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国荣
(新密市职教中心,河南 新密452370)
基于中职学校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和矫正
郝国荣
(新密市职教中心,河南 新密452370)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困生问题相当普遍,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通过对中职生心理感知的复杂性、注意的不稳定性、情绪的多变性等现象以及中职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因素的认真分析,有的放矢的对学困生进行心理问题的干预和矫正。创设能够满足学生多种心理需要的集体环境,培养好他们的自强、自信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指导他们学会学习。
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矫正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西文化的交融、冲突,多元价值观念的并存,价值选择的困惑以及社会信息量的剧增,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等,无疑都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紧张。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除了承受社会生活压力外,还要面临学习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家长期望值过高,以及个人抱负与现实条件的反差等所带来的多种刺激。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不适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交往,特别是中职学校,甚至出现逃学、厌世、离家出走、违法犯罪等严重现象。
学困生不仅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往往是得不到老师的欣赏的学生。这种学生在中职学校相当普遍。他们更多是因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学习态度、环境条件等非智力因素影响而造成学业不良、心理失衡、内心困惑、心理不适应等问题,已经遭遇过一次中招失败的经历。他们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
学困生大部分对外界刺激极其敏感。从外表是看,他们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其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戒备状态,有时候对教师也处于不信任状态,时间一长,就同教师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对班集体冷漠,与老师感情疏远,甚至有意识的对教师的管理产生对抗和敌意。他们从心眼里听不进,也不想听老师正确的教育,整天躲躲藏藏,有意回避老师。有时你无意的话语会引起他们复杂的感知。特别当话题涉及到有关他们自己的事情时,便表现出缄默、低头、或用特殊的目光看着你,显然是不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出来。
表现在课堂上做小动作,看小说、杂志,甚至干扰其他学生学习。一堂课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违纪活动。平时做事缺乏耐心和自信,不愿去正视困难,更不能很阳光的追求进步,从而会降低学习效率,也难以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做事会瞻前顾后,缺少果断性。
这部分学生的心境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情绪很不稳定。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情绪就很快下降,偶尔会做一些作业,情绪就很快上升;他们在学习毅力脆弱的同时,对学习的目的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学困生往往表现出缺乏自信、悲观厌世、抑郁、焦虑、失眠、逃避、恐惧、烦躁和过多的内疚自责现象,他们大都缺乏主见,缺乏学习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加上对自身认识不够,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
学困生大都性格内向,比较沉静,但有极强的自尊心。当受到同学和家人的斥责时,感到自尊心受到损伤,往往会表现出暴躁和攻击性行为。生活中失败的体验接连不断,造成了自卑感,最终丧失自信心。他们往往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从而将精力转移到学业以外的其它地方,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或在发型、服饰等方面上,来体现自我的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来自家庭、自身、学校和社会。弄清学困生的原因所在,对教师实施心理干预和矫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起点,家长是他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不良品德、行为、习惯等,都会对学生造成很大影响;家长对学生的不良示范、默许和纵容,也包括对学生的不正确的鼓励,都会是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1)关心不够。这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长自身的素质不高,这些家长大部分对子女的学习态度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二是家长早出晚归,往往是为生计奔波,整日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使子女和父母接触的少,相反有时间接触不良环境和社会渣滓;三是有些家长本身就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小老板,学生从父母那里总结出|“没文化照样干大事”的结论,家长如果不及时引导,容易使学生产生上学对成就事业没有必然联系想法。
(2)过分溺爱。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增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视他们为掌上明珠,过多的是过呵护、度关心、溺爱,对孩子有求必应,百般娇惯,对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学习却很少过问,特别是对学校的教育不予配合,从而使孩子养成任性、说谎、贪玩、狡辩等坏习惯。他们脆弱、涣散、懒惰且又反叛,最终导致他们怕困难,不努力,不愿在学习上作出任何付出,缺乏耐心、恒心和毅力,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方法不当。由于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欠当,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无论孩子如何努力,总也达不到家长的期望,从而使学生丧失信心;二是对子女有点恨铁不成钢感觉,盲目相信棍棒之下出人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就对孩子棍棒相加。这样一来不仅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紧张,更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厌学。
