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略论

2011-04-07 13:46杨道麟
关键词:沉潜教者语文

杨道麟

(华中师范大学 中文系,武汉 430079)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略论

杨道麟

(华中师范大学 中文系,武汉 430079)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的研究。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是指“体验”、“领悟”、“品味”等彼此谐和的关系。

沉潜方式;体验;领悟;品味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是指“体验”、“领悟”、“品味”等彼此谐和的关系,它们之间虽互相联系但又各有侧重,施教者运用的目的都在于促进受教者在语文 (语言、文章、文学,下同)[1]中养成探索品质、觉醒道德意识和建构自由心灵[2]。它是施教者在语文中引导受教者真正潜入“脑”底,或近距离乃至零距离或远距离乃至长距离地“观照”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不知不觉与“出入”说的意义阐释方式和“俯仰”说的审美观照方式一起完成了理论上的契合和方法上的回应。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3]的创造性人才和“健全的人格”[4],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5]的全新境域,必须着力探究“沉潜方式”这一“寓学于乐”的方略。以下试图从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体验、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领悟和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品味等三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

一、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体验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体验就是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将语文的“意向”与“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活动之中而获得“真”的启迪、 “善”的感悟与“美”的濡化的一种方略。这种方略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而形成的新行动、新选择的方式,不但是他们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等的亲历、体认与验证,而且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它主要通过想象、移情、神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并产生新的经验,从而使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并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因此,这一方式作为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方略中的沉潜方式之体验既要注重语感,又要化育情感,还要把握美感等三个方面。

(一)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体验要注重语感

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中,实施“寓学于乐”的方略,必须抓好“体验”中的“注重语感”这个不可或缺的方式。注重语感的沉潜方式就是施教者在语文中要善于设置语境,通过引导受教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储备,生发联想,展开想象,深入领会和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感水平。然而,我们不少施教者在语文教育中却隔断了受教者语文的多彩生活,脱离了受教者的语文的实际应用,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的一些施教者对语文学科的特性悟得不深,没有从中国上千年的语文教育传统中吸收有益的营养。因此,我们施教者在语文中必须重视培养受教者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在言语实践中,长期对各种言语材料在反复“沉潜”的方式中习得的。它不仅是对语文本身多项语义的感悟,还包括对言语行为或读写经验的感悟,而且它还具有超言语的广泛意义;它可以帮助受教者知觉自我,知觉社会,形成各种角色体验,获得学会学习乃至学会做人的人生感悟。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只有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中的深蕴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用浓墨重彩描绘了三幅“八百里洞庭”的优美、壮丽的图景,同时又融入了自己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情,真可谓“情随景移,情景交融”了。教学这篇课文,施教者可引导受教者感悟主要内容,并通过对画面的剖析,引导他们“入境”,不但能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且能让他们领悟到作者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在语文中体验“深蕴”,这是受教者作用于言语对象的结果,是建立在言语材料意义被有效接纳的基础上的言语意义的再创造,既包括他们对言语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又包括他们对言语信息的反馈与输出,最能体现他们的语文智慧。因而,施教者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受教者的语感,需要引导他们在语文中的长期历练、内化,并进而去感受“意义”,这是相当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注重语感的训练毕竟是语文教育的方向,需要我们施教者去努力地思考和实践,从而使受教者既感受语文而触发语感,又品味语文而领悟语感,还实践语文而习得语感,更积淀语文而生成语感。

