及粘连,扩大神经根管,消除不良刺激,缓解疼痛。另外,在牵抖下,可使椎间隙增大,关节突关节拉开,椎间孔恢复正常,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同时使椎间盘间隙压力减小,使后纵韧带紧张,解除椎间盘的机械压迫。

我们在临床理学诊断和 X光片、CT扫描明确的前提下,必须除外结核、肿瘤和骨折等其它骨病。对于突出巨大的椎间盘已经造成马尾神经损伤,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时,应急诊手术治疗,禁忌手法等保守治疗。对于椎体后缘有明显骨赘形成者,手法力度及侧搬法的运用宜谨慎。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 [M].第三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687-169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 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56.

猜你喜欢
棘突腰痛椎间盘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颈腰痛杂志(2023年2期)2023-05-05 02:20:32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祝您健康(2022年6期)2022-06-10 01:37:18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搓腰
——壮肾
饮食科学(2019年2期)2019-11-22 05:06:09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职业腰痛早防治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0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
椎板棘突切开复位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