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辰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礼貌不仅仅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和文明,在各类语言和文化里普遍存在。它既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可以帮助维持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能对任何社会成员都产生约束的社会规约,礼貌这条准绳同样也约束着人们的言语活动。在日常的言语使用中,那些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误解和摩擦在礼貌准则这个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的帮助下,往往会被迎刃而解。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礼貌是无处不在的,但我们还必须意识到在不同的文化里,礼貌的表示方法和形式以及人们认定礼貌的标准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了解礼貌语用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准则
对礼貌的阐述从古代起就已经开始了,但直到近几十年,学者们才着手对礼貌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如今礼貌问题已成为语用学研究中的一大热门主题。结合西方人的风俗习惯,英国学者利奇(G.N.Leech)提出了会话中的“礼貌准则”(politeness principle)包括:(1)策略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2)宽宏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3)赞扬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4)谦虚准则:减少对自身的表扬;(5)赞同准则:减少自身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6)同情准则:减少自身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Leech, G. N,1983)。说明人们有时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的需要,礼貌原则在维护交谈双方的均等地位的基础上,还能够促进他们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因而其具有更高层次的调节功能。
2.汉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重视言语的礼貌。在礼貌研究方面最突出的是顾曰国教授,他深入研究了礼貌在中国文化中的渊源和含义,在《礼貌、语用与文化》(1992)一书中总结出了一套更加适合中国文化的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的是对自己或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要“贬低”和“谦虚”,而对于听话者或是与听话者有关的事则要表示 “尊重”;(2)称呼准则,指的是人们在互相称呼时应严格遵照上下、长幼、贵贱有别的传统来表现人际交往中有序的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指的是说话要高雅、有涵养,多用委婉,少用直言,选用雅言,禁用秽语;(4)求同准则,指的是说话人在各个方面尽量追求和谐一致,努力满足听话者的愿望,顾及对方的身份和“面子”;(5)德、言、行准则,指的是说话人在其行为动机方面要尽可能地减少他人所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听话人的好处;在言语中尽量夸大别人对自己的益处,尽可能的少提及自己所付出的代价(顾曰国,1992:30-32)。
1. 称谓语
在现实的言语交谈中,西方人往往表现出对“自我”的高度重视,而中国人则有着强烈的重视与他人关系的倾向,这一点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称谓语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以及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方面,西方社会与东方存在着截然的不同,自然而然两者在使用称谓语的时候便会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英语文化中,人们相互之间打招呼通常是直呼其名,最多用sir/madam或是在姓名前面加上Miss /Mrs /Mr。在公司里,一般情况下西方人也不会过分在意彼此之间职位和级别的差别,很喜欢直呼其名。师生之间,为了表示亲切,老师也很希望学生直接叫他们的名字。同时在英语国家,人们很忌讳使用old这个词,他们容易将“老”与“老而无用”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禁忌,“养老院”不叫作old folks home而说成retirement centre,称呼老人时应该说senior citizens。这明显流露出了一种希望消除社会地位差异的强烈愿望,也意味着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夏纪梅,1995)。
相比之下,汉语的称谓体系更为复杂和丰富,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的悠久的光荣传统。人们常说的“上下有义,长幼有礼,贵贱有分”展现的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根据传统的中华礼貌准则,称谓时不仅要对长辈表示尊重,对他人表示敬意,也要对年幼者表达亲昵,对自己还要自谦,有时候甚至要在称呼时加上赞扬的词语等等。比如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常常把人的年龄、辈分带入称呼语中,如“老刘”,“老张”,为了表达对年龄大,辈分高的老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是绝对的大忌。有些中国人不但习惯用表示血缘关系的词汇来称呼家人、亲属如:大婶、小弟,有时还会将其扩展到非亲属关系中,用来称呼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为了表示亲近和礼貌,如“王叔”、“小红姨”等。另外,一个人的职务和地位也常被中国人在称呼语中表现出来,如“张处长”、“刘书记”等。在学校,中国老师不允许学生对他直呼其名,否则就会被视作少家失教,不懂规矩。
2. 称赞与自谦
在西方文化里,称赞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大家早已习惯了男士称赞女士的相貌、身材以及穿着打扮等,可是在中国,如果一个男人当众恭维女性的容貌会被视为轻浮无礼,被称赞的女士也会感到很难堪。对西方国家的人而言,他们对别人的称赞不仅仅是一种恭维,更是为了表达其率直的品性。而在“自卑而尊人”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一套更为符合中国文化环境的礼貌准则应运而生,包括:谦虚、尊敬以及修养,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当属“贬己尊人”了。如“本人才疏学浅,文中所道,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这样的自谦的话语,经常会出现在中国学者的作品和报告的结束语中。而“I am happy to have a chance to discuss on it with you together”这样的比较中性的结束语则是西方学者的通常选择。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中西两种文化均遵守了相应的“礼貌原则”,不同点在于“贬己尊人”是中国人 “谦虚”的主要表现方式,而西方人则既想要“尊人”又不愿意“卑己”。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对称赞的不同回答了。
