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俊明
新课程背景下基于三维目标的理科教学策略研究*
● 赖俊明
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从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一线教师缺乏如何整体地实现三维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已经成为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教学研究来看,现有的教学理论尚没有提供如何为整合的三维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的理论武器,对基于三维目标的理科教学策略研究不足,缺乏对实际教学的导向作用。
三维目标;理科教学;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目标实施落实是否到位。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是笔者在深入课堂听课,进行教学调研时发现很多教师在理解、实施三维目标上存在误区,这对新课程的推进产生很大障碍,更谈不上进行有效教学。理科学科的特点是:知识性、科学性强。新课程理念下的理科课堂教学就是要培育学生掌握继续学习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方法、崇尚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根据理科学科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有效地实施三维目标,是实现理科有效教学的关键。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何有效地实施三维目标教学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各课堂的内容而定,不可能每堂课将三维目标面面俱到、轻重并列。但是目前仍有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是从“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走向“将三维目标面面俱到、轻重并列”的极端。例如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科学探究:摩擦力》一节,是通过实验,定性探究并让学生了解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渗透STS的教育。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体验如何对问题的成因和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一步体会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节课的侧重点是“过程与方法”,其次是“知识与技能”,再次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笔者在听课时发现有教师将三维目标不分主次地面面俱到、轻重并列,导致无效教学。再如初中物理课本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节,在教学时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使学生从不同的领域了解现代科学的种种成果,通过列举、演示、讨论、实验等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动脑、动手和创新能力,学习前人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教育学生实践出真知,发扬孜孜不倦、刻苦努力的精神。本节课的侧重点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目标,但有教师在教学时,苦心竭力地将三维目标面面俱到。
新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时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但笔者在调研时发现有教师存在如下误区:即“只管探究过程,不管探究结果”。一堂课努力地进行“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对必要的实践、探究结果不作归纳总结,学生上完一节课,不知道该了解、掌握哪些知识。例如在初中物理课本中《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花了很长时间进行实验探究,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成像的情况(位置、大小、虚实、倒正),但教师没有花时间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也没有总结“凸透镜成像条件”的结论。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凸透镜成像条件”的结论那就完整了。否则学生在分析、解释、处理相应知识方面的具体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不能解释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现的“手握住盛满水的透明玻璃杯,通过杯子观察发现手指变粗了”的现象,更无法解释“饮料吸管是引导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等。还有一种情况是:认为探究的基础必须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听课,笔者提前走进教室,问一学生:“这节数学课上什么内容呀?”学生说:“上节课老师布置了,每个学生都要叫爸爸妈妈拿10元钱买几件同样的学习用品,这节课要汇报。我爸爸说我的学习用品都有了。爸爸没给我钱,我也没买。”笔者问上课教师:“课前让学生用10元钱买东西,设计意图是什么?”老师说:“本节课要教的应用题是‘食堂原有50袋大米,吃了4天,每天吃8袋。还剩多少袋大米?’远离学生实际,因此布置了学生用10元钱买几件同样的东西,这节课让学生汇报:买了什么东西?每件价格多少元?买了几件?付了多少元?以此处理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新课程提出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新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谋求学科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这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作肤浅的理解。强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等于学生要亲历、实践一切事件过程。事实上,都要亲历、体验、实践,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新课程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但有教师在认识、理解上存在这样的误区:不管课堂的内容及侧重点,千篇一律,喧宾夺主地进行思想教育。笔者曾听一堂初中数学课,内容是“轴对称图形”,授课教师用屏幕展示:颐和园、桂林山水及倒影、北京天坛、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天安门、印度的泰姬陵等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展示这些图片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加深,但教师每放映一张图片,就对图片的实物背景、历史花长时间进行描述,分别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其结果是本末倒置。
新课程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课堂教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渠道。[2]因此如何将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达到育人的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维目标的提出,要求学生不但要获得当堂课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所获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鉴于理科学科特点,为了实现这一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具体到每一节课,结合班级学生的现有认知情况,预设如何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的教案,是知识与技能,还是过程与方法,或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侧重点,然后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很自然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例如“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节,本节的重点是实践探究出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及通电做功的时间的关系,其次是总结实践结果和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到制订实验方案,接着进行实验探究,从而也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认知能的转化,得出电流做功的相关因素,获得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探索科学的精神等。这样将三维目标各有侧重、轻重不一地渗透到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新课程指出,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与技能,更注重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或要经历所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4]这并不是不切实际地单纯追求过程与方法,不要知识与技能,忽视结果。任何一门学科的一堂课,必须让学生或多或少地积累和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增多,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过程与方法的获得,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能力基础,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过程与方法重要,知识与技能亦不可忽略,学生不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如公式、规律、定律、定理等,就无法利用本学科的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不能坚持本学科的持续学习。理科中的很多公式、规律、定律(理)等是让学生亲历探究或亲历探究的思维过程而归纳总结得出的。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阿基米德定律、牛顿三大定律等,对探究的结果不做总结,学生亦不掌握这些定律的内容,是无法解决牵涉这些知识的物理问题的。同样学生不掌握平面几何中的相关定理,也是无法证明、计算和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的。新课程提倡让学生通过过程与方法获得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活”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迁移知识的能力,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注重结果同时应注重获得结果的过程与方法。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实质: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5]这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起到推动的作用。
理科学科知识性、科学性强,不像文科学科在课堂教学时很容易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为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施在理科教学中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需要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素材和切入口,将其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避免不顾教学内容实际,生搬硬套在每一课堂都要实施这一目标;避免一堂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为重点的课而花长时间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例如,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利用实验结果存在误差,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再如,在进行“乐音的特征”的教学时,分析歌唱家到老还能保持优美的音色,这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地刻苦用功练嗓分不开,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事业、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的精神的教育。
总之,要行之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有效教学,首先应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现状、然后依据课标要求,找出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同一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学生)其实现三维目标的侧重点和方法是不一样的。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0.
[2]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8-150.
[3]崔允漷.课程·良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0.
[4]靳玉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63.
[5]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5:793.
全国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国家一般课题《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BDA090028)的研究成果之一。
赖俊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室博士,主要从事课程教学与教师教育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孙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