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解读与实施

2011-04-03 08:57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意识心理

● 张 骞

感恩教育的解读与实施

● 张 骞

感恩教育理论在我国刚刚兴起,但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缺憾对感恩教育又必须强化。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很淡漠,心理健康发展不够健全,根据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进行感恩教育非常迫切,其良好实施取决于感恩教育与现行高等教育机制的有效结合。

感恩精神;感恩教育;心理健康

如何以感恩教育构建和谐高校,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要把握感恩的本质

“感恩”,狭义来说,主要指对他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从广义来讲,内心心存感激或采取行动表示感激的心理和行为都应该属于“感恩”的范畴。“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通过感恩教育,形成“感恩”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在美国和加拿大,感恩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本身的意义由主要通过书籍、媒体和仪式对节日进行阐释。西方人对感恩节的释义多数人认为是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据说这是欧洲白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本来的感恩节寓意。后来基督徒则演化为感谢上帝赐予世间一切。到现代,美国人用感恩节来对新移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记住先辈们的勇敢、孤寂和坚忍,才能实现梦想。中国的感恩活动,主要是指接受帮助的人对援助者表达感激之情,即受惠的弱者被要求感谢施恩的强者,底层人民感恩上层权势集团。而在西方,信教的底层民众虽然也是常怀感恩之心,但感恩的对象是彼岸世界的上帝。一个人应该常怀感激之心。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只要帮助过我们,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西方的感恩节虽然是从宗教仪式演变而来,但至今为人们所重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能教化人们学会感恩,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保持协调,祥和的心灵氛围。

在我国,没有关于“感恩”的专门节日,却有着深厚的“感恩”思想和文化底蕴。古人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古人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感恩”思想传统是古已之有的,它是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推崇、向往的道德品质。

西方的宗教教义(基督教)感化着大部分的信教者;西方的社会观念也会感染社会个体“感恩”意识的形成;两方国家每年必至的盛大节日更会激发人们“感恩”思想的升华。而在我国,当代关于“感恩”的教育苍白无力,社会关于“感恩”的氛围平平淡谈,人们对“感恩”的信从意识也日益降低。中、西方存在的这些差异,是历史积淀形成的,也是不同的社会基础形成的,更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形成的。面对这些差距,高校更应该积极地调整我们的教育理念,从“感恩”教育入手,加强理论研究,加速实验推广的进程。

二、着力“感恩”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和谐互动

1.心理健康的内涵必须融合“感恩”意识。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仅是一人生物体,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说,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过去我们主要采取的是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这一标准主要包括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程度、社会适应性以及行为习惯等六个方面。一是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三是意志健全。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四是人格完整。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五是自我评价正确。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六是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七是社会适应正常。做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革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从上述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第七和第八个特征与“感恩”意识的本质是紧密相关的。关于社会适应性,其标准是与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及个体心理的常态相比较而言的。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个体总是首先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社会要求个体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各自的动力和“奉献”,没有“感恩”于社会的心理基础,动力和“奉献”的度和量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从社会适应性的角度来看,学会“感恩”,对社会个体也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至于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习惯,实际上,这是一种动力定型。基于这种理论,“感恩”教育不仅要从中小学抓起,而且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更要引起重视,甚至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像思想政治品德课那样,列为大学的必修课程,因为“感恩”的思想是一种十分朴素的意识,非必需要文化知识的积累即可形成。遗憾的是,我国颁布的现行《大学生守则》:尚未列出“学会感恩”条款。

2.心理健康的人格特点要求大学生学会“感恩”。健全人格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国内外学者关于健全人格都做了相应论述。国内外学者都对健全人格做了研究。Havingurst(1952)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九种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1)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2)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3)自尊感;(4)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5)个人的成熟;(6)人格的统整;(7)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8)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9)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我国学者高玉祥认为,健全人格的特点有:(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2)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3)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这些阐述都是人格健全者的标志;虽然生活中很多人达不到这个标准,却为我们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了一种范式。

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格特点应该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自我悦纳,也能接纳他人;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白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二是人际关系和谐而稳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悦纳自己,又尊重别人,体谅他人的痛苦。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三是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四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五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五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安于稳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六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独处和自由的需要。