(二)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体验要化育情感

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中实施“寓学于乐”的方略,必须抓好“体验”中的“化育情感”这个不可或缺的方式。化育情感的沉潜方式就是施教者在语文中要重视优美形象及情感与情趣的情境创设,通过引领受教者走进文字作品 (文章作品、文学作品,下同),以唤醒他们的情感与经验积累,全身心地与文字作品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但是,在语文教育中,我们有些施教者对语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大多忽略并置之不顾,且有意作了泛化、浅化、异化的处理,导致语文课堂没有智慧的沟通,失却心灵的碰撞,缺乏理想的放飞,这就使受教者丧失了生命的活力与激情,他们在语文中就如喝无味的白开水,既不会激动也不会动情。因此,我们施教者在语文中必须加强受教者的“化育情感”的教育,它是语文教育中的施教者与受教者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的生命演绎。纵观现行的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其中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既展示了《大堰河》的母子情、 《背影》的父子情、《王贵与李香香》的夫妻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一面》的战友情,又歌颂了《满江红·写怀》中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报国之情;《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救国之情;《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效国之情;《与妻书》中林觉民的“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殉国之情;《革命烈士诗三首》中李大钊、恽代英等革命先烈的为谋求祖国的自由和解放的爱国之情,还表达了《雷雨》中作者对周朴园的虚伪、凶狠、随机应变的丑恶灵魂的厌恶之情、《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反动派屠杀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之情、《皇帝的新装》中作者对皇帝的腐朽愚蠢与虚伪自私的讽刺之情、《纪念白求恩》中作者对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赞扬与崇敬之情、《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中作者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讴歌之情、《两棵奇树》中作者对“舍己为人受人敬,劳动人民创财富”的赞美之情、《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赤诚忠贞之情与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景仰之情和对贤臣的爱慕渴求之情及对小人的鄙视厌恶之情,等等。可以说,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叠彩纷呈的情感海洋。这些无比丰富的情感因素为施教者在语文中化育受教者的情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无不滋润着、陶冶着、净化着他们的心灵,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

(三)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体验要把握美感

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中,实施“寓学于乐”的方略,必须抓好“体验”中的“把握美感”这个不可或缺的方式。把握美感的沉潜方式就是施教者在语文中要牢固地立足于语文教育的规律,引领受教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他们在感受、鉴赏、品评和借鉴中不知不觉提高审美能力。然而,在语文教育中,有些施教者一方面进行着大量的无效劳动,是那样孜孜不倦地追求所谓的理性分析,把一个个活生生的语文现象当作尸体一样任意宰割;另一方面,有些施教者却又缺乏有力的措施对受教者的读、写、听、说等能力训练加以有效的指导,甚至于挥舞“应试”的大棒对其横加限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的施教者对语文学科的特性悟得不深。因此,我们施教者在语文中必须加强对受教者的“把握美感”的教育。这就要求施教者应充分运用各式各样的手段,唤起受教者对语文表象的多种感觉,从而“诱使”他们的各种感觉进入兴奋状态,让他们驰骋于广阔、丰富的想象天地,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感染。语文课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的课,我们施教者只有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受教者的精神的开拓、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使他们领会到语文中所包蕴的丰富内涵。“文质兼美”的文字作品是作者美感的具体反映,施教者要引导受教者深入文字作品之中,让他们在反复吟咏、再三咀嚼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美,进而提高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育中,施教者不仅要让受教者了解到文字作品中词句语汇的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对文字作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潜心体味其中的美感与作者的情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把握这首诗,施教者先透过“见”、“念”、“怆然”、“涕下”等词,可让受教者领略诗人的无不包容着慷慨悲凉的情愫;再通过联想和想象去联结、补充,让受教者深刻地感受到诗中的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在此基础上,施教者可引导受教者创造性地想象出: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对这类课文,施教者应力争创设一个美感的“心理场”,如果受教者进入这个“心理场”,也就是进入情境、亲历现场,那就会获得深度的感受与体验、理解与感悟。

二、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领悟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领悟就是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将语文的“意向”与“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活动之中而获得“真”的启迪、 “善”的感悟与“美”的濡化的一种方略。这种方略是施教者在语文中引领受教者树立“要把‘根’留住的信念”而产生的深层次的、活生生的、令人醉迷的并达到净化后而进入高级阶段的方式,包括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领悟一方面要体会语文中所蕴含的“真”,另一方面要体会语文中所蕴含的“善”,除此还要体会语文中所蕴含的“美”。因此,这一方式作为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方略中的沉潜方式之领悟既要感受形象又要领略意境还要体味情韵等三个方面。

