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志勇
从《枫桥夜泊》英译本看补偿手段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
龙志勇
作为译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翻译,形似和神似两者兼备一直是翻译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恰恰因为这一点,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引发了翻译界、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长久争论。语言文化差异会导致诗歌翻译的损失,因此采用多种补偿手段是诗歌翻译的内在要求。试图通过比较《枫桥夜泊》不同英译本来看补偿手段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
翻译;损失;补偿;《枫桥夜泊》
文学作品的翻译由于其传达意蕴的丰富,一直颇受争议。诗歌文字凝练、意象丰富,是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其翻译更是难上加难。依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译者要根据交际者的意图和读者﹑听者的期待调整相关参数,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应使源语和译语文本最大程度地相同(Sperber﹠Wilson,1995)。诗歌旨在传情达意,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诗歌在翻译过程中难以避免原诗特有的文化信息的流失。因此译者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补偿手段使原诗和译诗最大程度地相同。本文通过比较《枫桥夜泊》不同英译本来看补偿手段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
20世纪40年代以来,奈达和费道罗夫等翻译理论家率先推出现代翻译理论,使翻译研究逐渐走出狭隘的传统观念,不断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而翻译补偿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和特异性,缺少其他翻译范畴相对的普遍性,它需要翻译研究者对所要翻译的任何语言在各层次进行系统对比和分析,从中找出相互之间在语法范畴、词汇、语音、修辞手段、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语内语外差异和空缺,然后才能在目的语中探索功能对等的补偿手段。因此,翻译补偿研究的进展似乎远不及其他方面。
在西方翻译理论中,许多翻译理论家都对补偿理论有所论述。奈达认为补偿要建立在功能对等基础上,即通过对同构缺失的补偿取得功能对等。在《圣经》翻译中,他认为内容比形式重要的多,他宁愿牺牲形式,换取内容的对等,而不主张对形式进行补偿。斯坦纳提出了阐释学补偿理论,他认为翻译损失贯穿具有阐释性质的整个翻译过程,译者是造成翻译损失的首要原因,翻译损失的要害在于质的损益,原文和译文是辩证关系。翻译过程不仅能使原文有所损失,也能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续。纽马克把补偿机制建立在文本类型与功能基础上,这使译者实施补偿是心中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威尔斯提出语言学派的补偿理论,认为补偿应当兼顾源语和目的语文本,达到文本的交际性同步,纠正了传统译论中普遍存在的偏执一端的作法。哈蒂姆和梅森等认为翻译补偿是对翻译中的交际性损失进行弥补。图里提出描写翻译的补偿理论,纠正了传统理论偏执源语的倾向,提出了源语与目的语互补的双向分析原则。赫维和希金斯提出了语用学补偿理论。赫维认为当源语和目的语以不同手段传达示意功能时,不必拘泥源语的形式,可以把转类补偿作为常规翻译策略,在目的语中以不同于源语的手段重建源语所传达的示意功能。
中国现代翻译补偿研究的状况与西方相似,与其他翻译范畴相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王恩冕提出语境中语义等值的补偿。他对补偿的界定:“用译入语语言形式补足在转换原文语言形式时造成的语义损失”。柯平提出面向译语规范、要义优先的语境中等值补偿,认为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符号意义不对应导致翻译损失。区鉷提出语境中功能对等的概念补偿。孙迎春提出文学艺术审美要素的补偿。屠国元提出文化信息翻译的妥协与补偿。
张继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诗人。安史之乱后,中原百姓沦入深重灾难之中,已中几年进士的张继还没来得及被任用,在这种情况下,他来江南游历,足迹遍布会稽、吴郡一带,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没有官职,生活艰难。就在这种国难身贫的困境中,张继来到了枫桥之地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这首诗意境清远、情景交融,描写了苏州城外江边的夜景:残月西沉,秋霜满天,耳边偶尔传来一两声乌鹊的啼鸣;在朦胧的夜色中,江边的枫树只显现出黑黝黝的树影,江中的渔火在雾气茫茫中闪烁,这两种景色的对峙勾起了诗人的羁旅之愁;附近寒山寺传来低沉而悠长的夜半钟声使诗人的乡愁更加深沉。全诗以“愁眠”为主线,使其中的景物、色彩、音响、环境与夜泊江边客子的心绪和情怀协调统一,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1]这首传世七绝自然也受到了中外翻译家、诗人的喜爱,至今已经有三十种不同的译本。本文试重点比较其中五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文,以探究补偿手段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
1.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2]
2.Anchored at Night near Maple Bridge
The old moon is going down
And the crows make a ruckus
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frost
There are maples on the riverbank
And the lights of fishing boats
Drift with the current
I fall into a sad sleep
The monastery on cold mountain
It is outside the town of gusu
The sound of its bell
Touches the guest boat at midnight[3]
3.Maple Bridge Night-mooring
Moon sets,a crow caws,
frost fills the sky
River,maple,fishing-fires
cross my troubled sleep
Beyond the walls of Suzhou
from Cold Mountain temple
在上述的研究与分析期间我们可以较好地发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利用自身掌握的函数知识在图形中充分了解与明确函数的实际模型,同时再以此为基础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地解决。其中这次实际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相应的教学流程模式,可分为六个教学环节:
The midnight bell sounds
reach my boat.
