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红 党波涛
(1.中南民族大学 预科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2.华中师范大学 宣传部,湖北 武汉430074)
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蒋永红1党波涛2
(1.中南民族大学 预科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2.华中师范大学 宣传部,湖北 武汉430074)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民族预科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学生的需要、学习的目的和学习动机都有其特殊性。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对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进行分类,总结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寻找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提出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方法。
学习动机;民族预科;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在学生的主观上以对学习的意向或愿望的形式被体验着。不同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对学习的需要也不相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社会和教育所提示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时产生的。民族预科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学生的需要、学习的目的和学习动机都有其特殊性。研究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在教育教学中把握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舆论和教育手段,使外界的正确要求转化为民族预科学生的内部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对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分析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以便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此项研究历时一年半。
1.研究对象:问卷的对象包括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四个学校的2007届全体民族预科生。
2.研究方法:对于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采用了单独谈话、座谈以及问卷的方法。谈话的对象包括应届、往届的民族预科生以及关于预科教育的教师及专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04份,有效回收率84.4%。问卷的内容主要是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专业取向、教师教学以及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
3.统计方法:对调查问卷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1.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
根据动力源,学习动机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由表1可见,排在第一位的是提高自我修养,所占比例为68%,学习兴趣占30%,这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包括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和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分居第二和第三,所占比例分别为58%和54%,升入本科和知识的新奇性分别占37%和34%。
从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可分为直接的、短近的学习动机和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根据表1可知,直接的、短近的学习动机有升入本科,占比例为37%,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占比例54%;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有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和提高自我修养,分别占比例58%和68%。
表1 预科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2.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从调查结果来看,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从学习动机的规模上看,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不是只有一个,而是由多个动机组成的复杂结构系统。
(2)从学习动机的内容上看,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内容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个体之间各有差异。
(3)从学习动机的类型上看,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多种动机类型,但有一个显著特点是,为了提高自我的内在学习动机和为了选择一个好的专业的外在学习动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系统之中,并且选择一个好的专业的学习动机对于其他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
3.影响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动力足,但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影响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因素。
(1)内部因素
内部学习动机是由学生体内平衡的需要所激发或唤起的内部状态,这种内部状态也被称为内驱力。内驱力的基础是生理需要,其高层部分是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由表格2可见,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主要是理想和证明自己的价值的动机(成就动机),而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求知的动机所占比例却非常小。在表1中,也可以看到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占的比例也非常小。这说明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中的直接内驱力动力不足。
表2 学习动机内部因素
(2)外部因素
能够引起学生外在动机的外部因素主要由三方面因素组成:外部目标,外部诱因和外部强化。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很多,如民族预科学生升入本科。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为了家庭、父母等。其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和找到一个好的工作。
(3)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一定的舆论和教育手段,使外界的正确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形成学生自觉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或间接兴趣。在民族预科阶段,外部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是非常大,甚至直接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例如,根据调查,学生对于与专业相关的学科感兴趣的占了74%,而对与专业无关的学科,则只有49%的学生感兴趣。显然民族预科专业取向对于学生学习兴趣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在预科阶段,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还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积极的内驱力。同样一些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等内部因素也反过来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例如功利主义对专业取向的影响,实用主义对理论课程学习动机的消极影响等。
