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2011-04-08 20:49刘洪珍王桂珍齐少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8期
关键词:尿激酶下腔抗凝

刘洪珍 王桂珍 齐少春 陈 倩

刘洪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根据阻塞血管的部位、范围及性质,Budd-Chiari综合征(BCS)可以分为下腔静脉型(IVC)、肝静脉型、混合型三个主型[1]。其中下腔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约有10% ~12%的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而IVC广泛血栓形成,是治疗的重点与难点。BCS合并血栓形成曾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禁忌证[2]。经过近十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已经掌握一套成熟有效且安全的治疗程序规范,总结了一些临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5~65岁,平均52岁。其中8例系急性发病;2例有骨外伤后长期卧床病史;7例于外院经下腔静脉造影明确诊断为Budd-Chiari综合征但未予介入治疗,后因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2例外院治疗后复发。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外阴严重水肿,大量顽固性腹水,纳差、乏力、腹痛及腹胀,肝、脾肿大,下肢色素沉着及胸腹壁静脉曲张等。增强 CT、MRI、BUS等综合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伴有下腔静脉广泛血栓形成。

1.2 治疗方法 介入手术均分次操作。

1.2.1 常规右股静脉、右颈静脉穿刺予下腔静脉双向正、侧位造影。

1.2.2 置入猪尾巴导管于血栓处,肝素钠溶液封管后返回病房通过导管推注尿激酶(10万U~20万U/2~6 h)及肝素钠溶液,期间复查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每36~48 h复查造影以观察溶栓效果,总观察时限不超过10 d。

1.2.3 复查静脉造影明确不存在游离血栓后,常规对血栓近心端下腔静脉闭塞处“破膜”并交换大口径球囊导管(23~30 mm)对阻塞段充分扩张,必要时置入内支架1~3枚,对残余陈旧性附壁血栓机械性压迫。术后常规肝素钠或华法林抗凝处理90~180 d。

1.3 结果 25例患者溶栓导管放置成功率100%,导管保留时间平均5.5 d。3例出现皮下瘀斑,1例阴道出血,2例发生脑出血,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Budd-Chiari综合征病因多不明确,以青壮年多见,患者误诊率高[3],一般病程较长,合并血栓形成的时间难以确定[4],经济负担重,对治疗缺乏信心。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并向家属和患者介绍留置导管局部溶栓的意义、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和成功病例,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饮食指导 加强支持治疗,避免实用坚硬、粗糙的食物,腹水严重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对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配合胃肠外营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2.1.3 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注意保肝治疗,严格禁酒,以免加重肝脏损害。

2.1.4 腹水严重及下肢水肿应用利尿剂者,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每日测量腹围、体重,注意监测血液电解质情况,以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抬高双下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

2.1.5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常规抽血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肝、肾功能。做好碘过敏试验,备齐术中用药及器械,完成皮肤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介入术后回病房,护士应协助患者采取适当卧位。穿刺点及溶栓导管留置在右腹股沟者,应嘱其右下肢伸直制动;留置在右颈部者,应嘱其避免头颈部过渡活动,以免引起穿刺部位出血。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2.2.2 溶栓导管的护理 穿刺处留置导管和导管鞘各一根,穿刺点局部用8 cm×10 cm的透明敷料固定。护士应检查导管有无扭曲、受压,于导管相连的三通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将导管及鞘固定于合适位置,并告知患者减少留置溶栓导管处过度活动,防止导管及鞘折断、脱出。本组无导管折断和脱出情况发生。