(Gary Snyder,unpublished manuscript,1953)
4.Tying up for the Night at Maple River Bridge
Moon setting,crows cawing,frost filling the sky,
through river maples,fishermen's flares confront my uneasy eyes.
Outside Ku-su city,Cold Mountain Temple—
late at night the sound of its bell reaches a traveler’s boat.
5.Mooring at Night by Maple Bridge
The setting moon,a cawing crow,the frost filled sky;
River maples,fishermen's flares,and troubled sleep,
From the Cold Mountain Temple,outside Suzhou
The tolling of the midnight bell reaches the wanderers'boat.
弗罗斯特曾说“诗就是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也有其他西方学者说“诗亦是翻译中所收获的”。还有论者称“翻译带给了整个现代文学创作以灵感,对于诗歌尤其如此。”[4]由此看来,翻译和诗歌彼此影响,关系密切。诗歌在翻译中容易丧失的是原诗的形式、意境、文化,而所获的则是译者对于原诗新的体验与阐释以及不同形式诗歌特色的交融。为了实现原诗和译诗最大程度地相同,从而真正传达原诗的音美、形美、意美,译者需要使用补偿手段。[5]下面分析补偿手段在《枫桥夜泊》英译本意境、形式、韵律方面的应用。
1.意境方面的补偿。
原诗共有28个字,然而17个字都在描述景色。这些景色看似是无意识的累加,实际是诗人严密的逻辑和美学思想关照下的集中表达。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形成了夜半钟声的背景,勾勒出来一幅静谧、孤寂的画面。而“夜半钟声到客船”则将全诗的神韵展现出来,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夜晚的孤寂、诗人的羁旅愁思,也展现了诗人物我两忘的情怀,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在原诗中许多意象都含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在翻译过程中能否采用适当的补偿手段让译文与原作保持最大的相似性决定了译文的质量。如原诗“霜满天”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现象,因为霜在地而不在天,但是诗人置身于夜泊的小舟感受着茫茫的夜气,就会有周围弥漫着霜华的感觉。中译文1将其译为“the frosty sky”,运用了减词法省略了“满”,准确表达出了原诗的意境,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译文2译为“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frost”,译文3、4、5翻译中都将满译为“fill”,直接表达了原文的表面意思,却过于直白,有失诗的含蓄。又如“姑苏城”一词的翻译,译文1译为the city walls,采取了替代法,译文2译为the town of gusu,译文3译为the walls of Suzhou,译文4译为Ku-su city并在文末注释为an old name for Suchow,译文5译为Suzhou。而姑苏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传承所形成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姑苏是吴文化,甚至江南文化的代言人。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文人心中,这里是“中国文化静谧的后院”,事成事败之后,他们愿意随时来这走走,或好好休憩,或排解胸中的郁闷。因此,姑苏乃独特的文化意象,在翻译中需如实传达给译文读者。而译文读者多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也需要对中国特有的文化名词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所以在音译姑苏的基础上,不妨加条注释:Gusu(Suzhou today),a city famous for its historical associations and natural tranquility.这样才能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原诗,真正实现原诗与译诗的最大相同。
2.形式、韵律方面的补偿。
形式不可译,形式不是翻译的目标,这几乎是普遍接受的观点。然而形式的意义与作者的意图密切相关,而有时直接体现着作者的意图。这就意味着,在翻译中,只有再现了它的“形”才能再现它的“意”。形式的翻译很难,原因在于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而旋律与节奏美是诗的重要特征。卡西尔就诗的问题说道:“一首诗的内容不可能与它的形式——音韵、音调、韵律——分离开来。这些形式成分并不是复写一个给予的直观的纯粹外在的或技巧的手段,而是艺术直观本身的基本组成部分。”梁宗岱也说“在创造最高度的火候里,内容和形式是像光和火般不能分辨的”。因此,在诗歌翻译中,形式的翻译是要追求的。而这就需要使用一些补偿手段去寻求形式和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中国古诗有严格的字数和韵律要求。《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有四行,每行七个字。