(一)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领悟要感受形象

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中,实施“寓学于乐”的方略,必须抓好“领悟”中的“感受形象”这个不可或缺的方式。感受形象的沉潜方式就是施教者在语文中要努力帮助受教者建立一个清晰的内心视象,引导他们从语文中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种种“事象”和“物象”,以使他们在愉悦中吮吸语文的甘露,体会语文的美丽。然而,在语文教育中,我们施教者对语文中的“事象”和“物象”等所蕴涵的非常丰厚的意义,只是引导受教者采用简单的“显而易见”方式,以致忽略了它们的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意义。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施教者应千方百计地在语文中调动受教者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语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之有声有色地在脑中活跃起来,从而获得“感受形象”的教育。语文学习,不像绘画、影视艺术那样直观具体,必须把文字作品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头脑中生动鲜明的形象。这时,文字作品已不再是文字符号的集合,而是化为受教者心目中的一种特定的场景,一种鲜活的“影像”。我们施教者引导受教者阅读文字作品,有时会感到“文”已尽而“意”无穷,这正是所谓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艺术境界。感受形象的沉潜方式是语文教育的基点,它是深入挖掘、引发情感、产生审美体验的一种独特方式。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韩麦尔先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了他对祖国的厚爱、对自己工作的热衷、对学生的无限希望,以及对国土沦丧的深切悲哀和痛苦心情。这里的韩麦尔先生已经不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简单还原与复制,而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一个艺术形象。其特定的背景就是19世纪70年代,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被迫将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亡国之恨激起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之情。施教者只有引导受教者体会到这一点,才会把韩麦尔先生从一个普通教师上升为一个爱国战士的形象,从而使他们的“清晰的内心视象”更趋于深层:或者知道时间的发展,或者知道空间的移动,或者知道事物的运动,等等,这就是形象感受。这里,受教者必然会得到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受到一次彻底的审美熏陶,进而产生更为强烈的美感追求。

(二)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领悟要领略意境

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中,实施“寓学于乐”的方略,必须抓好“领悟”中的“领略意境”这个不可或缺的方式。领略意境的沉潜方式就是施教者在语文中要引导受教者从文字作品中体味作者所展示的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氛围,以使他们切实领略意境的内涵。然而,在语文教育中,我们施教者往往把组成意境的各个要素人为地加以分开,或“得鱼忘筌”或“得意忘言”或“庖丁解牛”或“得意忘形”地去进行所谓追本求源的探讨、条分缕析的解说,这就严重脱离了受教者学习语文的实际,忽略了对文字作品意境的直接、整体的感悟。因此,我们施教者必须引导受教者进入文字作品的特定意境,使他们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文字作品的思想底蕴与美学价值,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和一个“美”字来。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意境深邃的篇章,如何引导受教者来领略文字作品的隐含在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的意境,显得尤为重要。如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施教者可让受教者反复诵读,积极思维,闭目遐思,展开想象。这样,他们眼前便会浮现出一幅北国雪景图:辽阔的北疆旷野迷茫,玉龙狂舞;天寒地冻,粉装玉砌;滔滔黄河,偃声息威;逶迤群山,游若银蛇;雪霁日出,红白交映……这是何等绚丽而又壮观的画面,能使他们完全沉浸在祖国山河壮美的意境之中,从而滋生出强烈的喜爱之情。又如教周敦颐的《爱莲说》,施教者为使受教者领略莲的冰清玉洁、暗香浮动的风骨,步入高雅隽秀的意境,可先引导他们背诵已学过的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着,施教者可布置受教者认真观察课本中的彩图,思考课文中是用哪些语句从哪些方面来写出莲之美的。然后,施教者可选播多角度展现莲之丰姿的录像:那粉红的荷花摇曳多姿,那碧绿的荷叶露珠闪烁,那笔直颀长的茎秆,那微波荡漾的一池清水……这就使课文中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意境得到了直观、动态的展现,“不染”、“不妖”的抽象,“不蔓不枝”的模糊,全被细致逼真的画面所化解,使受教者自然而然地认同作者的赞叹,从而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真善美的艺术境界之中。