在中国“满招损,谦受益” 、 “谦虚使人进步”这样的名言警句自古就有,在这样的熏陶下,谦逊自然成为人们公认的美德,因而对别人的赞扬通常直接表示否定,比如说“过奖,不敢当”、“哪里,哪里”、 “一般啦”等,他们所遵循的是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甚至有时会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来赢得听话者的好感,为的是能够更好地进行言语交际。如果对别人的赞扬进行附和,就会给人留下此人“很不谦虚”的不好印象。
而西方人性格率直,对别人的夸奖或赞美之辞大都会表示欣然接受,所遵循的是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目的是为了与赞扬者达成一致来避免因为不一致所产生的难堪。如果对英汉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不了解的话,如下的言语交际失误就会很容易产生:一位西方人士称赞他的一个中国朋友时说:“Your hair style is terrific!”这位中国朋友连忙说道:“No,no,not at all.just so so.”这样的回答会令西方朋友感到十分疑惑,觉得彼此话不投机,不得不耸耸肩膀转身离开。而如果用英语得体的回答如:“Thank you…”,双方便会皆大欢喜了。当听到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称赞时,如“你的这个包真不错!” 中国人仍然会竭力地自贬:“这包很便宜,不值钱的,就花了我几十元而已”,而英美国家的人则会表示:“我很高兴听到你这样说”。
3. 致谢与道歉语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了某些困难,应该向对方表示感谢。在道歉语的使用上,不同的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汉语中,关系紧密的亲朋好友、熟人之间是很少用到“谢谢”二字的,即使是致谢,对方也会用“自己人,谢什么”等来表示不用客气。家庭成员之间就更谈不上致谢了,因此许多中国人在看到西方电影中子女为父母亲做事或父母亲为孩子做事时也要表示感谢会感到无法理解。而“thank you”, 英语国家的人一天要说上百次甚至更多,即使对方的帮助你可能不需要,也要对别人的关心表示感谢。中国人的那种将“服务员送上茶水,邮递员递过信件”视为理所应当,不表达任何谢意的行为对西方人来说是极其不礼貌的。因而英汉两种文化背景的人在相互交往时经常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英语国家的人会觉得中国人该道谢的时候不道谢,不大懂礼貌;而中国人反而会觉得他们有点虚伪,因为感谢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另外, 在回应别人的感谢时,英汉两种语言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美人士通常会以“You are welcome. I’m glad to be of help”来应对感谢,而中国人则会回答 “不用谢,这是我的职责”之类的话,这样反而会让表示谢意的英美人士尴尬不已,因为这就意味着“其实我这是没办法,因为我在这个位置”,似乎你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听话者的“面子”受到威胁。
在道歉时,英汉两种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社会里最常用的道歉语是“I’m sorry”和“Excuse me”,但西方人在两者的使用上有着明确的分工。“I’m sorry”一般用于冒犯或顶撞某人之后的道歉,而当人们想打断他人的时候,如离开餐桌去洗手间或拦住陌生人问路时,他们会经常说“Excuse me” 以示礼貌。而在中国,人们习惯于说“劳驾” “不好意思,失陪一会儿” 或是“对不起”来表示歉意,其中“对不起”可以有两种用途:既可以表示对打扰他人的行为的懊悔,也可以用来表示对他人痛苦遭遇的同情。另外英语中常说的“I will take back what I said”对中国人而言,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认为说过的话是无法收回的(刘越莲,2000:38-42)。
4. 礼貌与隐私
英语中有句谚语: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 对于要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来说,了解各自文化中所禁忌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一旦不小心违反,非常容易造成误解,给别人留下不礼貌的印象。在礼貌实现的过程中,相比汉语文化,英语文化对个人的隐私权要重视的多,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的言语交际往往是以牺牲个人隐私为代价来营造一种相互之间的亲密感。中国人见面经常会问:“你到哪儿去啊?”或是“你吃饭了没有啊?”而西方人在听到别人询问自己“Where are you going?”时心里会犯嘀咕,觉到自已的私人空间受到了侵犯;当听到你说“Have you eaten?”时,会误以为你想要请他吃饭。其实中国人认为见面时相互询问一些情况能够表示对他人的关心和热情,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所以即使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也会请教对方尊姓大名,在何处高就或是在哪儿发财等等,刨根问底,习以为常。
西方人受个体价值观念的影响,非常注意个人隐私问题。通常会围绕天气、业余爱好、地方和全国性事件等方面展开谈话,而会避开一些有关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工资、婚恋等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关切的话题。传统中国人认为,如果遇到陌生人时询问对方“贵庚” 、“高寿”是一种敬老尊贤的表现,但上了年纪的外国人却不喜欢听别人问他How old are you?尤其是对于外国的女士,她们总希望别人看不出其真实的年龄。所以,当你不了解所面对的女士的年龄,也不知道她是否结婚,你最好称呼她Miss,而不要称其Mrs,以免引起尴尬,对方听到以后也会觉得很高兴,认为她自己依然还很年轻。
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历史背景给东西方两种文化烙上风格各异的印记。为了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在同一种文化中,人们在交际时一般都会尽可能地遵守共同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使交际能够顺畅地进行。但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礼貌的表示方法和形式以及人们判定礼貌的标准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较大的差异,尽管参与交际的人使用着同一种语言,如果不清楚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会产生语用失误,导致交际上出现障碍,甚至是交际的失败。因此,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必须要深入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只有在真正地了解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后,才能更加清楚地掌握中西礼貌语用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Leech, G.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gman Press,1983.
[2]Levinson, Stephen C. 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曹春春.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J].外语学刊,1998,(2): 10.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30-32.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刘越莲.礼貌与跨文化交际[J].外语教学,2000,(1):38-42.
[7]夏纪梅.英语交际常识: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误会实例分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