由上述可知,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内在的直接的内驱力动力不足。所以要对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培养和激发,使得学生把社会和学校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需要,将潜在的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成为有效的动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加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中学阶段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高考,而民族预科学生刚刚高考结束,新的学习动机还没有形成。同时,在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力上,少年时代比较单纯的好奇心已经失去了支配地位,代之以信念和理想的支配作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使民族预科学生产生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并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推动其学习行为朝着预定目标奋进。而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使民族预科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失去继续前进的动机和目标。甚至在错误的方向上愈行愈远。例如,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民族预科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他们对自己认为有用的科目会很用功的学习,对于自己认为没有用的学科则不是很专心学习,甚至有的学生放弃学习自己认为没有用处的学科。有的文科学生会放弃学习大学数学,有的理科学生会放弃学习大学语文;在文科生中,有经济方向专业取向的学生则会用功地学习大学数学,而外语方向专业取向的学生会努力地学习英语。但是由于当前学生对于未来专业所需基础知识不是非常了解,所以这种功利思想常常会使学生主观地学习或者放弃某些学科。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增进民族预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使其能继续保持学习热情。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支配下,大学生就能站在民族、社会、时代的高度,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认识自己学习的意义,为其学习活动找到新的强有力的动力。
2.进行目的性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目的性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理解为何要学。要使目的性教育达到预期效果,教育方式、内容就要考虑到民族预科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思想实际。可以将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社会需要、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要把学生的长远目标和短近目标结合起来,要把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需要,这样才能正确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学习动机
由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特点可知,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构式有差异的。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时候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于那些独立性强、有主见的学生,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对于那些积极上进的学生,为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以将当前的学习与他们的远大志向结合起来。对于那些缺乏学习动力、得过且过的学生,要用一些具体、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来说明、论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其明确学习动机。
(2)引导学生把长远学习动机与该学科的学习动机相结合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还包括揭示各个学科、各种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使学生将当前的学习活动与未来的生活和理想联系起来,将长远学习动机与该学科的学习动机结合起来。
民族预科学生的短期目标有升入本科、获得奖学金和选择一个好的专业。这几个短期目标动力比较大比较持久的是选择一个好的专业。长期目标有提高自我、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以及一些成为专家等理想,动力比较大的是提高自我和找到一个好工作。但是由于学生对各个专业的了解不足,对于自我提高的认识不完善,所以在进行学习时,常会片面地认为某些的学科对自己没有用,学习该学科动力不足。故而在预科期间要加强学生全面发展观的认识,消除功利思想的消极因素,从长远的观点来提高自我。另外还要经常请本科各个专业的专家来开讲座、做报告,介绍其专业所需基础知识、发展前景等,使学生把提高自我的长远目标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长远学习动机和该学科学习动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3.指导民族预科学生把外部要求转化为正确的内在需要
在利用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应注意避免陷入将社会需要与个人目的的绝对分离的误区。社会的需要转化为学生个人理解并接受的形式。社会目的只有转化为某种形式的学生的个体目的,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会产生更大的、更有效的鼓励作用。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民族预科学生在升学和选专业的学校要求和就业压力的社会要求之下,产生了提高自我的内部需要。但是这种需要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使得部分学生只学习和所选专业有关的学科,只学习他们认为比较实用的学科,对于一些能够促使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性的学科往往努力不够。根据调查学生比较倾向于学习计算机、外语这些对于以后考试和就业有直接作用的学科,而对数学、语文和政治这些基础性的学科不是很重视。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把学校和社会中的外部要求正确地转化为内在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
4.指导民族预科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
民族预科阶段与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预科阶段学习进度快,疑难多,“死”记的东西多,使得在高中得心应手的推理、运算,在预科阶段用不上。根据调查,83%的民族预科学生认为要改变学习方式来适应预科阶段的学习。所以从民族预科学生进校起就要给他们介绍预科阶段的学习方法,如通过开设学习方法讲座,请往届预科学生介绍正反两方面的学习经验,进行心理学方面的辅导等途径,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机。
5.在课堂教学中激发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方法
民族预科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除了以上注意事项之外,还有一些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激发学生一般方法。
(1)创设激“疑”情景,激发民族预科学生的求知欲
当学生得到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不一致的新颖的、奇特的信息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发解决认知不确定性的动机。制造任职不协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创设激“疑”问题情景,引起学生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熟悉和生疏、新知与旧知、现在与将来、自己和别人及学生地位变化的不确定,激发动机。鼓励学生从“无疑”到“有疑”,鼓励学生“多疑多问”。
(2)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民族预科学生的成就动机
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其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有关,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而过多的失败会削弱其成就动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对学生进行奖励;或者适当利用竞赛激励学生。
(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也是最为积极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因为知识的准备是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缺乏相应的知识,当然不可能产生兴趣。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幼稚的、可笑的问题而怪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相结合。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难度适中,过易,引不起学生的兴奋感;过难,学生听不懂,当然也没有兴趣。教学中要防止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和饱足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保持新鲜感。
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给预科教育带来了很多必须面对的问题。学习动机和学生的需要和世界观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由于预科学制比较短,激发和培养学生长远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难度的,如何在很短的时间进行有效的目的教育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而在课堂教学内如何把长远学习动机和本学科学习动机结合起来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宋太成:《民族预科论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③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责任编辑 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