(三)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领悟要体味情韵

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中,实施“寓学于乐”的方略,必须抓好“领悟”中的“体味情韵”这个不可或缺的方式。体味情韵的沉潜方式就是施教者在语文中要引导受教者领悟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他们产生着迷的快乐体验,从而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起芳香充盈的心灵空间,进而产生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情韵。然而,在语文教育中,我们施教者对文字作品分析得云里雾里、头头是道,讲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但受教者对文字作品却没有自己的真实体验,只是被动地接受,不知这些分析对自己到底有何收益,结果忽略了文字作品的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情韵的体味,其收效甚微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施教者必须引导受教者深入地领略文字作品中所蕴涵的独特情韵,并让他们从中获得如品香茗的美感。比如读冰心的《南归》,他们会禁不住流泪;看巴金藏报纸的事,他们会满怀辛酸;随着李健吾去登泰山,他们会觉得苦乐相随;跟着刘白羽在母亲河上航行,他们也会激动不已。又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表现出了“秋”的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别有一番情韵,尤其是文中对槐树的描写就创造了无穷的诗意。作者的行文既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秋的美。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情韵,我们施教者要善于在“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引导受教者悟出作者的匠心,在咀嚼中体味情韵、把握情感,从而带领他们沉浸到美的氛围之中。再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细致刻画、尽情渲染、着力烘托了“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的洪州、“层台耸翠”和“飞阁翔丹”的滕王阁、“云销雨霁”和“渔舟唱晚”的三秋景色,等等,真是色彩艳丽、辞章华美。这与作者高昂的意气、积极向上的热情和谐一体,气势奔放而又流畅自然。《滕王阁序》原是一篇游宴诗集的序,其主体部分先写滕王阁的宏伟建筑和赣江的明丽秋色,然后由景而生情,以低回反复的手法抒写作者“不见长安”之叹和仕途绝望的情怀。受教者读到这个地方,只要大致了解作者因戏为《檄英王鸡》一文而被逐出京都,此后又坐事除名这番经历,大概能感受到字字句句都充满了英雄末路之悲,从而产生一种语近情遥、语简意丰、含吐不露,甚至是让自己动容、动情的美。

三、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品味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品味就是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将语文的“意向”与“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活动之中而获得“真”的启迪、 “善”的感悟与“美”的濡化的一种方略。这种方略是施教者在语文中引导受教者所产生的品尝玩味、品尝体味、品尝回味等方式。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只有细品、深品,才能品味其中的奥妙。有学者这样形容:语文不但是一杯浓茶,愈品味道愈悠长;而且是一瓶美酒,愈品香味愈醇正。施教者与受教者只有拥有打开无数扇语文大门的万能钥匙,才能品味它的那份博大精深的美!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方略中的沉潜方式之体验既要着眼内涵又要着重意韵还要着力精髓等三个方面。