(4)环境影响。大多学困生是由于家庭环境造成的,表现有三:一是由于社会上父母离异或再婚的现象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后,导致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大多该类孩子形成了孤癖、暴躁的性格,学习成绩一滑再滑,甚至会走上社会的对立面。二是家长自身不检点,工作之余,有喝酒、打牌、赌博的恶习,在言传身教上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对子女有着负面的影响。三是有些父母往往因为一些小事经常在子女面前吵吵闹闹,甚至大打出手,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谐气氛,也对子女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学习动机不稳定,常常被一些其它诱因所左右;学习兴趣不持久,特别是缺乏学习中的潜在兴趣。
(2)自卑感强,不能正常与同学交往,更不敢大胆地向老师讨教问题。自我评价低,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调控能力不强,特别是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情绪,把大量精力用在怎样过关上,造成晚上失眠、白天的课堂上听课难以集中精力;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放松紧张的心情,又考虑怎样向家长交待,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3)学习态度不端,意志薄弱,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更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学习毅力,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停步,甘居下游。造成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不专心,做小动作,有的甚至还影响别的同学学习;更有一些学生对老师有看法,逆反心理强,甚至上课故意出风头,从而导致学困生的形成。
(4)学习习惯较差,自制力不强,依赖性大,容易受到情感迁移。他们上课喜欢做小动作,课下又不愿做作业;也有部分学困生经常是很晚才睡觉,造成第二天上课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集中起来,时间一长,就自然加速了学困生的形成。
(5)学习方法欠当,在学习时一般都是死记硬背,机械的重复老师的讲解,不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尤其遇到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时,更是束手无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业帐越欠越多,学困生就自然诞生了。
(1)有些老师在授课时有意、无意忽视了一些接受能力弱、对知识再运用能力差的学生,当学生有问题向老师求教时,老师不是和颜悦色、极富耐心地解释讲解,而是讽刺、挖苦、甚至厉声叱责,不能尊重、亲近、体谅学困生,没能给学困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与爱好的机会,对学困生作业中造成错误的原因没能及时具体分析,当面指正,上课提问与平时指导只注意成绩好的同学,很少注意学困生的表现。从此这些有问题的学生再也不愿或不敢向老师求教。
(2)部分老师缺乏理想、信念和追求,他们没想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而是抱着不思进取,混天度日的态度。在教学上不加强学习,不在研究学生、教材的基础上备课、授课,机械照搬,照本宣科,教学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上课语言浮华,节奏又快,不能张弛有度、深入浅出的授课。
(3)有些老师也深知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但却受到一些家长无端地谩骂和侮辱,变得心灰意懒,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受到不必要地伤害,从此变得得过且过,无心或不愿一对一地辅导。
据调查,社会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网吧、舞厅、媒体、音像制品、图书上的一些不良内容和信息对学生荼毒至深,一些不尽合理的现象让他们时常感到困惑,也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成人的一些不雅行为和丑恶现象污染了孩子们明净的心湖,真才实学并非一定学有用武之地的误导,文盲照样挣大钱的错误观念等等。大多学困生对于上网、打游戏很上瘾,他们会把任何事情抛在脑后,包括亲情、学业。这些都与学校教育存在相悖的一面,导致学习基础本来较差的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在无聊、无为中虚度时光已经遭遇过一次中招失败的中职生。
根据以上种种表现,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学困生教育中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占据首要地位。特别是在当今的形势下,要改变中职学困生的心理现状,就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矫正其不健康的心理因素,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让每位心理异常的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用积极稳定的心境去处理各类事情,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由于学生在学校的行为和活动的主要动机就是他们力求在同学之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当这种努力不能变为实现,并且经常处于不被重视的环境中,学生就会产生孤独、忧郁、焦虑、自卑等一系列消极心理。要使这些学困生能够被集体接纳,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作为教师要想法创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集体。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让学生具有一种安全感,并树立起自信心,从而在品行和学习是有一定收效。因此,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应以关怀鼓励为主,多给予肯定和认可,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他们互相关心、帮助、取长补短,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集体中完成学业,受到正气的熏陶和教育,并愉快健康的成长。
面对严峻的社会挑战,要想在社会中生存立足,必须具备高素质——不仅是指高学历,同时还需要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面对挫折具有较强的承受力和应变力。把学会生存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在学会生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社会。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生存能力。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倍受宠爱,因而也导致他们唯我独尊,不关心别人,不能忍让包容他人。而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又很孤独,愿意与别人交流,渴望获得友谊。但在集体中他们却为做卫生等一些小事闹矛盾,同学关系并不融洽。因此要经常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加深他们对集体的理解,让他们知道在集体中要获得友谊首先要尊重别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帮助别人,更让他们体会到,只要伸出友爱之手,集体就能成为温暖的大家庭,拥有良好的同学关系,才能心情舒畅,共同进步。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还需培养他们在逆境中的适应能力,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中职生同样面临着很多问题: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竞争和矛盾,家庭的变故,包括父母下岗、亲人的故去等等,使他们晴朗的天空蒙上阴云,焦虑、失望、悲痛。而每个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又不相同,若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造成他们情绪消沉、抑郁、自卑,甚至发生一些极端行为,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利用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学校的广播、校报等宣传媒体,让学生知道毅力比智力更重要,毅力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没有毅力和恒心,再智慧也无法成功。不要惧怕困难,困难是试金石,是人生成长的加钙剂,克服困难使你更坚强,更具有竞争力。
