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
论高校辅导员成长的长效机制
韩伟
着重探讨高校辅导员成长的长效机制,通过政策保障、科学选拔、专业培训、合理任用、科学激励,逐步完善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机制,保证高校辅导员健康成长,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优化。
高校辅导员;成长;长效机制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2010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2010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辅导员未来发展与要求做出了新的规划,高校辅导员的成长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发展,关系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政策保障、科学选拔、专业培训、合理任用、科学激励,保证辅导员健康而快速的成长。
国家政策的强有力保障,高校机制的日益完善,为辅导员的成长提供了基本的外部环境,使辅导员得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管理以及服务职能。
辅导员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之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规定》对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以及管理与考核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为辅导员个人成长指明了方向,为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而后作为对《规定》的补充完善,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把辅导员的培训教育深造提上议事日程,可见国家政府对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个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计划》从指导思想、培训原则、培训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五个方面规划了辅导员的发展方向,对辅导员工作水平提升,辅导员能力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办学要求。在今天这样一个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取向趋于多元的信息时代,大量实践证明:育人的效果不仅和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载体有关,更直接与育人的“人”有关。高校学生辅导员的整体水平和个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认知态度、情感倾向和行为选择。正因为如此,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着眼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大局,着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促进专职辅导员成长成才,进一步改革创新,制定选聘淘汰机制,加强日常管理,提出教育培训计划,完善考核奖励办法。
选拔配备工作是辅导员成长的首要环节,辅导员选拔应按照中央16号文件中对辅导员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结合,保证辅导员的来源与素质。
辅导员既是学生政治辅导员,又是学生生活辅导员,同时还是具备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为此,在选拔过程中,应从多方面对辅导员进行全面的考察。作为政治辅导员,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较强的政治管制力和敏锐洞察力,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作为学生的生活辅导员,则应热爱学生工作,时时为学生着想,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作为专业教师,一定的教学业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则必不可少,严格的选拔条件为辅导员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在选拔过程中,应认真分析辅导员队伍结构状况,提出关于学历、性别、年龄、专业、人数等的具体要求,成立以学校分管领导挂帅,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选拔的领导小组,所有辅导员的选拔必须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程序,在选拔过程中,基本能力素质、心理健康状况、外语、计算机水平都在其考察范围,坚持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1]
就目前辅导员发展状况而言,学历层次参差不齐,素质高低不一。因而辅导员选拔应多渠道多层次选拔:一是从校内热衷学生工作的专业教师和党政干部中选拔,二是从优秀研究生中选拔,三是从优秀本科生中选拔同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
辅导员的培养培训是辅导员成长的关键,只有加强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培训,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辅导员的成长。
立足于学习型辅导员的成长要求,就得强化辅导员的基础培训,对所有新选拔的辅导员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度,对新辅导员进行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培训,使其初步了解学生工作的基本任务、特点、规律和方法,缩短辅导员熟悉业务的时间,提高从事学生工作的效率,另外,平时的工作培训、业务交流和报告讲座等也是基础培训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应就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贫困资助、毕业生就业等知识以专题的形式对辅导员进行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培训,从而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辅导员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具有年纪轻、文化高、反应快等特点,这就要求辅导员工作不能在低层次上运作,应积极开展学生工作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凝聚性和感染力。理论学习注重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教育,使辅导员深刻理解其理论精髓,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科学育人的理念和方法。有了理论的学习,还必须在实践中对辅导员进行锻炼和培养,所谓“实践出真知”,辅导员应该深入工作第一线,尤其是新选拔的辅导员尽可能亲历亲为,使其在深入学生寝室、课堂,亲临突发事件现场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辅导员学历偏低制约着辅导员的长远发展,近些年一些硕士、博士加入到辅导员队伍,情况有了好转,但辅导员的学历仍需提高。学校应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使其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当然,除了有计划地提高辅导员的学历层次外,能力也需不断加强,诸如教育管理与服务学生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与复杂局面的能力,进行网上教育与心理调适的能力,从事教学与科研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能力等。[1]
辅导员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辅导员教育管理能力提高,服务意识强化以及专业结构完善的过程,不同时期对辅导员工作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此,促进辅导员的成长,在对不同时期辅导员职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任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辅导员的职能。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给了辅导员明确的定位: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实现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需要辅导员厚积薄发,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实践锻炼平台,将辅导员向管理型人才引导,着重强化辅导员的管理能力,对辅导员工作绩效采取灵活变通的评价方式,不以论文多少,科研实力作为唯一评判标准。构建辅导员与党政管理干部之间的通道,把政治素质高,管理能力强,业绩突出的辅导员作为党政干部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输送到各个管理岗位,充分发挥辅导员管理才干。胡锦涛在2005年1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2]因而,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求辅导员要具有更新的管理理念,同时也要具有创新的管理方式。
(1)更新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以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对学生施加管理,用“死”的条文来约束“活”的学生,虽然也曾一度效果明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教育对象的改变,这种理念所存在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如果照搬“条款式”的管理模式,辅导员管理职能很难有效实现,为此,人本化的理念与民主化的管理理念势在必行。