(一)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品味要着眼内涵

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中,实施“寓学于乐”的方略,必须抓好“品味”中的“着眼内涵”这个不可或缺的方式。着眼内涵的沉潜方式就是施教者在语文中引导受教者要有意识地关注文化的开掘,认识文化的特征,理解文化的价值,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语文教育的文化功能。然而,在语文教育中,我们某些施教者唯“教参”是从,对语文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有所忽视,致使语文教育成为“应试”的附庸,这就失去了语文的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施教者必须在语文中引导受教者以期拨正那种时下流行的“非语文化”的倾向。从文化的视角考察,有学者认为,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语文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构建的过程。比如解读《阿Q正传》,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阿Q与赵太爷属于两个阶级,二者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其间的对立与冲突十分尖锐,显然,这种理解易于形成公式化,流于表面化甚至概念化;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阿Q与赵太爷在文化心理上有相似的一致性:阿Q具有“主子性”,决不放弃统治别人、凌辱别人的机会,而赵太爷失意的时候也逆来顺受、奴性十足。实质上,阿Q与赵太爷都具有同样的精神胜利法,鲁迅抨击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劣根性,即失意时任人宰割,甘于屈辱,在兽面前显示出“羊”性;得势时则趾高气扬,以强凌弱,在“羊”面前显示出兽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就要求我们施教者一定要引导受教者善于捕捉语文中的文化信息,并深刻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除此,还要从先贤今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思维结晶中感受到他们的“高尚”、“淡泊”、“豁达”的胸襟,体悟到人类勤劳勇敢、诚信智慧、不畏艰难、热爱和平的传统美德和崇高道德的价值取向,并在语文的积累中吸收文化智慧,丰富文化素养,认识到中外文化的丰厚博大,继而为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奠定“精神底子”,为塑造热爱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服务。

(二)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品味要着重意韵

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中,实施“寓学于乐”的方略,必须抓好“品味”中的“着重意韵”这个不可或缺的方式。着重意韵的沉潜方式就是施教者要引导受教者畅游在五彩缤纷的语文海洋之中,让他们尽情享受语文的荡人心魄的流动曲线,倾心触摸语文的热烈欢跳的至美感觉,从而把语文中所隐含的意韵挥洒得淋漓尽致。然而,在语文教育中,我们不少施教者对语文中所蕴涵的非常丰厚的意韵却只是引导受教者采用抽象思维的判断、推理方式进行,以致忽略了它们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美学蕴涵。因此,我们施教者必须引导受教者深入地领略文字作品中所蕴涵的独特美学意韵,并让他们从中获得如嚼橄榄的美感。例如《过巫山》是陆游的《入蜀记》中的一节,记录了作者乾道六年十月二十三日乘船经巫山凝真观,拜谒妙用真人祠的所见所闻。作品精练而又形象地描述了巫山及巫山神女峰的奇丽风光。作品一开始便点明了作者所要描述的对象——巫山及巫山神女峰:“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仅这两句就把巫山及巫山神女峰的雄峻壮伟烘托出来了,并以人们对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的议论与之相比,衬托出巫山及巫山神女峰的无与伦比之奇。接下来,作者通过比较,突出了巫山神女峰之“纤丽奇峭”:据碑记,描述奇峰中缭绕的仙乐;听传说,称赞神女助大禹治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特别精心地刻画了巫山神女峰上的几朵白云,晴空万里,四宇澄清,无一丝云彩,忽见巫山神女峰那奇幻灵动的美丽景色展现于欣赏者眼前,从而引发出欣赏者对巫山神女峰的景仰之情。作者把眼前所见之景与关于巫山神女峰的神话传说巧妙地融为一体,这就为欣赏者铺开了一幅梦幻般的仙境画面:高峻干云直插江中的巫山,中秋时节仙乐缭绕峰顶;万里晴空中悠然飘来的几朵白云,如鸾似鹤,飘逸自得……其影其色,其声其光,其动其静,其虚其实,节奏强烈,韵律和谐,令人如醉如痴。作品最后写了过去有几百只乌鸦,不知为何到现在却忽然看不见了;如果遇上年旱,大家都要到清水洞去求雨,听说还非常灵验。作者着墨虽不多,却形状神会,有比较,有衬托,有描绘,有想象,层次是那么分明,却又融合得那样自然。所有这些,对于作者表现巫山及巫山神女峰的奇丽风光,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陪衬,能使作品形成无穷的意韵美,让欣赏者读过之后,既能真正把握住作品的思想内容,又能真正领悟到作品的特有韵味。