从上述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和第二个特征与“感恩”意识的本质是紧密相关的。“给予爱也能接受爱”,这是一个关于爱的双向的传递过程,需要双方在感受、理解、认同或谅解的基础上实现。“爱”的本质是一种美好的感情,“爱”本身就涵盖了“感恩”的情愫。脱离了“感恩”的意识,“爱”将变得空洞和乏味。而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稳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悦纳自己,又尊重别人,体谅他人的痛苦。对人有一种强烈、深厚的感情,具有与人类共祸福的意识。这个特征进一步强化了“感恩”意识对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如果丧失了起码的“感恩”理念,根本无法对人产生一种强烈、深厚的感情,更不可能具有与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3.“感恩”意识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感恩”实质上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对自然、人类的给予和创造所感受到的深深的感激意识。这种意识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前面已经说到,心理健康的内涵必须融合“感恩”意识,心理健康的人格特点要求大学生拥有“感恩”意识。那么,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应该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强调高校社会感恩长期性和全面性

我国的“感恩”教育理念尚处于萌芽状态,“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亦未形成,更未建立有效的“感恩”教育模式,因此,要把“感恩”教育纳入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把“感恩”教育理念形成完整的教育理论,当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1.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理论和实践调研。这是把“感恩”教育引入大学德育教育的首要环节。教育行政部门人员、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是调研的先锋;广泛的社会力量应该是调研的主角;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现状与时代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应该是调研的切入点。鼓励更多的专家名流进行务实高效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寻求基本规律的必经之路,由于我们对于“感恩”教育的概念、内涵、特征、形成过程以及其他因素对“感恩”教育的动态影响程度等规律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有大量的走在教育科研前列的优秀科研工作者,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寻求规律、发现规律,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感恩”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开展“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

2.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感恩实践活动可在校园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园外,特别是要利用大学在校外建立的德育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开展,要让大学生在亲历亲为中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想,陶冶情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还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的感召力量,开展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如母亲节来临,开展对父母长辈的感激之情,结合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结合教师节,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结合国庆节,感激祖国之恩,结合学雷锋活动,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3.积极构建感恩实践校园环境。高校要将知恩图报的道德取向融入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和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欣赏中潜移默化。首先应从校园布置着手,围绕“感恩”主题精心设置,如悬挂感恩标语,树立感恩人物塑像等。其次充分利用班会、宣传橱窗、楼道标语、黑板报、校报、主题雕塑等进行感恩氛围渲染,营造浓厚的舆论气氛。再次,利用丰富多彩的感恩文化创设良好的情境,开展感恩主题活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学会关怀,学会感恩,让爱的旋律在心中唱响,让感恩氛围融入校园。通过感恩实践环境的建设,大学生生活在感恩的氛围里,行走在感恩的包围中,亲自体验感恩,接受感恩,认同感恩,实施感恩。

4.努力构建感恩实践教学氛围。在感恩教学上,高校老师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感恩现实,形成问题,及时点拨学生,形成感恩教育课堂实践教育氛围。感恩教育的课堂问题设置非常重要,问题是进行交流、沟通的发端,有问题才会有自主、创造、发现、体念和感悟。老师的问题要设置合理,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要引起学生感情共鸣,要触发大学生感恩末梢,在问题之中让同学们自己的心灵在充满着感恩的气氛中接受洗礼。如可设置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感恩、我们该对谁感恩、我们该怎样感恩,让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并相互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又提出新问题,问题的一环套一环,让学生在观察问题中学,向他人学,向社会学,让感恩在大学生心中潜移默化。在课堂上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生活中感受,在社会中学习,充分利用丰富的感恩教育的资源,把每位大学生都教育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人,这是我们教育者的目标追求,也是我们教育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1]李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理性情绪干预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校,2005,(3).

[2]马红霞,陈晓美,王瑜,李建明,崔向军,程淑英,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

[3]郝凯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4]潘雨群,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张 骞/山东建筑大学在读硕士,淄博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与教学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意识心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