(2)创新的管理方式。
辅导员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传统的“管教”方式强化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能动反映,而规章制度又只是强调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的理性思考,忽略了学生也有感性认识,将“管教”变为“指导”,将“制度管理”与“情感激励”有机结合,是新时期辅导员管理方式的创新。
胡锦涛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传统的教师理论将教师地位诠释为“德配天地,位比君亲”,将师生关系定义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也应得到辩证地看待,学生在尊师重道的同时,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对于高校辅导员,树立学生服务意识更是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理念的践行。高校辅导员树立服务意识,是时代的进步,是辅导员工作的高层次标准,要求辅导员要具备正确的服务理念和较强的服务能力。
(1)服务理念。
教育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就是为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服务是辅导员工作的宗旨,所以辅导员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只有辅导员真正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才能启发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独力性强,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程度已经不同往日,这要求辅导员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本位,思想上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观,强化学生优势,增强学生自信,学习上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探索学习方法,生活上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远景职业规划,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2)服务能力。
服务理念的建立是服务意识树立的基础,而服务能力的增强则是服务意识树立的根本。增强辅导员服务能力不仅需要辅导员自身提高素质,而且需要高校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培训。辅导员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学习,在实践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增强服务学生的能力。另外,高校对辅导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通过专家的专题讲座,学者的学术研讨,同行的经验交流,增强辅导员的理论素养,指导其实际工作。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针对辅导员的专业特长,结合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择业就业等问题,将与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辅导员工作分成若干板块,共同为辅导员成长指导方向。思想教育专家型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教学科研骨干力量;心理健康专家型辅导员,心理问题是困扰大学生学习生活重要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具有专长的心理健康咨询员,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服务;职业规划专家型辅导员,择业就业是大学生不可逃避的重大问题,就业的压力,择业的盲目,迫切需要辅导员的正确指导,培养大学生职业指导师,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3]
规范的考核制度,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促进高校辅导员成长,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制定考核条例。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实现规范的考核必须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与要求,按章办事,做到有制度可依,违制度必究。但制度的制定也要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灵活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管理,不能让制度束缚辅导员工作,使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其主观性与能动性,体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
(2)严格考核制度。
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是科学评价辅导员工作,督促辅导员不断创新进步的重要手段。就方式而言,主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互评、院评与校评相结合,部门评审与学生满意度测评相结合对辅导员进行考核。就内容而言,主要从基本素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教育效果和科研成果等对辅导员进行考核。对辅导员的考核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落到实处,考核过程要公平、公正、公开,考核结果要和辅导员的聘任、奖励、晋级等挂钩。
(3)完善淘汰制度。
辅导员职位必须是有上有下才能保证辅导员的持续发展,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对不合格的辅导员要及时调离辅导员岗位,尤其是在政治原则、立场、方向问题上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能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完善的淘汰制度,有利于激发辅导员潜在动力,加快辅导员成长进程。
(1)待遇落实,政策扶持是基础。
学校不仅要重视辅导员的培养、考评,还应注重改善他们的待遇,对辅导员待遇实行优惠政策,使辅导员的劳动得到充分尊重。首先,在政治待遇上,专职辅导员本科毕业工作满两年,研究生毕业满一年,经考核优良的可晋升副科级,本科毕业工作满五年,研究生毕业满三年,考核优良可定正科级,学生工作时间较长,工作业绩突出的可考虑处级及其以上待遇。其次,在经济待遇上,应把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纳入学校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辅导员的实际待遇不低于甚至高于同级专任教师的平均水平。再次,在职务聘任中,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考核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以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在分配指标时向辅导员适当倾斜,确保辅导员骨干由助教、讲师向副高以上职称的晋升。[1]
(2)拓宽出路,合理分流是关键。
在鼓励和支持辅导员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应积极引导辅导员向教学、科研工作岗位发展,对特别优秀的辅导员进行重点培养,把其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具备领导干部条件的,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提拔到领导岗位,部分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辅导员可推荐到校外其他单位工作。通过这种良性的运行机制,为辅导员成长提供发展远景,有利于辅导员能动性的发挥和积极性的调动,使之对辅导员事业的不断追求,在自身成长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新华网.胡锦涛: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5-01/19/content_2478936.htm.2005-1-17.
[3]董晓巍,王红丽.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4).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growth of college counselors.By means of policy support,scientific selection,professional training as well as proper personnel appointment and scientific incentives for college counselors,the quality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s will be gradually improved grown healthy.The purpose is to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Key words:college counselors;growth;long-term mechanism
Class No.:G641Document Mark:A
On the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Growth of College Counselors
Han Wei
G641
A
韩伟,硕士,助教,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邮政编码:637002
西华师范大学基金项目[10A023]的阶段性成果
1672-6758(2011)05-0012-3
(责任编辑:蔡雪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