汉语中每个字有一个音,但是英语中每个单词不只有一个音。所以很难实现译文与原文一样有相同数目的音节或是字数。在五个译本中,三个译本由四行构成,另外两个一个十一行,一个八行。原诗第一、二、四行押“an”韵,从而使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大多数汉字以元音结尾,元音发音更为响亮饱满,而英语单词常以辅音结尾。汉语有四个调而英语只有升降调。这些都限制了译文在形式方面与原诗的相近、对等。为了实现与原文的最大对等,五个译文都相应的采取了补偿手段。译文1采用单词尾韵押韵的方式,即“sky”和“lie”押韵,Hill和still押韵,使全诗保持aabb的韵律规则,从而创造性地再现原诗aaxa的韵律。另外,译者巧妙地运用英语头韵使译诗具有更多的音乐性,呈现出美感,如第一句的cry和crows,第四句的Bells、break和borne。译文2的形式与音韵与原诗相距甚远,失去了原诗的凝练与美感,但是也有部分单词如sad和sleep,monastery和mountain押了头韵,“crows”和“ruckus”,“lights”和“boats”,“drift”和“current”押了尾韵,从而增添译文的流利性。译文3形式与音韵也与原诗相差很大,它短小的句子,自由的韵律和对意象的集中处理,体现了意象派诗学主张。译文4运用v-ing形式增加声音的美感和诗的动态感。译文5对韵律考虑的不多。综合比较五个译本,译文1运用了多种补偿手段,更好地阐释了原诗的音、形、意。
语言文化差异会导致诗歌翻译的损失,因此采用多种补偿手段是诗歌翻译的内在要求,这一方面是由于诗歌的特殊性质,另一方面是由于语言所搭载的文化信息、价值观念、审美心理的巨大差异容易在翻译再创造过程中造成信息和审美价值的不对称。[6]但是补偿应该适度,也不能因过度补偿造成译品的失真。
[1]胡安江.翻译的本意:《枫桥夜泊》的五种汉学家译文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
[2]许渊冲.唐宋诗一百五十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王守义,约翰·诺弗尔.唐宋诗词英译[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4]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5]张密.解读诗歌翻译的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J].翻译交流,2007.
[6]赵彦春.翻译归结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Abstract:Poesy is the purest art form of literature works,which has succinct and implicit language,clear rhythm,and neat sentence pattern.Chinese ancient poesy is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implying cultural richness.During the course of poesy translation,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lation work,translators have been aiming at the goal of likeness not only in appearance but also in spirit.That is precisely why it is difficult to translate ancient Chinese poesy,and meanwhile resulting in long-standing argument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 and the academic community.The difference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will bring on the loss of poesy translation,so it is required to take various compensation methods in the translation.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compare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Feng Qiao Ye Bo”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nsation method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sy into English.
Key words:translation;loss;compensation;Feng Qiao Ye Bo
Class No.:H315.9Document Mark:A
On the compensation metho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a view through the English version of“Feng Qiao Ye Bo”
Long Zhiyong
H315.9
A
龙志勇,讲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安徽·芜湖。邮政编码:241002
1672-6758(2011)05-0074-3
(责任编辑:蔡雪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