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

2011-04-04 04:22丁兆叶王旭升张利增周颖萍王海燕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网络化健康状况心理健康

● 丁兆叶 王旭升 张利增 周颖萍 王海燕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

● 丁兆叶 王旭升 张利增 周颖萍 王海燕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进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与途径。本文探讨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以及后期管理与使用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使用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客观、综合地记录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档案材料。开展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为高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心理档案的建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发展自我。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普及,心理测评、心理档案的建立也逐渐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传统纸笔笔试中转变出来,大大方便了心理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下面我们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利用网络化心理档案系统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方法与体会。

一、确定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全面了解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究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因此,大学生心理档案内容至少应包含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情况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涉及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主要包含: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以上信息可通过学籍档案以及心理测试前学生基本情况问卷的填写获得。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情况,具体包括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这是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这部分资料主要通过心理测试获得。

另外,对于少数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心理档案还应包含心理咨询记录以及其他相关情况:如日记、书信、网上聊天、学校违纪处分材料等。

二、确立心理档案的工作平台

(一)开发或选购网络版心理档案系统

为了快速有效地建立大学生的心理档案,首先应具备网络版心理档案系统。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过硬的学校,可以组织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师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合作,开发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网络化心理档案系统。

(二)选择测评量表

心理测量是建立心理档案的主要手段,因此,心理测量量表的选择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测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其中选用信度和效度较高、在国内使用较多、反映较好的三个量表来评价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评价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三、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一)建立心理档案之前的准备工作

1.配备专业化的心理档案工作人员。心理档案的建立需要配备专业化的人才,一般由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组织实施,并指定一位责任心强、专业能力过硬的心理健康老师负责。

2.进行网络版心理档案系统的相关设置。包含设置院系资料、导入学生的学籍信息(包含学号、姓名、学院、年级)、生成测试量表、设置测量管理参数等。

3.确定指导语。指导语内容应包含测量的目的、测量的保密性原则、填写方式等让学生打消顾虑,使心理测量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

4.确定测试步骤。确定心理测试的步骤,并制成电子文档,以方便测量时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大屏幕投影。

5.预测。安排各班心理委员参加预测,以期发现问题,修改指导语和测试步骤。

6.安排参加测试的人员、时间、地点,制定合理的心理测量工作日程安排表,下发测试通知。

(二)实施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安排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以教学班为单位集体施测,测试时间为60分钟。学生由辅导员带进教室,班级心理委员进行辅助,主试宣讲指导语后,学生按测试步骤进行。学生录入学号登陆心理档案系统,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后进行16PF、UPI和SCL-90三项测试。测试结束,安排适当时间允许学生查阅学习结果解释和指导建议,学生若有疑问,建议学生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找老师咨询。学生全部退场后,安排下一个班级进行测试。

(三)测试结果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心理档案

1.网络化心理档案的查阅与整理

学生在心理档案系统上一旦完成测试,系统会自动形成学生的网络化心理档案,档案材料包含学生的个人情况、普查测量记录、自测测量记录、问题留言记录、网上心理咨询、相关描述评语等等。所以测量结束后,管理员要及时登录心理档案系统查阅并登记生成心理档案的人数以及存在的问题。着重查阅分析系统筛选出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档案信息,并进行登记。

2.网络化心理档案的电子档案备份

考虑到计算机网络存在病毒攻击、服务器故障等不可预料的情况,为保证网络化心理档案的安全和有效运用,可导出网络化心理档案,形成电子文档,存储在电脑硬盘或移动盘上,在非网络环境下使用。按年级、学院建立文件夹,学生按学号顺序排序,方便调用查阅。

另外,导出系统筛选出的可能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名单,按年级学院保存成电子文档,以备后期进行跟踪和干预。

3.网络化心理档案的纸质备份

为确保心理档案的安全,方便在停电、电脑故障等意外情况下查阅心理档案,可打印全体或心理异常学生的电子档案,形成纸质材料。

4.心理档案其他相关材料的收集

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心理测量获得的。但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干预计划以及其他相关情况:如日记、书信、网上聊天、学校违纪处分材料等都要及时收入心理档案。

四、心理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以后,必须由专门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制定严格的查阅管理制度,严守保密原则。首先,管理手段上要注意保密,心理档案系统的登录密码不能随意泄漏,电子档案要实行加密管理,纸质档案要保存在保密性能好的档案柜中。同时,不得将学生心理档案材料随意外借或泄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哪些内容以什么方式让学生或其他相关人员了解。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档案建立后要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首先,指导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和心理保健能力。指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心理档案的数据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的水平,主动调整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逐步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人格。

其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咨询效率。心理健康档案系统的建立可以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心理老师可以借助心理档案,迅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成长环境,选择有效的方法和学生建立发展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帮助,提高心理咨询的效率效果。

最后,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管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发展变化的,利用网络化心理档案系统,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动态地记录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到及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调适个人心态,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1]周春开等.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利用[J].研究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6).

[2]梁英豪.大学生心理档案及其测评系统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8,(5).

[3]隋丽丽等.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有效方法[J].兰台世界,2007(8).

[4]刘艳.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责任编辑:何 言)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2008GZ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丁兆叶 王旭升 张利增 周颖萍 王海燕/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化健康状况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
中年教师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行为研究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