2.2.3 溶栓及抗凝用药的护理 目前我院采用的溶栓治疗药物为尿激酶,它是一种球蛋白,是纤溶酶原的内源性激活因子,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使血凝块内的纤维蛋白溶解而致血栓崩解。经导管推注尿激酶时要严格无菌操作,保证注射器与溶栓导管上的三通开关紧密连接,避免空气进入。推注时注意掌握力度,快速用力,因猪尾巴导管头部放置在血栓中,且导管头部有多个侧孔,快速用力推注尿激酶可使药物与血栓充分接触,使药物易于渗入血栓,提高溶栓效果。尿激酶用量无统一标准,我科常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尿激酶10万U溶解于20 ml生理盐水中,每4 h或6 h经导管推注1次。文献报道[5],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提高溶栓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溶栓治疗引起的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尤其临床上为了提高溶栓效果,需要同时配合使用低分子肝素以及活血化瘀等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6],也进一步增加了出血的危险性。因此溶栓过程中每2~3 d复查凝血功能,使凝血酶原时间(PT)保持在17~25 s(正常参考值11~14 s),密切观察有无因抗凝溶栓引起的出血发生,尽早发现尽早处理。

3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1 胸腔出血 原因多为胸段下腔静脉闭塞时,穿刺破膜损伤胸段下腔静脉所致[7]。因此在下腔静脉闭塞的穿刺破膜时,一定要注意穿刺针的方向和角度[8]。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重视患者主诉,主动询问患者有无胸腹痛、呼吸困难等不适,以便尽早护理。

3.2 出血 包括穿刺点局部出血、血肿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与局部穿刺插管对血管的损伤以及抗凝溶栓治疗有关。出血部位多见于穿刺点和黏膜,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腹腔内出血较脑出血少见,胃肠道出血见于溶栓开始后短期内,泌尿道出血亦有发生。术后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和血肿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的大小便颜色、皮肤黏膜、牙龈以及女性患者月经量是否异常增多等出血倾向,尤其是有无头痛、呕吐、神志改变等颅内出血的征象。进行各项穿刺后应延长局部压迫止血时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注意掌握注射技巧,文献报道[9,10],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局部用棉球压迫3 min和有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可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面积。本组病例皮下瘀斑>5 cm者3例,月经量异常增多1例,予以调整尿激酶用量后患者症状缓解。另2例发生脑出血,经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好转,无后遗症发生。

3.3 穿刺侧下肢血栓形成 注意观察穿刺侧下肢有无血栓形成,双足同时触摸以便对照,若趾端苍白、小腿疼痛剧烈、皮温下降、感觉迟钝,则提示股动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理。

3.4 感染 由于患者进行插管治疗,易并发感染,因此临床护理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同时保证住院环境的清洁,导管操作中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根据穿刺点情况每日或隔日消毒和更换敷料一次。遵医嘱应用广谱抗菌素。

4 出院指导

采取导管溶栓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肯定,做好出院后康复指导也非常重要,常规告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近期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饮食上要加强营养,注意口腔、皮肤清洁,防止受凉等,最重要的是抗凝用药的指导,抗凝对预防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11],资料表明[12],口服华法林出院后两个月是最容易擅自停药的时候,因此我们制作了出院医嘱,将服用华法林的注意事项、服药指导、复查时间以及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均详细列出,并将科室电话及主治医师联系方式告知患者,使患者可以随时与我们取得联系。另外,我们医院还有专人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定时提醒患者进行复查和给予相应的健康宣教,已取得了显著效果。

参考资料

[1]祖茂衡主编.布-加氏综合征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12 -224.

[2]徐 浩,祖茂衡,顾玉明,等.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24 -27.

[3]王乃辉,李爱莲.33例布-加综合征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1995,8(2):82.

[4]崔进国,冯艳娇,张书田,等.合并血栓形成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附2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14(7):443-444.

[5]Meyerovitz MF.Drug variables in thrombolytic therapy[J].J Vasc Interv Radiol,1995,6(6 Pt 2 Suppl):62S -65S.

[6]顾建平,范春瑛,何 旭,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0,9(4):206 -209.

[7]蒋玉君.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7):29 -30.

[8]顾玉明,祖茂衡,徐 浩,等.500例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12):1083-1086.

[9]王 滨主编.介入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1.

[10]开月梅,石兰萍,刘 颜.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减轻低分子肝素注射致皮下出血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19(9):3 -4.

[11]王仁鸿,王新芝,刘继英主编.介入诊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302.

[12]张琳娜,杨晓红,高 畅.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022-1023.

猜你喜欢
尿激酶下腔抗凝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