(三)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品味要着力精髓

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中,实施“寓学于乐”的方略,必须抓好“品味”中的“着力精髓”这个不可或缺的方式。着力精髓的沉潜方式就是施教者要放心大胆地在语文中深入到受教者的心灵深处,从宇宙人生的理解、认识层面上进行人生的切磋、交流。然而,我们不少施教者在语文教育中只是引导受教者张口闭口谈哲学、动不动就引用哲学家的言论和术语,却没有很好地把哲学原理运用于语文教育问题的探究之中。因此,我们施教者必须引导受教者深入地领略语文中所蕴涵的独特哲学精髓,并让他们从中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字作品具有很丰富的哲学含量: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的思想作为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核心思想,维系了中国几千年的稳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我国现代的思想理论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指引了方向;现代科学理论下的时空观,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给我们诠释了最新的宇宙观,为人类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例如《老子》、《庄子》的朴素辩证法,《荀子》的唯物主义,《孟子》的比喻推理……这些文字作品中往往因含有不少育人的哲理美,无不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又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佳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被人们千古传唱而不衰、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闻一多的《色彩》都因饱含哲理而影响深远……这些文字作品中往往因隽永悠长而给人们以智慧的思考。在语文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内涵,那就是“世事洞明”的具体实践,或者说是思辨性思维在实际中的运用。比如阅读《窦娥冤》、《哈姆雷特》、《老人与海》等悲剧作品,其中所蕴含的黑暗与光明、邪恶与正义、成败与荣辱等相对性、依存性的哲理,最能打动人心,我们只有运用哲学思辨来看待,才能获得更为通透的认识。又如鉴赏西方现代派作品,既可以看到人事的荒诞,又可以看到人性的扭曲,还可以看到社会的变态。这里面折射出来的哲学内涵,就是哲学层面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相互对立的观点、互相依存的观点的运用。所有这些,正是“洞明”的利器,也是“洞明”的突破点。学界认为,思考语文问题时是应该谈谈哲学精髓的,没有一定的哲学方法,几乎无法展开语文问题的思辨。哲学可以指导我们在语文中提高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也可以指导我们在语文中提升人文素质、审美素质,还可以指导我们在语文中洞察人生、理解人生。

笔者以上论述,表明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体验既要注重语感,又要化育情感,还要把握美感;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领悟既要感受形象,又要领略意境,还要体味情韵;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品味既要着眼内涵,又要着重意韵,还要着力精髓。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各有侧重,施教者运用这些的目的,都在于促进受教者在语文中“探索品质的养成”、 “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以期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

[1]曾祥芹.“一语双文”时代渐行渐近[J].语文建设,2009(11):4-6.

[2]杨道麟.语文教育应探求真善美融合的新理念[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6):130-132.

[3]杨道麟.试论语文教育中国化的方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1):102-108.

[4]中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5]曹明海.让语文点亮生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9):13-14.

On the Immersing Method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Esthetics

YANG Dao-lin

(Chinese Department of CCNU,Wuhan 430079,China)

In the perspective of esthetics,the aim of Chinese education is to train creative students with ability to seek truth,be kind,explore beauty,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perfect personality to enter a new phase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s.For this reason,it is necessary to do a research on the immersing method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esthetics.The immersing method of Chinese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experiencing,the comprehension,the savor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hree.

Immersing method;experiencing;comprehending;savoring

B83-05

A

1673-9779(2011)04-0442-07

2011-05-23

杨道麟 (1959—),男,湖北潜江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哲学和语文教育伦理学及语文教育美学的研究。

E-mail:yangdaolin@sina.com

[责任编辑 王晓雪]

猜你喜欢
沉潜教者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柳青:沉潜于生活深处
沉潜冷梅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沉潜迷醉达拉湾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