情感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丰富的精神方面的感化教育,是以爱为手段,以心与心的对话,以理育情来进行教育。博大的爱加上科学的方法,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法宝,在情与理中,两者交融在一起,才能使教育变得更生动、更有生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富有朝气。让学生自信、自强,让他们在广阔的天空自由飞翔。爱起着及其重要的桥梁作用,是打开心灵之门的必由之路。最重要的是要把学困生当朋友,和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融洽的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鼓励学生。
有些学生遇到困难或暂时的挫折时,往往表现缺乏勇气和信心,无所作为,对这样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做到自强不息。于对学困生来说,破罐子破摔是常有的事,我校经常组织往届优秀毕业生举行报告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激励这些学困生改进自新。
新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充满了人文关怀。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就应该是学生暴露问题、犯错误的地方。我们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学生”是难免的,对于“问题学生”,我们不能用社会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也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因为学生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需要时间的,想通过一次谈话、一次活动就使学困生脱胎换骨是不现实的。针对学困生,我们要追根溯源,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慢慢地转化他们,给他们最需要得到的关爱和宽容。
学习态度就是学生的学习认识、情绪、情感、行为在学习上的倾向。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表现,而学习表现又直接与学习成绩关联,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消除学困生的先决条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明确、长远和坚定的学习目的,让学生呈现出坚忍不拔的学习意志;其次要想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学习品质,鼓励学生学会认真、踏实、勤奋、自觉、自制;再则从实处着眼,逐步调整他们学习中的种种不良倾向,多鼓励、熏陶,使其逐步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这是一种需要,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要设法接近学困生,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分析受挫原因,提高自我认识,调整理智,唤起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学习上进的自信心。这些主要通过学习目的教育、组织实践活动、帮助积累知识、利用原有动机迁移等形式,对学困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学习动机培养,使他们能够排除心理障碍,自觉跟上大部队。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要重视科学性、讲究科学性和加强科学性,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学校的心理咨询,主要的任务是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促使学困生适应正常学生所具有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着眼点主要放在学生的心理品质上,如思维的灵活性、情绪的稳定性、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自制力等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正确体现。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着重解决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即暂时性心理失衡、心理困惑、心理不适应等问题,把工作做在平时,防止心理障碍的出现。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使学困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除此之外,我们学校还建立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进行引导。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释放不良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总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用长远的眼光,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学困生,特别是已经遭遇过一次中招失败的中职生,要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他们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教师要有信心、有毅力,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不断发现学困生的新动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矫正。只要持之以恒,必然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注释
①葛慧烨:《要多洞察学生的心理》,《人民教育》2008年第10期。
②沈清华:《差生转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
③华应龙:《教育给学生留下什么》,《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第9期。
④韩雪松:《师爱无痕》,《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第10期。
⑤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⑥陈定昌:《学生受挫心理辅导的策略》,《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第11期。
责任编辑 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