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晓宇 郭金林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 谭晓宇 郭金林
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提供有效劳动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入手,进行农村职业教育职能的拓展、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统筹使用政策的建立,多渠道教育资源投入机制的实施等多方面进行对策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保障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教育职能拓展;职业教育公益性
在中国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问题备受关注,为“三农”服好务,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性任务,是党中央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完善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缺位,使得城镇化进程中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本。因此,如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转型,更好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成为我们今后应关注的重点和关键。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引导下,农村职业教育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职业教育多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从“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基本上转变为城市输送劳动力的“就业教育”,改办面向城市用工的机械、电子等专业,为城市输送劳动力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农村职业学校的涉农专业纷纷停办,尤其缺乏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的培训,缺乏青年农民、种植大户、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从事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深加工培训,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思路,既要加强农村非农产业人员的培训,增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进入二、三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要加强新型农民农业技术能力、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培训,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全面多方位的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是劳动力人口、资本、产业布局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必然改变着职业教育在农村城镇的布局、结构及规模。我国职业高中分布在城市、县镇、乡村的比例1985年是23.26:23.53:53.21,而到2002年三者的比例是43.63:42.05:14.32,而同一时期的三者在校生结构也从35.77:22.33:41.90变为46.51:42.82:10.67,从以上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城镇化进程使得职业教育资源不断地向县镇、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选择也发生着变化,二、三产业的专业设置比例上升,而且城镇越大,第三产业的专业比例就越大;教育内容的选择也越来越加大了职业技能培训的份额,城镇化水平越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就越大;另外专门化的高等职业院校均集中在城市,其规模也随城市规模的扩张而不断加大,更导致了职业教育在农村的供给减少,需求支撑能力减弱。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来自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技人才,尤其是能够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缺乏,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日益扩大的职业教育需求又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需求与农村教育资源承载力之间突出的供需矛盾。
1.完成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纵向衔接,实现教育对象多元化
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违背了农村智力和资源的“双开发”与“不可分离性”规律,农村青年初高中毕业后没有职业技能的支撑,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活动,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更是难上加难,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门”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巨大障碍。但发达国家已在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方面形成了有效的衔接,提供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在德国,中学毕业文凭者要成为农场主,必须参加两年以上“双元制”的职业培训,并获得毕业文凭,才能得到政府提供的政策优惠和资助。
因此,从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的关系看,应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形成有效的纵向衔接,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应更多地面向完成基础教育而没有升学的农民,完成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包括进入二、三产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青年农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组织领办人、农村经纪人等新型职业农民的现代农业职业培训,提供非学历的农民所需要的各种培训教育服务和学历职业教育,使农村职业教育对象进一步明确化。
2.完成岗前职业教育、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等培训的结合,实现职业教育内容多元化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要承担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和新农村建设者这两个战略任务。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职业教育内容,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法国的农业教育不断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除了普通的农林牧学校外,还有诸如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销售、畜牧良种保护与发展、牧马、国土整治、环境保护、森林维护、农业管理、农业服务、农业旅游等方面的专业学校。因此,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在对青年农民、种植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组织,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人才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农民兼业性和产业转移性的特点,大力加强对转型农民的非农技能培训,提供非农产业类职业技术的培训与教育,注意对农民经营管理知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技术与内容的教育,不仅使农村职业教育内容多元化,适应当地的行业企业发展和经济地理特点,办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积极为农民服务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而且更好地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扩大非农收入份额,拓宽就业致富途径。应该看到,农村职业教育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产生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四川省为例,农民工培训率由2003年的35%提高到2009年的75.4%,近5年来全省累计培训农民工1741万人次,其中获得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793万人次。据有关部门统计,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全省农民工的人均劳务收入由2003年的3459元,提高到2009年的6069元,增长75.5%,劳务收入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从1984年的12.7%提高到2009年的52%。
3.构建适合城镇化进程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教育方法多元化
改革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即职业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农村职业教育新体系。由城乡职业学校对农民进行职前教育完成农民职业学历教育,由职业学校或技能培训机构负责后继教育,完成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由现代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开展补充教育,完成农民的农业技术推广,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手段,充分考虑职业技能培训时间及教学场所的灵活性,学习时间上采用长短结合的方法,长的可以是3年的培训,短的仅一两周。在培训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发挥各专业院校、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的作用。另一方面,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实践环节,充分利用职业学校的农场或生产车间,组织学生或农民进行实际生产劳动,定期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所有企业无条件地、随时随地接受学生实习、参观及各种学习需求,有效利用信息化网络教育,建立完善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向村延伸辐射的县乡村三级农村职教培训网络体系。
1.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保障机制。政府应为县级职业学校教师提供更好的条件,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表彰奖励,要向农村执教的教师倾斜,利用政策导向,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职业教育流动;充分发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相关专业、教学及师资支援,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提高自身学历和职业技能水平。
2.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政府应考虑理顺农村职业教育条块分割、管理多头的现状,整合目前各地农业、教育、劳动、科技、扶贫等不同部门分别掌握的职业培训资源,建立统一的农村职业培训机构,打破现有的部门局限,综合运用优质职业资源,形成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全面发展的合力,真正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
3.加强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安排各类教育投资,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区域间发展的差距。
要实现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必须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把握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心,其关键在于进一步突出省、市(地)政府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的责任,突出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特点,实施职业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突出受益主体即国家和企业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
中央及省级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应明确对职业教育的切块比例,并做到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列入财政预算,安排专款,尤其加大对涉农专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实训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教师培训和校企合作的开展,实行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助学政策,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备化。
劳动部门应和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加大农民职业教育补贴,扩大免费职业教育的对象,创造、推广行之有效的教育投入形式,变就业援助为教育资助。
在注重发挥政府拨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通过市场方式,进一步拓宽农村职业学校经费来源。可适当运用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在企业所得税中考虑农民工使用人数达到一定比例时适当加计费用扣除,积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培训,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并进一步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向免费教育发展。政府要制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政策措施,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投入机制。
完备的农村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通过制定农民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将农业生产经营、农场继承和管理与接受职业教育的程度挂勾,建立严格的农业就业制度,鼓励和支持农民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如英国1981年到1985年先后发表和颁布了5个与农业职业教育有关的白皮书和政策法规,从而有效促进和保障了农民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通过立法营造良好的农村职业教育法制环境,明确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重要地位以及方针政策和实施措施等,对于提高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农村职业教育法,仅有与之相关的《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因此,为了使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法,突出地方法规的积极效应,完善其体制,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具体管理与实施。
[1]姜作培,马亮.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良性互动[J].职业技术教育,2010,(6).
[2]石伟平.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33-234.
[3]曹晔,汤生玲.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1).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2005.
[5]殷英.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10).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中的教育体系重构研究》(2010GG251)阶段性研究成果。
谭晓宇/烟台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职业教育 郭金林/烟台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陈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